分享

我以“开玄”的思路,用荆芥、滑石、大黄等,帮助患者解决“多汗”后

 美好从心开始 2022-06-27 发布于湖南
我以“开玄”的思路,用荆芥、滑石、大黄等,帮助患者解决“多汗”后,我明悟:毁掉中医的侩子手,不是西医,而是愚蠢的患者!

有个患者找我,说,“我这有个方子,你能帮我看看吗?里面绿色框框里的几味药,我不认识”。

我端详了好久,愣是没有认出来那几味药是啥,我就给患者说,“我不认识”。

患者说,“那咋办啊,我这咋抓药啊”。

我说,“你这方子咋来的?”

患者说,“我前面在一个中医馆看的,我怕他那里抓药太贵,就拿着方子出来自己抓,但是跑了好几个地方,这几味药,人家都不认识”。

我说,“你啥病?如果不介意,我给你瞧瞧”。

然后患者同意了,患者是汗出过多症,自汗出已两月余,曾经中西医专家诊治,服中药30余剂,随气温上升汗出加重。

主要表现是:大汗淋漓,动则汗出尤甚,毛巾不离手,身体壮实,面赤,心烦急躁,壮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燥老,脉沉滑且数。

然后我辨为胃热久羁,热蒸外越证,开方:荆芥,防风,连翘,薄荷,川芎,当归,山栀,大黄,元明粉,石膏,黄芩,桔梗,滑石。

结果咋样?

服药1付,大便泻下,色黑秽浊,量多奇臭。2剂之后汗出明显减少。3剂服完,汗出基本得以控制,他证亦随之减轻。继以上方去元明粉改大黄,加白术、芦根,又服3剂而愈。

对于多汗,我为什么开了这么一个方?

这个患者的汗证,前医用大量参、芪、五味子等益气养阴、收汗固表之品治疗月余,非但不效反而加重。

我改弦易辙,根据脉舌色证,辨为里热炽盛,用这个方,仅服6剂获愈。

汗证由里热熏蒸所致者,临床并不罕见,多以白虎汤之类为治。

我却用这个方,说明热气怫郁,玄府闭密亦可引起汗出过多,治疗除了清泄火热外,仍需开发玄府郁闭。

方中荆芥、防风、薄荷、桔梗等辛散风药与石膏、滑石、山栀、黄芩、连翘等辛苦寒药及大黄、元明粉等通下之品配合开玄泄热,是取效的关键所在。

启示有二:

一是汗多不是风药的禁区,重要的是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反能增强清热药的作用而收止汗之效;

二是广义玄府与狭义玄府不仅范围大小有别,性能特点也各不相同。

对于这个患者,他汗出过多的病机,在体表汗孔(狭义)是开之太过,在体内玄府(广义)却是闭密不通,阳热怫郁。前者为标,后者为本,故补气固表无效,而开玄泄热收功。

最后,我为什么会说:毁掉中医的侩子手,不是西医,而是愚蠢的患者?

他之前看的那个,人家大夫为什么要故意把几个药写的让人认不出来?

所有人都会说,是为了患者没办法去别的抓药,只能在他们这里抓药,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如果只是开一张方子,多少钱?那么,人家大夫一天要看多少个患者,才能维持中医馆的正常运转?

这是其一,其二,开这么一张方子,其中的心力耗费了多少,患者知道吗?患者只知道几分钟就能开一张方,但是实际上,每一张方子的开出来,大夫都是在破一桩悬案,望闻问切,仔细斟酌用药等等,缺一不可。

然而,最后的回报,只有那么一点钱,两者对等吗?就这样,患者还嫌大夫坑他,要去别的地方抓药,去别的地方真的就能便宜点吗?

我们医院,曾有一个前辈,他就是给患者看病,从不给患者开贵的药,更不让患者做任何的西医检查,从来不让患者多花一毛的冤枉钱。

可结果呢?无数次被院里警告,最后这个前辈不愿意同流合污,就离开了医院,回来家自己支了一张桌子,给村里人看病,结果呢?

被别人举报无证行医,最后不仅罚了几万块钱,还拘留了15天。

我想,那些维持初心的中医们,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份心安罢了,可是这个社会,有善待过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