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企业要改变,就必须颠覆原始文化的力量。|洞穿执行拆解

 野猫商学院 2022-06-2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猴子居然不吃香蕉???

激励包括负激励,也就是反面激励,包括抱怨、辱骂、批判、指指点点。

图片

负激励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呢?
图片

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先生认为,如果某种行为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后果,个体就可能有重复它的动机,称为“积极强化”。另一方面,如果某种行为产生消极后果或因而受到惩罚,个体很可能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一种行为并未产生积极后果,人们可能会决定不再做它,这种选择斯金纳戏称为“消亡”。

斯金纳认为运用积极和消极的后果能影响人们的行为,这叫做“行为塑造”。要想使后果有效,它们必须在行为发生后不久就出现,否则就会出现“消亡或消极强化”的现象。


这是经常发生在企业的现象:

一位管理者要求一位员工做某件事,但是却忘了向员工致谢,即使工作完成得很出色。缺乏及时的积极强化会削弱员工将来接受委派的行为,甚至导致这种行为的“消亡”。

一般说来,当员工工作顺利时,上司会认为那是员工分内之事,干好是理所当然,然而员工由于情感方面缺少适当激励,久而久之就会缺乏上进心,而形成对工作漠不关心的习惯。


为什么有些错误会一犯再犯?
图片

员工的一项工作完成得很糟糕,但管理者却忽视了针对这一糟糕绩效的即时指责,员工可能会认为其对工作感到满意,并继续在此层次上工作,反而形成“消极强化”。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大家知道猴子的天性是吃香蕉。所以试验中,在笼子里放四只猴子,边上挂一串香蕉,所以四只猴子一定会去吃香蕉,但我们不让他们轻松地得逞,在边上安装个高压水枪,当猴子一过来拿香蕉就喷水。

图片

经过反复这样的实验,猴子就不会再来吃香蕉了,因为他们知道一拿香蕉就要被喷水。


这时候我们从笼子里拿出来一只,放进一只新猴子,新猴子初来乍到,看到香蕉眼前一亮,这么多好吃的这些傻猴子怎么不知道吃呢,于是马上去吃香蕉,这个时候实验不再喷水了。


当这只新猴子拿香蕉的时候,其他的猴子会怎么样?所有的猴子都会过来阻止这只新猴子,甚至殴打,因为他拿香蕉会连累大家一起挨水浇。所以新猴子被殴打几次之后就再也不敢吃香蕉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地方一吃香蕉就会挨打。


接下来再拿出来一个原来的猴子,放进去第二只新猴子,这只猴子同样会去拿香蕉,但同样遭到毒打,而且打的最狠的是第一只新猴子,他在想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正找不到地方解气呢。


这就是老兵打新兵的缘由,如果猴子逐渐全部换掉,最后所有猴子没有一个吃香蕉的,虽然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这里吃香蕉也犯法,但是没有猴子敢吃了,所以负激励可以把整个猴子的天性颠覆掉。

图片

在企业里也一样,老员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做事方式,刚进来的大学生,充满斗志和激情,一有好处就往前冲,一有困难也主动承担,结果发现周围的同事不是主动想办法承担责任,而是想办法如何不承担责任,而且主动承担责任的还会受到打压。

我们曾经服务一家公司,有一次他们做月度的业绩指标,有一个员工就定得很高,他周围的人就跟他说:你傻啊,定那么高,做不到是要罚款的。

所以文化是一家公司的潜规则,真正在残害我们体系的力量就是原始文化形成的潜规则,一家企业要改变,就必须颠覆原始文化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