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旮旯二爷 2022-06-30 发布于青海

写在前面:

自从开始学习《道德经》以来,就像把读《道德经》时的感悟记录下来,但是同时又想把这种记录分享给大家,但是有几点,我得说到前面:

1、尽量用现在的语言和文字来理解,能理解得了的就理解,理解不了的等能够理解了再去理解,实在是理解不了,干脆就不去理解了。

2、我仅仅是因为读《道德经》时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和念头,所以希望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知识虽有限,但念头飘逸,也不可追寻,所以无论对错,先记录下来。

3、《道德经》作为人类智慧宝典,但是有很多年轻人却因为种种原因将其束之高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玄妙高深,不敢深入。所以我希望能够作为一个窗口,让我们这一个时代的人能够尽早的翻开这本经典,从中受益。但是重新阅读及理解的过程,所读各家作品,充斥不同理解,所摘认同之处,难免有拾人牙慧之嫌。

4、任何经典都可以作为当下情景的依靠,当下迷惑的答案,和当下事件的溯源。

5、如果能够通过阅读经典和理解经典的方式,通过阅读这个事情来连接并影响到个人,群体,社会,从而能够影响时代的的判断,选择,德行,那我认为这也算是我这渺小一生中最伟大的意义。

6、因年代久远,故有不同版本原文,此已王弼注解版本为基础,但是个别语句还是根据后不同版本略有改动,为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事开头难,从翻开第一章开始,我们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了解“道”和初识”道”的大门,但是微微打开门缝瞅一眼,又感觉里面云雾缭绕,黑暗深邃,充满未知,但是在深邃处透露着一丝光芒,这一点光芒,让我们生命为之一震,灵魂为之颤抖,吸引我们尽快踏入大门一探究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句话就非常的有趣和微妙,从古至今众多翻译解释,在第一句断句之时就给了大家一个无限的遐想空间。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换一个断句方式,可以读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然道,并非常人所能理解,所以怎么读,怎么断句,无论对错。这里的常,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永恒”。那这样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给了我们不同的体验,更觉得“道”意味深远。

如果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道断句方式,这里面“可道”的道,我们解释为言说,讲述。可,作为可以解释。整体的意思就是:“道,可以讲述的,就不是真正的道。”同样第一个“名”是指事件万物的名称,而第二个“名”即理解为“命名”“称谓“。名,可以用来称呼的,就不是真正的名。我们在生活中常说,有些道理得靠”悟“才能获得,而不是我告诉你就可以知道。所以这句话中,如果道可以能够说的清楚,名可以讲的明白,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和真正的名。

如果是按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断句方式。可以作为另外的一种解释:道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合起来才是道。名也可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合起来才是名”这样理解是否又与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感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面也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断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和断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虽有不同的感觉,但是不妨碍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一个是开端,一个是根源。那这里的“无”和“有”又是一种对立和统一。无是天地的开端,是开始,有天地后才有万物,无中生有,有又是万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常无,用一种无的状态,来观察道的其玄妙与莫测;常有,用有的一种形式,来观察道的边界与设定。但是这句话中历来学者大家也对其断句有过争议,也有断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现代人将无欲无求,这个欲是指欲望。如果按照这种断句方式,则可以理解为常以无欲望的状态来观察其玄妙,用有欲望的状态来观察其边界,也是一种理解,但是感觉有些牵强和局限。“无”是老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我更倾向于把“无”和“有”单独列出来,以加强对“道”本意的理解和阐述,深邃之时,互通有无。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与有这两者,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有是相同的出处。辩证统一,同样的玄妙,深不可测,玄之又玄,真的是太过于玄妙,在程度上给玄妙的又加深了一层含义,这正是一切的奥妙之门啊。这里面”玄“字,在许慎《说文解字》中,”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范应元称:”玄者,深渊而不可分别之义“。这扇众妙之门,我们终于开启,这扇门,也是我们理解道德经的起点,也是我万物生长的源头,推开这扇门,我们也将开启我们新的人生。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再重新把原文和我的理解统一记录: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道如果可以用来讲述,就不是真正的道。名如果可以说明白,就不是真正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要常常用无来观察道的其玄妙与莫测,用有来观察道的边界与设定。这两者,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有着相同的出处。都可以说是非常的玄,玄之又玄,这是一切玄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一开篇,老子就讲其朴素辩证思想阐述出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这一句比较好理解,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善之所以为善,但是后面两句就有点意思了。”斯恶已,斯不善已“怎么理解,”斯“在此处是这样,如此的意思。”恶“这里是”丑陋,不美”。单独拆开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是合在一起,可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在读这句话得时候,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众人皆知美然后,同样我也就知道了丑的概念?但是突然我又产生了另外一种念想,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情人眼里出西施,短长肥瘦各有志,我所认为的美,在你眼里有可能是丑,然后又多了一层思考,如果是美到了极致,美过了头,是不是也是一种丑。

同样,又说了众人皆知善之为善,那善与不善又是如何定义呢?《了凡四训》中说了一个明朝宰相吕文懿公的故事,当他辞官荣归故里,受乡人尊敬。但突然一日一位酒醉之人对他破口大骂,但是吕公并没有因为被骂生气,而跟众人说因为他喝醉了,所以不予理睬。但是过了一年以后,这个人犯死罪入狱,吕公懊悔的说:”早只是这个结果,我当初不应该不计较,如果当时及时惩戒,就不至于到现在犯下死罪了。“吕公“未能”以小惩而大戒“,因”存心于厚“,没想到”养成其恶“,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善心而导致了”恶行“的发生。

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一句话产生了很多的念想,这些念想作为我们对自己生活和实践的思考,这正是我们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的意义,这些言简意赅的语言,能够让我们有着不同的思考,这些不同的思考,形成的思维的变化和言语的不同,我们又能够从这种辩证统一思考中理解老子的相对论的理解,在这种理解中不断升华我们的思想,既而引导我们的行动,这也正是我们不断读经典的意义。

第二部分虽然看似是不同概念和辩证的描述,在我看来是对第三部分的铺垫。”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中“长短相形”中王弼版本原为“长短相较”,但傅奕本及河上公本等其余都做“形“故,也将其改为“形”。

老子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统统罗列出来,这些概念我们都不难理解,我们都身在其中,但是这种相生相克,相互成就,相互显现,相互依靠,相互和谐,相互伴随的状态,正是辩证统一的论据,在相互作用中此消彼长,在此消彼长中又不能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我因念建立的天堂,没准在你看来就是地狱。还有我们常常聊起来某某人热爱干净如有洁癖,爱干净看似是好事,但是过度产生洁癖则成为了一种病症。

当我们知道这些状态以后,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到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呢,紧接着带着这种思维的惯性思考,老子给出了我们人生的对标:“圣人”。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还特意给出了儒家”圣人“和道家”圣人“的区别和不同,认为儒家”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圣人“是掌握道法自然的人。

不过这里面的”圣人“我的理解倒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神圣“之人,而是一种引领者,一种先驱者,一种知行合一的智者,得道之人。

那么这些圣人是怎么做的呢?——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里面提出了”无为“和”不言“给了历代的懒惰之人”躺平“找到了一个好的歪理,所以我们常听到有人借着老子的“无为”阐释索性不用去做事的歪理。”现在正值新冠疫情肆虐,索性在家”躺平“。“疫情期间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怎么度过的疫情,你就怎么度过了一生。

这里面的”无为“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做作。行不言之教,不将言语作为行动的指南,我们看职场中所遇到的好的领导,言传身教,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亲力亲为,而不是仅仅把行动停留在嘴边,一边说着“我来吧,我来吧“,一边稳坐钓鱼台。

正因“圣人”事先知道你会拿出”无为“”无言“来断章取义,当成借口,所以立刻将最后一句抛了出来。

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作焉而不辞”这一句中为王弼注版本,后人将“辞”通“始”。但是我的理解是不去干涉,你看天地间的万物,他们都在不停的运作,我们不必去干涉。这种运作中,不会因为做了就去占有,不会因为有了作为就自恃有功,不会为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顺其自然,接受事物的自行发展。这里面的”恃“是依靠,依赖。

当代社会物欲繁杂,越来越讲究拥有,滋生攀比,相互嫉妒。这一点,老子在千年就已经指出我们生活在世之道:不因为做了一点点的成绩就去想得到回报,刚发了一篇文章就更不得得到全部的夸奖,而是要功成而弗居,就是不居功,不自傲,不求回报,顺其自然。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只有这样,不去期待,就不会有失去。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把第二章的原文和我的理解统一记录: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天下人皆知美之所以为是美,是因为有丑在这里;皆知善之所以为是善,也是因为有不善。

所以有与无,相互共生;难与易,相互构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互相呈现,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顺遂。

因此,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运作不去干涉,顺其生长不去占有,有所作为不要自恃,有了功绩不要自居。只有这样,不自居,就不会有失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