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注(十五)可不可汗下吐

 它山客石 2022-07-01 发布于浙江

可汗

15.1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夫以为疾病为至急,而仓促间寻找治病之法又难得到,故重新归集各种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可吐不可吐之方治,比在三阴三阳中寻找就会容易找到。又有三阴三阳中未见者,亦列入本篇。

15.2 大法:春夏宜发汗。

大法者,自然之法则也。人生于自然中,亦符合自然法则。大自然春生夏发,治病之基本原则亦当如此。故治病之大原则:春夏宜发汗。

15.3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漐漐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发汗,令手足周身都缓缓汗出,以漐漐然,不可令如水淋漓为佳。若病不解,当重发汗,不可急攻大发其汗。发汗过多必亡阳,阳虚者,尤其不得发汗过重。

15.4 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解即停药,不必继续服。

15.5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凡可发汗之病,仓促间无汤药可用,以丸散代替亦可,要点是汗出为解。丸散不如汤药,因为丸散为定剂,而汤药可随证加减,针对病证更加精准。

15.6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耳。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脉浮大,属表未解,虽便硬里实,但汗出邪去,其病可愈。若以为便硬而利之,是引表邪入里,故为大逆。脉浮,邪在表,表热解则内外和谐大便自通,故脉浮当以汗解。

不可汗

15.7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巓,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脉浮而无力,是濡脉。脉沉而无力,是弱脉。颠谓浮,微谓似有似无,上指寸脉,下指尺脉。涩谓滞而不流利。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即关脉浮濡沉弱;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即寸脉微而尺脉涩。寸脉微为阳气不足,尺脉涩为阴血虚少,阳气不足,中风伤阳,汗出则阳气益虚而躁烦,阴血虚,汗出夺血故厥而恶寒,此阳虚血少,不可发其汗,发汗则躁不得眠。

15.8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不能自还。

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弦,尺脉微,寸脉弦是少阳热邪之脉,尺脉微为少阴寒邪之脉,寸脉有热尺脉有寒,故曰上实下虚。意欲得温而非恶寒,可知热邪少而阴寒多,此为阳虚且寒邪已入少阴,不可发汗,发汗则阳气衰而寒慄,脉不能自还。

15.9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像,根本异源。

脉数动为热,微弱为虚,虽有热而阴血虚,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液内竭,胃中干,大便难,胃燥而烦。形似阳明胃热,实是虚家发汗致津液枯燥,病因根本不同。

15.10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太阳伤寒脉紧为可发汗,今厥而脉紧,则非太阳伤寒。但凡脉紧见厥,病皆在阴。脉紧为寒,厥而脉紧,少阴伤寒,法当温里,不可发汗。若发汗反攻其阳,阳气丧失,少阴肾阳虚,气血不能循经上达于肺、舌,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15.11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痛,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动气者,筑筑然气跳动也。脐之上下左右,四藏之位也。邪气入里占据四藏,藏气失去统治地位,本真之气反被邪气驱逐而不能安于其位,故突突跳动。正气内虚,无论上下左右何处动气,皆为藏气虚,不可发汗。动气在右,肺气不治,鼻为肺之出口,发汗助热,血脉沸腾,故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动气在左,肝气不治,发汗则头眩,若汗不止大伤津液则筋惕肉瞤。动气在上,心气不治,发汗则引肾气上冲心端。动气在下,肾气不治,发汗则肾水虚竭,骨节苦痛,无汗恶寒,心烦目晕,脾胃干燥,食入不能化,故食则反吐,谷不得近前。

15.12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

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咽中闭塞,少阴之邪盛,气不能上通故咽中闭塞。汗剂为阳,施于阴经则逆。若强发少阴汗,必动经血,以至吐血,气微欲绝,发汗又使肾中阳气衰弱,故手足厥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成为危证。

15.13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慄。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

病人咳甚,数吐涎沫,涎沫为寒邪,则肺气伤而液损,故咽中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周时一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中虚而寒慄。此有寒无热之咳,本已阳虚,若发其汗,必卫阳和肺气两虚,阴寒益盛凝于胸下,必踡而苦满,腹中复坚。

15.14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而逆。

腹中饮积而咳者,当小便不利。今咳而小便利,则非饮之咳。咳而遗尿,是膀胱不固之咳。《内径》言肾咳不已,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尿。膀胱与肾为表里,肾主水为阴,膀胱储存尿,为阳,膀胱阳虚则不能固尿,发汗则阳气益亡,故四肢厥逆。

15.15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各种误汗致逆之病,病轻微者难愈,病重者,若阳气欲脱,则活见鬼胡言乱语,若阴气欲脱,则目眩。不论阴脱阳脱,皆必死,总之命难全。

15.16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懊侬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风寒头痛,翕翕发热,形似中风。常微汗出,此邪在表;自呕,水饮內蓄也,因而生烦。当以桂枝汤解表以观察之。若下之,引邪内陷,故益烦,心懊侬如饥;若不用桂枝汤解表,以为伤寒而用麻黄汤发其汗,则本已常微汗出而卫气虚,发汗过多则夺血致痉,故身僵硬难以屈伸;若熏之,则热蒸夺水,故不得小便,水化湿气,横溢,故身发黄;若灸之,则热循经上冲而发咳唾。

可吐

15.17 大法:春宜吐。

春天之气上升,吐法亦上升,故春宜吐。

15.18 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吐法目的是去除上焦之邪,邪去便止,过吐则反伤中气,吐出邪去病解,即停药。

15.19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惟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胸上诸实为病,或寒实,或热实,或痰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不但痛不减,反而有涎唾出,由此可知,邪在胸中盛满,按之溢出也。下利日十余次,脉迟,是寒邪也。寸口脉滑,是寒邪在上焦。寒邪聚于上焦,水不输膀胱而走大肠,因而下利。吐去上焦寒邪则下利止。

15.20 病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停而复来,是寒邪结气在胸,阳气不能四达。阳气被胸中寒结阻滞于上,心下寒实则满,阳郁于上则烦,病在胸中,欲食不能食,当吐之。

15.21 宿食在上腕者,当吐之。

胃有上中下三腕,食入胃而不能化,即宿食。宿食在上腕,痛在胸膈,痛则欲吐,当吐之,不可下。宿食在中脘,痛在心口,痛欲吐或不吐,可吐可下。宿食在下腕,痛在脐上,痛不欲吐,可下不可吐。《内径》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不可吐

具见六经中。

可下

15.22 大法:秋宜下。

天至秋则气降,物至秋则成实,实则宜下。凡邪在下者,俱宜考虑下法。

15.23 凡可下者,用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汤药便于因人而异灵活加减,丸散固定配方,故汤胜丸散,下之宜节制,邪去便止,不可过下。

15.24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寸关尺三部脉皆平和,说明血气和,按之心下硬,硬为实,血气和故虽下利亦可急攻其心下硬,宜大承气汤(见4.24条)。

15.25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浮取之为迟,浮迟则外和;沉取为滑,沉滑则内实。若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而表和,则邪在里,沉脉滑,则有物阻,例如燥屎丸,故利未欲止,下之,清楚物阻,利止而愈。

15.26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大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内有宿食阻经脉运行,则脉涩滞。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即沉脉涩,尺中亦然,尺候内,沉候里,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由此可知,大便以一日一清,及时排出污秽为正常。

15.27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非不能食,因伤食而恶食,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若不下利而不欲食,是伤脾,伤脾则食后饱胀不欲食。

【自注】虽不下利而多日不大便,不欲食者,则是脾虚,污秽内胀,亦当下之。

15.28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愈,周年后同一时间复发者,是邪未尽除,仍有余邪潜伏体内,当于复发之时下之以尽其邪,宜大承气汤。

15.29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脉滑为实,正气未虚,当有未去之积食,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15.30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中满且痛,为实结无疑,故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5.31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汤。

伤寒病未全好,午后仍有小潮热,脉沉,沉为内实,表仍有余邪,故宜大柴胡汤两解表里。(方见5.19条)

15.32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浮脉弦为有饮阻阳,沉脉迟为有寒伤阴。左关候肝,右关候胃,左右关脉皆弦,肝木克胃土,肝邪入胃,胃中又有寒,寒饮并发伤胃,必心下硬,此为胃气虚不能化水,不可下之,下之益虚。若脉大而紧,即浮脉大而沉脉紧,则阳气足而阴亦实,阳中有阴,即胃气不虚,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不可下

15.33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则不可下,下则心下痞硬。

此即前不可发汗之条。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微,尺脉涩。阳虚血少,既不可汗,亦不可下,汗则阳气上脱而躁不得眠,下则亡藏里之阳,无阳则独阴,无阳兼血虚,故心下痞硬。

15.34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巓,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

此亦前不可发汗之条。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弦,尺脉微。寸脉弦为阳热,尺脉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为血虚而寒。虚家既不可汗,亦不可下。亡阳亡阴皆危证也。

15.35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巓,浮反在上,数反在下。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为虚,数生热。浮为虚,自汗出而恶寒。数为痛,振而寒慄。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搏,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小便淋漓,少腹甚硬,小便则尿血也。

关脉浮濡沉弱,寸脉浮,尺脉数。关脉濡弱为中气虚乏,寸脉浮而无力为阳虚,尺脉数而无力为血虚。阳虚故汗自出而恶寒。血虚故身痛振寒而慄。中气虚故胸膈气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引于胁。振寒相搏,形如疟状。表热未解,里热未实,医反下之,令表热内陷于里,里热益盛,尺脉益数,其人本已阳虚血少,误下又伤血,结果阳气内陷而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少腹甚硬,小便淋漓且尿血。

15.36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营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阴紧营气冷,微呕心内烦。医为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因时罢,慄慄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巓,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病人脉浮濡而沉紧,浮脉濡而无力是卫气微弱,沉脉紧是营气受寒。阳气微弱,中风伤卫,故发热恶寒。浮脉候阳,沉脉候阴,沉脉紧为寒伤营气,此为风寒两伤,外有发热恶寒,内有微呕心烦。医误以为有大热,施以解肌发汗,其人阳气本微,发汗致亡阳,阳虚而烦躁,心下无阳而痞硬;汗多夺血,表里俱虚竭,故卒起头眩。虽风邪在表发汗可除,但寒邪在里未能去,热化上逆,故怅怏不得眠。医不知道其人胃气已冷,关脉候胃,关脉紧为寒在胃,见汗后仍表热,无计可施,便以冷水浇其身,表热倒是立时罢,但冷气乘表虚入内,结果慄慄振寒;医见其振寒,便以厚被盖之,经厚被一闷,又汗出,则阴阳更虚,故抱头而体振惕,不施化液,故小便难;冷水更助寒气,胃寒甚故下利清谷不停,一番折腾下来,阳气散尽,所呕已变味,清谷不停,以至大肠脱肛,其人颠倒不得安,手足微冷,身冷内烦。一错再错已至此,已经无法可救。

15.37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营竭血尽,干烦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脉浮而大,谓浮取脉有力,按之大而无力。浮为阳气实,即表热邪实。大为阴血虚,血虚甚者为无阴。若无阴,则客阳独下阴部,下焦为客热统治,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理当为卫阳表虚,阳邪理当减弱,而反更实,即阳邪不但不少反而更盛,是阳邪乘表虚内入,热甚致津液四溢,小便利而大汗。本已无阴血少,大汗过后,营竭血尽,血薄肉消,干烦不得眠,成暴液之证。暴液者,点滴津液皆被阳邪煎熬而出也。医误以为热甚在胃,不知无阴,以峻药攻其胃,则血虚更甚,虽外入之阳邪可去,但阴尽必下污泥而死。

15.38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便清谷,热多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熨之,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若小便不利,为危殆。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此为太阳表证。今病人出现新情况,即脉欲厥。脉欲厥者,其脉初来大,渐渐小,再渐渐大,又渐渐小。这是其人阳气不足,内有湿滞,任由寒邪进退,故脉忽大忽小。若恶寒甚,翕翕汗出,喉中痛,是少阴亡阳之脉厥(参见少阴篇7.5条)。若发热多,目里赤脉多,睛呆滞无神,是阳明热之脉厥。医复发其汗,咽中则伤,这是少阴里邪上攻故咽痛如伤。若复下之,阳亡于上,则两目闭,下之伤胃,若寒多则便清谷,热多则便脓血。若熏之,湿气四溢则身发黄。若熨之,津液耗损则咽中燥。若小便利者,津液未竭,正气尚存,可救。若小便不利,津液枯竭而亡阴,危殆。

15.39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目闭。贪水者,若下之,其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若发汗,则战慄,阴阳俱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发汗,则小便不利也。

伤寒发热,热在表也;口中勃勃气出,热在里也。表里俱热,里热者,寒邪入里郁热也。里热上攻叠加表热,热甚故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热甚耗阴故欲饮,饮则水被热格拒故呕;恶水者,寒邪深入阴经,里阴寒盛故厥。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者,若里热未实而下之,里热虽可去,但表热不得从表出,热灼咽喉而致咽中生疮,假令下后手足温,必是下重,下重则热悉数下陷,必便脓血。

伤寒发热,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上攻之热内陷,液伤而眼干涩,故目闭。贪水者,热盛阴虚,若下之,阴更虚,其脉必厥,声如嘤,咽喉塞;若发汗,发汗亡阳,则阴阳俱虚而战慄。恶水者,里寒阳虚,若下之,则里寒更甚,故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引里邪上攻,故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

伤寒发热,若口中勃勃气出,同时头痛目黄,则表里热更重,更不可误下误汗。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脉数实者,里热外发也。若不大便,则当下之。若不及时下之任由热灼,不大便六七日,则津液伤重,后必便血;若发汗,则津液竭,不但不大便,小便也难。

15.40 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谷气多入,此为除中。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阳盛为痰,阳虚为饮,脉微而咳者,阳虚之咳,阳虚不能化饮,故咳则吐涎。脉微,咳则吐涎者,阳虚而阴寒,若下之,寒下陷则咳止,但虚寒更甚因而利不休;利不休则胃中空,胃空而寒,若有蛔虫在内(古代饮食不卫生故常病蛔虫,当今少见)觅食,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蛔虫出动,本已阳气虚,不能化饮,下后胃寒,结果停饮,水不下输而小便不利,水寒上迫而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手臂麻木,若寒极,阳气上脱,则反汗出而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死在临头。若反暴食,此为除中,胃为土,中气尽失,土崩瓦解,口虽欲言,舌不得前,死。

除中者,中气除去,故本能反应欲引食以自救也。

15.41 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必烦,利不止。

脉数为热,脉数之人若久数不止,即热久不退,若脉数动,间或一止,是邪气结,正气却结于藏不能复,故邪气浮于表之皮毛。不可下,下之则结于藏里之阳气下泄,浮于表之邪气乘虚而入,故烦,利不止。

15.42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脉浮大,即单纯浮大之脉,邪尽在表,应发汗,医误以为大为里实而反下之,此为大逆。

15.43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踡。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动气者,邪客于藏,藏里真气不能统治故也。动气在右,肺失治也,下之则肺先虚,津液内竭,故咽燥鼻干,头眩心悸。动气在左,肝失治也,下之则肝气益急,故食不下,腹内拘急,动气更剧,虽有身热,但里虚益盛,故卧则欲踡。动气在上,心失治也,下之则阴液益伤,心火益盛,故掌心握热,热自内发而烦热汗出,欲得水自灌,表无阳则身上浮冷。动气在下,肾失治也,下之则肾虚,真气失而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

15.44 咽中闭塞,不可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踡,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咽中闭塞,若燥干肿痛,为少阴阳邪,宜下之。若不肿痛,为少阴阴邪,不可下,下之则阳愈衰,阴愈盛,故曰上轻下重,肾阳虚阴盛,营卫运行失去动力,故水浆不下,阴盛而寒,卧则欲踡,浑身阳气不运故急痛,寒甚利亦甚,下利日数十次。

15.45 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诸外实者,则内必虚,邪在表为外实,下之则表邪内陷,邪入里则表微,里虚更甚。若下后亡脉而厥,是内虚而寒盛,当捂热其肚脐。

15.46 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宜下,仍须辨表里虚实。

15.47 病欲吐者,不可下。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欲吐者,邪在膈上,邪在上,可吐不可下。呕多者邪在少阳,虽兼见阳明证,不可攻之。

15.48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必清谷腹满。

无阳,阳气虚微也,阴强,阴寒盛也。无阳阴强者,虽大便硬,亦为久不大便津液耗损之硬,下之,必胃寒更甚,无阳气化谷,则下清谷,腹中无阳,阴寒凝滞而腹满。

15.49 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加温针则衄。

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而不恶寒,则有两种可能,或为热自内发之温病,或为邪转入阳明,皆为内发之热。若发汗,则引里热上冲,故神昏不识人;若熏之,则内热四溢,水化湿气,壅塞于胸则喘,膀胱无液故不得小便,热壅于腹故心腹满;若下之,则伤中气,故短气,津液失故小便难,阳气不能上达故头痛背强;若加温针,则助内热,热甚迫血故衄。

15.50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

下利脉大,里虚也,以其不当下而强下之故也。脉浮革,谓脉浮大,按之空虚。设脉浮革,为表急里虚,因尔肠鸣者,可用当归四逆汤和表温里(方见8.6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