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个颠覆性膝盖康复思维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2-07-09 发布于河南

我对膝盖康复训练的理解,会颠覆很多专家、专业人士的认知。
膝盖疼痛并不是因为半月板损伤或髌骨软化引起!膝痛后不应该完全休息静养或练习股四头肌的力量。

图片


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为了避免思路混乱,在膝盖康复训练前,首先记住四个最重要的思维理论:
1.人体的三力系统:脑力体力与心力;
2.运动链失衡理论:问题出在相邻关节,而非疼痛关节;
3.火炮稳定理论:优先训练稳定肌群,而非主动发力肌群;
4.拆分整合训练理论:先拆分找发力感,再整合练习动作模式;
什么是人体的三力系统?
图片
解决问题需要人具备三种能力:脑力、体力与心力。在膝盖损伤后,这三种能力都会下降。而运动康复不仅要练动作,更要全面强化这三种能力。
什么是脑力?脑力就是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选择是“1”,努力是“0”。因此,在康复练习前,要先了解运动损伤的本质——运动链上的关节失衡,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什么是体力?运动损伤造成肌肉萎缩、体力的下降,就导致解决任何问题的效率变低。日常走路、上下楼梯、下蹲等小事都可能完成不了,影响你的心情。所以必须通过运动康复,解决体力变差的问题。
什么是心力?由于体力的下降,会导致挫败感。焦虑、急躁、抑郁的问题都有可能发生,此时必须通过拆分练习,找到正反馈。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回自信。
什么是运动链失衡理论?
图片
人在运动时,做动作的发力顺序应该像鞭子,一节一节传递下去图片
例如下蹲时,地面反作用力应该从你的脚掌往上传递给膝盖、骨盆、核心。当你的踝关节与髋关节由于长期久坐无力时,就会导致位于中间的膝关节压力变大。
在运动链上的关节,就像帐篷一样,髋关节与踝关节无力就会导致膝关节的紧张失衡问题。

图片


例如膝盖最常见的损伤问题——膝盖内扣,就是脚掌与臀肌无力导致的。因此,解决膝盖问题,要先练习运动链上相邻关节的稳定能力。

图片

什么是火炮稳定理论?

身体的大关节,无论是上肢的肩肘腕,还是下肢的髋膝踝关节。都有两个最主要的功能——稳定和爆发。如果把关节想象成是一门大炮,爆发系统就是大炮的炮管口径,稳定系统就是大炮的底座。
以膝关节为例,股四头肌就是大炮的炮管,臀肌与脚掌肌群就是大炮的底座。当大炮底座不稳时,你的炮管口径越大,对大炮的结构伤害也就愈大。
我们看看股四头肌和臀肌的区别:股四头肌负责伸膝,是膝关节爆发力肌肉。而臀肌负责支撑骨盆、减少膝盖内扣,属于膝关节稳定肌肉。康复训练,应当先练膝盖稳定肌肉——臀肌,后练爆发力肌肉——股四头肌。

图片

因此,大多数专家建议膝痛之后练习股四头肌力量,反而会增加你的膝盖受伤风险。选择休息静养或打针吃药,也无助于提升大炮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先练习脚掌与臀肌力量。
什么是拆分整合训练理论?
图片
当我们已经了解了人体运动的规律——运动链对于膝盖的重要性,我们就反而不应该整合练习,而应当拆分练习。以深蹲为例,深蹲的本质是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折叠与伸展。那么,我们应该把它拆分成:踝关节训练、膝关节训练与髋关节训练。

图片

单关节训练更容易找到发力感,也更加安全。例如,针对髋关节的稳定性,可以练习侧抬腿、臀桥动作。针对脚踝,可以练习踝泵、脚抓毛巾动作。这些动作都可以在不增加膝盖压力的情况下,去减轻膝盖的压力。
当每个关节都能拆分练习,单独找到发力感。再整合起来,练习运动链的协调性。这样循序渐进练习的效果最好。

图片

总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开篇就道破,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中发展。过去看待关节损伤疼痛问题,常常从局部、静态角度考虑:无论是仅对受伤局部的影像学诊断,还是对于局部的处理,都没有从运动链整体角度考虑问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