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315)《半笥草》认为《金匮要略》所载阳毒非红斑狼疮,从发病迅速、时间短暂看,与热证温毒有关,不能排除头面丹毒,遣用之药重点为升麻。结合历代本草,由此可以窥出,升麻属清热品,有发散作用,切勿单纯定性升举,将其埋没。提议处理头面丹毒应给予六仙汤,即升麻30g、蒲公英30g、板蓝根30g、败酱草30g、黄芩30g、连翘30g,水煎分3次服,六小时一次,日夜兼进,四天后便热退、肿消、火毒驱去。比升麻鳖甲汤功效要强数倍,且原方内蜀椒、雄黄并不对症,饮之反而为虎作伥,导致医疗事故。小郎中按:升麻鳖甲汤在《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证原文:1.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2.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文中阳毒和阴毒的分类历代医家都有争论,小郎中认为阴阳的区分应是发病位置浅深程度的区别,阳毒发病位置较浅,发病较急,因此面色红如锦纹,阴毒发病位置较深,发病缓慢,面目青黯,出现身疼痛。而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强调的是要早期治疗,并非确切时间数字。文中提出升麻鳖甲汤可以治疗热证温毒,其中升麻是重点药物,且认为升麻是清热解毒之品,具有发散作用,不可单纯认为升麻仅仅只用于升举阳气,埋没其清热解毒之功。其实在后世医方中的清胃散中也体现了升麻的清热解毒之功,至于具体起到何种功效,关键在于药物用量的选择和配伍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已故教授邓中甲先生曾提出一种观点就是如何应用配伍规律控制多功效中药的发挥方向,其重点就是药物剂量和药物配伍,配伍合理就能让多功效的中药朝着医生想让其发挥作用的方向用力,否则只是一厢情愿。升麻低剂量配伍柴胡低剂量就可起到升举阳气的作用,升麻大剂量配伍清热解毒之品就可起到清解热毒的作用,如清胃散就是典型的配伍范例,本文中升麻大剂量配伍清热解毒之品组成六仙汤治疗阳毒发斑,头面丹毒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在文中有一个服用要点张老给予了明确,就是在治疗这种热毒明显的病证时,应该连续服药,日夜兼进以挫病势,防止病势发展迁延,此点应该切记谨记。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