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不随大流:“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这一节又是什么意思?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众人皆有余’,众人余财以为奢,余智以为诈。'而我独若遗’,我独若遗弃,似于不足也。'我愚人之心也哉’,不与俗人相随,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 “我独若遗”,好像我独自被遗弃了。 王弼注:“'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余’也。我独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我愚人之心也哉’,绝愚之人,心无所别析,意无所美恶,犹然其情不可睹,我颓然若此也。”“我独若遗”,我独自颓然,无为无欲。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众人都有富余,而我独自匮乏,只有愚人之心。”(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69页。)“我独若遗”,翻译成“我独自匮乏”。 陈鼓应今译:“众人都有多余,唯独我好像不足的样子。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55页。)“我独若遗”,翻译成“唯独我好像不足的样子。” “众人皆有余”。“余”为多余、富余,理解基本一致。多余什么呢?河上公说,众人(俗人)余财富或余智力。王弼说众人(俗人)多情怀多欲望。现代人翻译反而没说具体多什么。 “而我独若遗”。“遗”,同匮,匮乏、缺失,缺乏之意,与“余”相对。作“遗弃”解,不准确。 “我愚人之心也哉”。“愚人”应为谦词,大智若愚。 这一节的翻译是:众人都心满意足、洋洋自得,衣食有余,而唯独我若有所失。我的心跟愚人一样,无为无欲,一事无成啊!这是道者对欲望和成就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