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上语文,成全语文的诗意与美好

 txzhxsh 2022-07-17 发布于江苏
Image


Image

以物观心,读懂诗歌

潘安琪

“读诗的思维,是一种形象思维、一种感性思维、一种审美思维,它一定是超越实用的,否则,就没有诗了。”(《爱上语文》P15)

Image

王老师在书中举“明月”为证,曹丕、曹植、谢庄、李白、杜甫、苏轼等历代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与自然之物——明月融为一体,于是无情的明月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就有了多情的意味。

这让我想到“秋士易感”的传统: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战国·屈原《离骚》)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唐·李白《古风其五十二·青春流惊湍》)

诵读这些诗,不仅可以看到“草木”二字的直接袭用,而且可以体会诗人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但细读一番又会发现,“草木”经过不同诗人的转化,又赋有个人独特的思想面貌,或感慨韶光易逝,或抒发壮志难酬,或传递思亲念旧的绵绵情思。其中宋玉之悲,尤其让怀才不遇的杜甫感同身受,他在《咏怀古迹》中写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不仅感伤自己的坎坷人生,宋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悲叹也同样感动到他,可见杜甫有着敏锐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我们今天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共情能力、同理心。我翻开手机相册,看到去年在校园里拍下的落叶,转眼间2022年也离秋天不远了,这一年已经画完半个圆弧。我不禁反问自己:年初立下的目标都完成了吗?心里油然升起一种时不待我的感觉。

从古至今,明月的阴晴圆缺、草木的荣枯之所以能引起世世代代人的感动,是因为人类共通的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传递了下来。古典诗歌所特有的感发力量,是其延续千年仍生生不已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情感体验来自于我们对意象的联想和感发。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是与作者的感情发生关系后经艺术化塑造的产物。创作者之内心与外物的关系也就是情意与形象的关系,要想触摸诗歌的内在情感,就要善于剖析诗歌中的意象。叶嘉莹先生在《结合中西诗论看中国旧诗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中举诗歌实例论证,凡是诗人写入诗歌的,无论是有生命的、外在的物象,还是没有生命的、不存在于现实中的喻象,都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因而使得原本的无情之物变为有情之物,这样写出来的诗便充满了兴发感动的力量。

那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作者主观感情的关键就是回到原初形象上来,即还原意象本体,探寻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思意志,使得外在形象发生了种种变换。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中有一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的是陶渊明从南山美景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是它的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终回归田园,田园便为自己的归宿。鸟归巢本是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诗人以“有色眼镜”观之,“飞鸟”就象喻了诗人厌恶官场而归隐的心境。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天的鸟儿发出的应是欢快悦耳的鸣叫声,只因诗人内心痛苦,于是鸟叫声凝聚了诗人的怨恨之情。“鸟”不再是一般意义的“物”,而是一个鲜活的、能够触发生命感动的生命体。

以上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同样是鸟的形象,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物象,却会因作者倾注的感情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是由于“意象包含显性的感知和隐性的情绪,内在情致决定外部感知。”(孙绍振)原初形象转化为诗歌意象的变异就表现在显性的感知差异上,这种差异性能帮助我们发掘隐性的情绪。作为读者,我们要以物观心,从诗歌所写之物的角度出发,与作者主体进行对话,品味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和谐统一。

Image

也正是因为诗人写诗总是把内在的情感借助外在的意象表达出来,所以我们教古诗常常需要透过意象去理解诗人内在的情感。只有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揭开意象的“面纱”,才能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才有可能实现与诗人跨越千年的对话。

总之,读完王崧舟老师的这本书,我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解读与教学有了更深的体认。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学语文一定要学古诗,学古诗一定会爱上语文。

挖掘“每一篇”文本的独特价值

柴若楠

沈老师“闲语碎文”公众号中曾推送过田文波老师《教出“这一篇”的个性》一文,其中提到“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不应只由文章体裁'这一类’决定,而应由'这一篇’决定。要教好'这一篇’,教出'这一篇’的个性”。读完之后,我猛然发现自己曾经教学中的一个巨大误区:只关注文体的共性,却忽略文本的个性。教散文就只是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教小说就是小说三要素;教说明文就是说明方法、顺序和对象;教议论文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细读王崧舟老师的《爱上语文》,我发现古诗文教学也同样如此,不仅要关注文体的共性,必须瞄准“每一篇”独特的教学价值,才能带领学生读出中国古典诗词独有的韵味。 

(一)体会字词的独特情意

中国古典诗文十分讲究字词的锤炼,一些字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尤为关键。但是,我常常因为自身知识储备和解读能力的局限,无法捕捉这些字词,即使捕捉到了,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并理解这些关键点的深意又成了一大困难,要么直接给出“参考答案”,要么将其视为障碍选择“绕过”,而王崧舟老师的选择是——推敲,他说:“推敲语文就是推敲思想”。虽说贾岛的“推敲”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确凿的结论,但更重要的显然是无止境的推敲过程。 

沈老师课上经常出现的“字斟句酌”、“炼字炼句”也是如此,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来来回回行走,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词语的触摸和掂量,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某一字词的理解和感受变得更加独特而又真切。每一次的寻找和品味,都是在“相似却不同”的言语间的一次次历练,长此以往,学生“诗之言语的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诗之言语的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 

(二)领悟诗人的人格特质 

“索物以附意、托物以言志”是我国咏物诗文的创作传统,例如七下教材中就有《陋室铭》、《爱莲说》两篇文章。我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就由于生硬的说教,导致学生对“陋室”和作者刘禹锡标签化、印象化的解读。我只关注到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所言之志,却忽略了这种“志” 是如何“言”的,其独特性又是如何体现的。

王崧舟老师对《墨梅》一诗的解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在诗中读出了三种不同的梅花:由“洗砚池”读出“家中的梅花”、由“淡墨痕”读懂“画中的梅花”、由“清气” 悟出“心中的梅花”。其中,“清气”一词是全诗的关键点,于梅花而言是清香之气,于诗人而言又暗藏着其清高自持的人格。因此王老师聚焦“清气”二字,与其他诗人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进行对比。

“写梅花,通常诗人会写它的香气。王安石在他的《梅花》中这样写道: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林和靖在他的《山园小梅》中这样写道: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卢梅坡在他的《雪梅》中这样写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一对比,我们看到在王冕的笔下,“香气”成了“清气”,一字之差,不难发现:香气对应的自然是花,清气对应的不再是花,而是人;香气是物质意义上的,清气则是精神意义上的;香气是鼻子闻出来的,清气则是心灵品出来的;香气人人得而闻之,清气则只有高洁之士方能品之;香气留在表面上,清气留在骨子里……

王冕笔下梅花的独特性及其背后的人格特质就这样被领悟。看似平淡的梅花被赋予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自信,墨梅的清气与淡泊特质就是王冕淡泊名利、不恋功名的人格,诗表面看似在赞誉梅花,实际王冕借梅自喻,表达淡泊处事、洁身自好的清高品格。 

对比我和沈老师的《陋室铭》课堂,沈老师就体现出了与王崧舟老师相似的教学智慧。他通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中五言对三言的反常之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改变语言形式背后的深意:表达自己高雅的情趣、内心的满足,以及富足丰盈的精神世界。小小的一个环节,沈老师摒弃了长篇大论的灌输和烦杂细碎式的追问,步步深入,引导巧妙而无痕。在不断对比、启发中,“陋室不陋”与“惟吾德馨”已自然贯通。

Image
Image

(三)读出诗歌的独特价值 

对于《枫桥夜泊》的教学,我看了很多老师的课例,大多选择将教学重点放在“愁眠”二字上,这确实是诗人传达的情绪。但王崧舟老师却认为此诗最具价值之处不在于作者抒写了多少“愁情”,而在于那一声声敲打、撞击着张继无限愁绪的“钟声”。 

于学生而言,愁绪这种心情,体会起来并不难,最大的难题在于体会钟声的生命意蕴和文化内涵,以及这首诗在文化范畴上的个性和价值。因此,王老师将“钟声”这一独创的文化意象与“明月”进行对比,于是我们发现,《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意象——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

这堂课紧紧围绕“钟声文化”,始终站在文化之巅去看《枫桥夜泊》,把“钟声文化”教得厚重与丰满,钟声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悠扬入心,每个人都可以听到属于他自己的生命觉悟和心灵体验。

王崧舟老师说:如果,愁眠是烦恼,那么,钟声应该是菩提。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这是佛家眼里世间万象的独特性;“一诗一天地,一字一乾坤”,这是文学世界里诗词的独特性,王崧舟老师对这一份独特的执着守护,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学习。

我在之前短短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常常惊羡感叹于王崧舟、肖培东、王君等名师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我平时很爱研读各类名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并渴望将所有的经验都通通叠加到自己的课堂上。这的确方便又实用,但实际上,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意,大多数情况下,呈现的效果甚至比自己原有的水平还低。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我自身还没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就像沈老师所说的,我还没有“下足语文教学的笨功夫”,也就是缺乏裸读文本、设计文本、反思教学的能力。例如“裸读文本”,就是不借助网络资源,不依靠教学参考书,不参考他人的解读观点,而进行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自我的原生态阅读。单这一点,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我没有充分考察学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才明白,照着名师的课例依葫芦画瓢,不是学习,这只是丢了自我和思索的投机取巧。

借鉴名师的经验是促进我们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进,为的是探求另一片属于自己的明媚风景。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心外无师,我是吾师,教学人生的诗意与美好最终要靠自己成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