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格尔论哲学的开端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上篇上帝、绝对与黑格尔思辨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讲到,黑格尔思辨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乃是作为最高意义的绝对真理——上帝,思辨逻辑存在论诸范畴对于“绝对”的界说,实质上就是对“对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的界说”。

真正哲学研究对象既然是上帝,“绝对”范畴是用思想的意义和形式来表达“上帝的最高范畴”,那么具体应该怎样来展开这个最高范畴呢?具体地说,如何以思想的意义和形式来表达这个最高范畴呢?毕竟,对绝对的界说,也就是对上帝的界说。

一、哲学的开端

万事开头难。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因果必然性链条环环相扣,无论前进还是后退,似乎都有一个可以无穷追溯的因果性链条,犹如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种无限追溯可能性的存在,使得任何具体经验科学研究的对象都必然是从无穷因果链条上武断性截取出来的,如果再考虑到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则这种武断性截取使得经验科学的开端不能不具有“独断论”的主观性、假定性、根据的不充分性,如数学、地质学、化学等等。

哲学似乎也必须先假定思想的存在,作为思想的对象。“不过哲学是由于思维的自由活动,而建立其自身于这样的观点,即哲学是独立自为的,因而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提供自己的对象。而且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必须在哲学体系发挥的过程里,转变为终点,亦即成为最后的结论。当哲学达到这个终点时,也就是哲学重新达到其起点而回归到它自身之时。”(黑格尔《小逻辑》,贺麟 译,1980年,商务出版社,§17P59

哲学由于是独立自为思想的自由活动,因为能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思想自己,即思想将自身思维(思想)为思想。注意:这里的思想不是我们人类的思想而是作为世界灵魂或努斯的客观思想,如果非要泄露天机的话,可以说是,具有无比潜能的上帝在其“绝对”的最高抽象性规定中,内在超越性地以思辨逻辑的方式开显出来,最终将自己清晰化为具有最高普遍性的“绝对理念”。

“绝对”作为哲学的对象本身、作为上帝的最高规定,其内涵虽毫无具体规定,却又蕴含着一切可能规定,犹如中国文化气一元论在开端的混沌状态,“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北宋 张载 《正蒙·太和》)或者,“无极而太极”。

“绝对”从“纯粹存在”出发,历经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最终在“具体概念”即“绝对理念”中实现了“绝对”自身。直接的开端“在哲学体系发挥的过程中”转变成为“终点”,这个终点带着开端全部丰富的内容“回归到它自身”,“这样以来,哲学就俨然是一个返回到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便没有与别的科学同样意义的起点。”§17P59具体科学的开端乃是一个自身没有得到证明其合理性的武断假定,而哲学的开端却在终点完成了对开端的证明,终点成就了开端之为开端,开端在展开过程中成就了终点之为终点,开端和终点,首位环顾,相得益彰,自身证明自身、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提供自己的对象。

二、开端即终点,终点即开端

既然如此,“所以,哲学上的起点,只是就研究哲学的主体的方便而言,才可以这样说,至于哲学本身却无所谓起点。”§17P59犹如《精神现象学》从感性确定性出发最终在“绝对精神”中实现了“绝对”那样。

黑格尔从“实体即主体”、“逻辑和历史一致”、“方法和内容一致”等创见出发,将“绝对存在”的“基质”和“能动发展”的“机制”有机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存在论、方法论、认识论的有机统一,以高超娴熟的哲学方式、以渊渟岳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涵养、以迅如疾风的辩证思辨方法,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即“思想和存在”之间的同一性问题。

作为对象的客观思想在作为研究哲学的人类主体意识中升华到的了概念高度,思想呈现为清晰的人类意识概念,这本身也是思想自己认识自己的方式,“简言之,达到概念的概念,自己返回自己,自己满足自己,这是哲学这一科学唯一的目的、工作和目标。”§17P59

    在圆圈上,始点和终点具有同一性

哲学作为绝对自己实现自己的思想历程,只有从真理即全体、全体即理念的高度才能得以把握,诸如世界、自由、上帝等理念,不是三个不同的毫无相干的事物,它们都是绝对在展开过程中的具体型相,“但理念完全是自己与自己同一的思维,并且理念同时又是借自己与自己对立以实现自己,而且在这个对方里只是在自己本身内的活动。”也就是说,理念以“月印万川”的方式统摄着哲学全体(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从通常的一般意识看,哲学全体的部分似乎是并列而存在,如此一来,就失去了理念发展历程的历史性底蕴。殊不知,真正的哲学应该哲学史那样的按照必然性逻辑开显的。

随着,“绝对”以“存在”为开端,在经历一番“寒彻骨”、“磨砺出”之后,“绝对理念”变成了最丰富的“具体概念”。这种将特殊性包含于自身的 “具体”乃是将以前许多规定统摄于自身的“综合”,黑格尔举例说,同样的一句格言谚语,在未谙世事的孩童嘴里说出来,其意义的丰富性是不同于在饱经风霜的老人口中说出来的,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这种丰富性这也犹如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招式据说越往后汹涌澎湃,道理和黑格尔的比喻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转发关注,天天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