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仙法诀广集》兴南子注(外篇·增·46、何为“致良知”?)

 心静自然凉1985 2022-07-30 发布于广东


良心二字古今谈,德到人心各自参。
众生明悟先天理,智者点化返良知。

致良知,致,是达成之意,通过修养而达到良知境界。“致良知”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心学”核心理念。而良知则是《孟子》中的心性理念。《孟子·尽心篇》云: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所以,良知是先天的、先验的,类似于佛教讲的人自身本具的“根本智”。王阳明《传习录》云:“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同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这就是说良知是先天的,众生一样的。类似于佛教讲的“人人皆有真如佛性”一样。良知是形而上的,《传习录》里王阳明进一步说: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阳明那里,良知即天理,而天理也就是道。良知,在民间也叫“良心”。天理良心四个字,便是中国很多普通老百姓对天道与人心的看法,是人生最根本的存在和最高的价值判断、道德判断。

修道者悟道就是悟天理;悟大道也是悟良知;修心性也是修良知、修天理、修大道。宋明以来儒家的“天理良心之道”在哲学上颇有贡献。老百姓眼里的“天理良心”,所恪守的“天理良心”,比明儒们空谈心性的做法更切近于现实。

心有良知的人,便有敬畏心,有道德底线,有基本的做人的操守。修道者良心坏了,不讲良知了,也就无法体悟天理了,道也就修不成了。

良心二字古今谈,

良心两字古今都在谈论,但真正做一个有良心的人,也就是有良知的人,很难。做有良心的人就是致良知。

德到人心各自参,

德要修到心里去。这个道理与事实,修道者各自参悟。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要把美好的理念落在实处。

众生明悟先天理,

修道者要悟先天之理,因为良知,在孟子、王阳明而言,在儒家而言,是先天的、先验的,是灵性本来具备的。所以致良知也不只是修养心性的问题,也涉及人的灵性本体。

智者点化返良知,

有智慧的人会点化我们,从而返本还原,达到先天的良知境界。王阳明的学生王畿(王龙溪)就说:“良知者,性之灵窍。”则良知就有佛道所言的先天灵性、元性的意味了,也就有修道者返本之意味了。

王阳明在《传习录》进一步谈良知,“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觉明,是佛道常用语,代表本性、真心的觉性、光明或者智慧作用。而其本身需要真诚恻怛才能达到,也就是说做人到了“真诚恻怛”,就能致良知。

这依然是道德、心性、任何、精神的修养。恻怛,是恻隐或者恳切之意。对于修道者者,真诚恻怛是最基本的修养,无真诚,不足以感恪天地神明、祖师圣真;无恻怛则难以悲天悯人、自度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