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神农到秦始皇的一万年(1)从玉蟾岩古人到庙底沟时代

 一飞图书馆 2022-07-30 发布于山东

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的传说,现在还难以通过考古与具体的人或氏族对应。能够跟考古证据和权威史料对应的比较好的,是神农氏。在上古传说中,神农氏出现的时间也比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更晚,反映了人类社会先发明人工取火、建造住所、组建家庭,然后才培育农作物、从事农业耕作的发展顺序。

中国有准确文献记录的历史,要从西周开始。《史记·周本纪》里边记录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周王朝的开国帝王周武王,找到了神农氏的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的功绩,把他们分封到了焦国。焦国具体地方在哪里,现在说不清楚。但周武王分封神农后人这件事是史实。通过分封,神农的传说跟可靠的历史事实直接挂钩了,西周建国的时候,还能找到神农氏的后代。

传说中的神农,是一位发明了农业耕作的神仙。从考古上进行对应,就应该是最早从事农业耕作的中华古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种植,是从湖南玉蟾岩人工栽培水稻开始的,距今在大约距今一万两千年至一万八千年前。这一时期,两湖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昼夜温差也大,适宜于农业发展。湖南玉蟾岩地区的原始人就慢慢的掌握了栽培水稻的技术。

玉蟾岩古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神农”。

此后,水稻的人工栽培技术就以湖南南部为起点,向四面八方传播,传遍了中华大地。其中比较重要的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条向东、一条向北。向北的这一支,通过湖北进入河南中原地区,被后世传说以炎帝的名义记录并流传了下来。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这个称谓里边,就包含了中国人是神农后裔的意思。向东的一支,沿着长江及其支流往长江下游传播,通过江西进入浙江,在历史传说中长期默默无闻,一直到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考古学家们几十年的辛苦努力,才被发掘了出来,并震惊了世界。

我们先讲往东的这一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学家在江西上饶的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大概一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标本[1]。仙人洞在玉蟾岩以东八百公里,水稻栽培时间比玉蟾岩晚了几千年,应该是玉蟾岩传播过去的。

仙人洞稻作文化又分为两支。一支北进中原,在其北方约八百公里的河南贾湖和裴李岗,发现了距今约八千年的人工栽培水稻硅化标本。在贾湖遗址出土的一些动物骨头上,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类文字刻画符号,有可能是甲骨文的前身。从贾湖-裴李岗再往后,中原华北地区发展出来了分布极广的大汶口文化,然后衍生出山东龙山文化,成为了上古东夷氏族的起源。

另一支沿长江继续往下游传播。在仙人洞往东三百多公里的浙江浦江县的上山地区,约距今九千年前,也出现了人工栽培稻。进入浙江以后,水稻种植技术遍地开花,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古人、嘉兴的马家浜古人都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水稻栽培技术。[2]马家浜文化继续传播发展,终于在距今五千年多前,在长江下游以南和钱塘江以北的平原上,催生了辉煌的良渚文明。

良渚文明是典型的稻作文明,它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就是种植水稻。基于水稻的种植,良渚古人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古城,城墙内的面积有大约300万平米。这座古城跟中国西北地区的南佐古城,并列为五千年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百万平米级古城。中东地区的耶利哥古城也是五千年以前的,但面积只有4万平米,跟良渚和南佐比起来连十分之一的大小都不到。

良渚的300万平米是城墙内面积,在城墙外还有一层低一点的坝体,与周围的水系配合形成了一个外城军事防御系统。如果把外城面积也算进来,整个良渚古城的面积就会达到惊人的600万平米,这是人类在距今四千年以前所建立的面积最大的古城,其规模要到一千五百年以后才会被郑州商城超过。

良渚古城里边有宫殿区,供贵族居住,还有手工业聚集区,代表王权的高等级墓地和玉钺也被发掘了出来,社会等级和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已经出现。这些都说明良渚古人已经建立起了区域性王权国家,居住在古城里边的贵族们统治着长江和钱塘江下游平原的广大区域,而且跟周边许多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

在良渚古城外边,发现了五千年以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坝系统,工程土方量260万立方米,相当惊人。良渚最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是玉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而且雕工非常精美。玉器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代表,在中华文明圈的诸多上古遗址中,从岭南到漠北,从黄河上游到长江下游,都大量出现玉器,形状、花纹、工艺都有很多相通之处。而在中华文明圈以外的地区,就很少能看到这些玉器。玉器也就成了中华文明圈的重要标志。良渚的玉器,代表了五千年前中华玉器的最高水准。

总之,不管从城市规模、社会等级、社会分工还是工艺水准来看,良渚都是当时全世界最发达的文明之一。我们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在良渚古城发掘出来之前,很多人不相信,说是吹牛皮——甲骨文的历史才三千多年,怎么能说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五千年的说法,原本是根据传世文献的记录,把神农、黄帝的活动历史都算进来的。良渚古城的考古发掘,证明我们根据文献记录推断的五千年文明史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还极有可能是低估了而不是高估了中华文明的长度。良渚古城所代表的文明高度,至少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累才可能达到。中华文明史远远不止五千年,五千年那是我们基于谦虚保守的态度所做的估计。

玉蟾岩的神农稻作文明往长江下游发展的势头,到良渚就到顶峰了。良渚古城在距今四千多年前被毁灭,良渚文明也随之衰落。关于良渚文明,上古史料中几乎很难找到它的身影。

良渚古城被毁灭的时间大概是距今4500年前,这跟我们根据古文献推断的黄帝称霸中原的时间基本一致。它可能是被黄帝、或者黄帝的后人所征服,也可能是由于洪水气候等环境变换而自然衰落。

玉蟾岩神农氏的另外一支选择了北上。

考古学家们在玉蟾岩北方的彭头山-八十垱地区,发现了距今大约八九千年前的稻作遗存。[3]在彭头上附近的城头山,发现了距今大概6500年左右的稻田,是历史上最早的稻田之一[4]。水稻种植业成了当地先民们的主要生产活动。城头山遗址还出现了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代城镇。这个城镇有三万平米,被大型壕沟、土围和天然河道所包围,用于军事防御。[5]在古代,城就是国,“国”这个字就是被包围的区域的意思。而且,彭头山和城头山所在的地方现在叫澧县,旁边有条河古代叫澧水,澧县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醴就是用稻谷发酵的甜米酒。最先发现稻田的地方,也最早出现米酒,可谓顺理成章。澧县、澧水的古代地名,也跟稻米密切相关。城头山区域应该是稻作文化北上的一个关键地点,上古时期曾经是中国稻作文明的一大中心。

神农稻作技术从彭头山继续往北迁徙,进入了今天的湖北地区。在湖北秭归和宜都,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大约八千年前的城背溪稻作文化遗址。城背溪北边大概两百公里,就是著名的神农架原始森林。这个神秘的地方,从古至今一直用神农的名字命名,根据传说,它名字的来由就是神农曾经在这里的大山里边架过梯子。

城背溪文化出现之后,又过了大约一千年,也就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稻作技术传入陕西地区。在城背溪西北约六百公里的汉中李家村,发现了距今稻作遗存。汉中是汉江中上游平原,自古就是四川和江汉地区进入关中平原的枢纽,距离关中平原只有一步之遥。但李家村文化并没有继续往北发展,而是在七千年前被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所取代——这一文化类型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氏族密切相关。仰韶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碰撞交流,产生了中原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直接来源了。

李家村之后又过了两千年,也就是在距今五千年左右,跟良渚文明差不多的时间,在位于李家村汉江段下游的丹江口一带,屈家岭和石家河这两个地方,长江中上游神农稻作文明终于发展到了顶峰。其中石家河还要晚一些,发展程度又更高一筹。它不仅拥有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而且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了。良渚也是石器时代没有用上青铜,石家河不仅用上了青铜,而且玉器雕刻水平也比良渚成熟,可以说是全面超越了良渚文明。当然,它的鼎盛时期也比良渚要晚上几百年。

石家河文化的特点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镇群,中心古城的面积是120万平米,护城环壕内的面积大约180万平米。在它周围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紧密环绕着二三十个比较小的城镇化聚落,形成一个具有密切关系的城镇聚落群体。这显示出它是一个势力相当大的部落联盟组织[6]。它不仅直接统治该聚落群体中的各个城镇聚落,而且至少还控制了方圆150公里左右的六十多个其它聚落[7]。石家河古城就是当时整个江汉平原的统治中心。这也就标志着在跟良渚差不多的时期,长江中游也形成了一个早期的区域性王权国家。江汉平原交通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是四方贸易往来的关键枢纽。石家河聚落群,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集市型聚落形态,周边大大小小的城镇聚落围绕着一个中心城市,显然非常方便定期举办集市。

那么,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址的主人是谁呢?有人认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炎帝。

炎帝在很多古籍里边被认为跟神农是一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肯定的说,神农不可能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最早发明农业耕作技术的上古氏族的人格化形象。从玉蟾岩古人到仙人洞古人到良渚古人,从彭头山古人到城背溪古人到石家河古人,他们都属于神农一脉。炎帝也不大可能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炎帝氏族的代表。

石家河遗址存续的时间比较晚,不大可能是炎帝氏族。它应该是炎帝氏族北上以后,留在本地的居民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建设起来的。它对应的不是炎帝,而是史书中记载的“三苗”,在炎黄之后数百年才被大禹南下征服。

稍早一些的屈家岭文化主人则确实很可能确实与炎帝氏族有关。屈家岭文化继承了兴起于湖南的稻作文化,作为神农一脉是没有问题的。它是神农稻作文明北上进入中原的重要枢纽,而中原地区的传说将炎帝认定为发明农业耕作的神农氏,可能也就因此而来。古籍中多有炎帝“起于烈山” 的说法,或者认为炎帝就是烈山氏、历山氏。烈山就是今天湖北随州的历山,距离石家河遗址和屈家岭遗址只有大约150公里。

最新的考古研究证实(炎帝氏族的祖先)在屈家岭文化时代早期,由今湖北随州市历山,沿汉水迁至今陕西渭水中上游一带[8]。《国语》中说“炎帝以姜水成”,后世学者根据文献推断,姜水是今天渭河中上游的某条支流。考古发现与文献记录一致。

此外,“河南禹县谷水河第三期,以及郑州大河村第四期文化遗存中,分别出土有双腹豆、高领圈足壶、高圈足杯、盆形瓦足鼎等,与屈家岭文化的器形相同或近似,显然是屈家岭文化影响的结果。在陕西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中,存在与屈家岭相同的喇叭红衣小陶杯、圆底罐形鼎等相似的器物,反映了二者相互间的联系。”[9]

也就是说,南方神农文明的势力确实在炎黄时代之前就扩张进入了中原和关中地区。炎帝氏族应该是从江汉平原北上,进入关中平原,和黄帝氏族爆发了战争,并最终结成了炎黄同盟。

诸多古籍记载,炎帝死了以后,葬于长沙。长沙是今天湖南省的省会,古代所称的长沙范围更广一些,一般认为炎帝埋葬的地点在今天长沙南边的株洲市炎陵县,距离玉蟾岩遗址只有三百来公里。这样看来,炎帝氏族应该确实和发源于湖南南部的稻作文明存在密切的联系,根据古老的风俗,其首领去世以后还要回到本氏族最初的发源地埋葬。

在南方神农稻作文明往东往北传播的同时,我国北方地区的“神农”们也在忙着培育其他粮食品种。

大约七八千年前,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的先民们,掌握了稷(ji,四声)的人工栽培技术。[10] 同一时期,位于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的先民们掌握了人工栽培粟(su,四声)的技术。[11]

粟和稷都是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稷有时又被称为黍(shu,三声),它跟粟都是金黄色的米粒,稷的颗粒更大一点,粟的颜色更黄一些,跟今天我们常吃的小米看起来比较类似。我们中国人常说“”五谷丰登,用来描述丰收,五谷就是稻、粟、稷、麦和菽(豆)。除麦子外,其它都是原产自中国。[12]

从时间先后来看,南方玉蟾岩和仙人洞古人培育水稻的时间最早,领先北方数千年,是最古老的“神农”。稷和粟的培育可能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先民们独立培育的,也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南方水稻培育技术的影响。

至少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从北方的黄河流域到南方的长江流域,以及它们中间的淮河流域,中华文明的主体范围内,已经全面实现了农耕化。中华文明全面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

农业耕作比捕猎和采集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口,中华大地上也因此呈现出一片空前的繁荣景象。无数大大小小的原始氏族部落开始扩张地盘,氏族间的贸易与战争变得频繁。其中,位于中华大地中心位置的河洛平原——也就是中原地区——受益最大。在今天洛阳以西大约120公里处的三门峡地区,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广域影响力的文化——庙底沟文化,将中华文明带入了文化共同体时代。

庙底沟文化在考古学上被归为仰韶文化的一个类型,又叫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是我国上古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主要影响范围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河南西部等地。它的考古文化特征是带有彩色条纹的陶器。其中,陕西半坡村发现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是比较早的一种。庙底沟文化也主要是从半坡类型发展而来,产生了花瓣纹彩陶盆等几种很有特点的新型陶器。考古学家根据这些特色陶器的传播,发现从距今六千年开始,中华大地上经历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庙底沟化”过程。

图片

庙底沟文化诞生之后,迅速地向四面八方发展,以人口扩张为驱动力,大量向周边地区移民。西到甘肃青海,北到内蒙古、辽宁,南到江汉地区,东到山东,东南到浙江的整个黄河长江中上游和中下游地区,都被卷入这场考古学上的“庙底沟化”过程中。这一过程持续了至少六七百年,将中华大地变成了一个彼此连接、相互影响的文化共同体。[13]庙底沟文化从诞生到消亡时间是大约距今六千年到四千八百年前。这一时期被称为“庙底沟时代”,甚至有人夸张的称之为“庙底沟霸权”。

庙底沟时期,中国早期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非常发达和繁荣的程度。种植业有粟、黍、豆、麻、粱、稻等各类农作物;畜牧业中的猪、牛、羊、狗、鸡等已经被驯化,林果业中的枣、梨、栗、桃等也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并被人类食用。[14]

很多关键的变化都在“庙底沟时代”发生,特别是宫殿式建筑和大型墓葬在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的重大考古遗址中纷纷开始出现,标志着原始氏族向区域性王权国家的转型。良渚古城、南佐古城、石家河古城、石峁古城等大型上古城市都兴建于“庙底沟时代”的后期或者结束后不久。

庙底沟时代比古史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时代更早,但又晚于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的时代,因为人工取火、建筑房屋、组建家庭、农业耕作等都已经在这个时期之前就产生了。但“庙底沟霸权”所催生的文明共同体,它的地理边界与《史记》中记载的黄帝和夏商周的统治范围高度重合,为从黄帝到夏商周时期中华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 刘志一,稻作农业起源新证[J.农业考古,2013,(4)。仙人洞的陶片测年要早于玉蟾岩,但稻作标本测年的结果还是玉蟾岩更早一些。

[2] 彭博,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及相关问题[J],农业考古,20161

[3] 3

[4] 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的时间大约是距今67004500年,与城头山稻田时间接近。

[5] 唐湘岳,“城头山,中国最古老的城”,《光明日报》20150921日 第5

[6] 国家文物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http://www./art/2022/5/26/art_2617_174539.html

[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洪山南麓史前聚落调查——以石家河为中心[J],江汉考古. 2009,(01)

[8] 彭雪开:炎帝出生地望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4

[9] 同上。

[10] 安志敏 :略论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J],《考古》,198410

[11] 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物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J].农业考古,19822

[12] 五谷中的第五谷——豆,古代又被称为菽(shu,一声),也是最早被中国人培育出来的,毛主席诗词里边说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里边的稻菽就是稻米和豆类的指称。五谷里边,只有麦子是外来农作物。它最早是古埃及和中亚地区的文明培育出来的,大概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传入中国,经过不断改良成了今天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粟和稷由于淀粉含量比麦子低很多,就逐渐被归为粗粮一类,吃的比较少了。

[13] 韩建业,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J】,考古,20123

[14] “庙底沟:中国文明从这里走出”,经济参考报,2015-04-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