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一碗羊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三伏天已到,你准备好胃口吃羊肉了吗? ![]() ![]() 三伏天吃羊肉 很多人觉得夏天应该是稀饭小菜,吃得清淡,但在上海地区,三伏天吃羊肉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羊肉加工技艺更是上海市级非遗项目。 说了这么多, 在哪里可以吃到地道的羊肉呢? 一起来看看吧! ![]() 庄行羊肉 三伏天吃羊肉喝烧酒在庄行地区已有600多年历史,庄行地处江南鱼米水乡,兼有舟楫通商之利,千百年形成的传统饮食文化,让其享有“千年伏羊看庄行”的美誉。 庄行的养羊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时羊的饲养从北方向江南普及。地处长江三角洲流域的奉贤庄行,雨量充沛,水草茂盛,以青草为食的庄行草山羊,适宜在这块土地上生养。 庄行羊肉的烹制方法有羊头汤、白切羊肉、红烧羊肉、葱爆羊肉、炖羊肉、羊四宝、手撕羊肉等,其中最地道的吃法是白煮。 不过因为羊脂冷却后就会凝结,口感就显得油腻了,所以吃庄行羊肉一定要吃新鲜出锅的,膏脂半化未化之时入口,最为鲜腴肥美。 ![]() 张泽羊肉 张泽羊肉始于元朝名将沙栓,其曾驻军松江府府南地区。到了明代,经松江府衙庖人对于汤底的精心调制,张泽羊肉也渐渐有了名气。 张泽羊肉传统上用木桶烧制,一个木桶一次可煮4头羊,在2018年,张泽羊肉制作工艺还被列入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张泽羊肉“老三样”分别为烂糊羊肉、白切羊肉和羊杂汤中,其中口感属“烂糊羊肉”为最,滑嫩、松软,皮肉相间,精肥比例恰到好处,一股鲜香入口即化,有惊艳之感,很受欢迎。 ![]() 崇明羊肉 崇明白山羊与白虾米、老白酒、白扁豆统称为“崇明四白”,而“四白”中尤以白山羊最为闻名。它在唐朝时期就随崇明岛的第一批移民一起迁入,可算是崇明岛的“元老”了。 红烧羊肉是在崇明最普遍的家常烧法。把羊肉切块后,用热油煸炒至五分熟,添入水、生抽、姜,盖锅稍焖,至肉烂软香,色泽酱红,香味四溢,口感鲜甜、肉质细嫩。 白切羊肉则是崇明名菜之一,其保持了羊肉的原汁原味,加上各种佐料,味道相当的鲜美。 ![]() 七宝羊肉 近郊七宝是市区品尝新鲜羊肉最便捷的地方,把不少人都慕名前来尝鲜。 七宝羊肉最据代表性的品种是白切羊肉,为百年前人称“小张更”的张永华所创。选用当地上好湖羊,陈汤烧开,整羊下锅,上压石块,起锅不加冷水,用铁钩钩开羊身,热羊出骨手不蘸冷水,摊占板待冷。羊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 七宝红烧羊肉据说最早是从清朝宫廷传出来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慈禧太后最喜好的宫膳。这道菜选精品羊肉、冰糖、西洋参、红枣、上等酱油等,小火焖上4至6小时,质地软嫩,甜香如蜜。 ![]() 真如羊肉 真如羊肉馆成名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解放前,真如镇上尚有赵氏、李氏等六家羊肉馆,1958 年合并为一家,名“真如羊肉馆”。 |
|
来自: 听雪楼75iz4v1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