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跌3500亿,老板娘“跑路”!海底捞神话破灭了

 zlkan 2022-08-11 发布于上海

登上巅峰很难,一直站在巅峰更难,很多企业皆是如此。

图片

出品 | 首席财经观察 作者 | 周松涛

图片
海底捞再被罚,拟分拆海外业务

海底捞又被罚了。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市监浦处〔2022〕152022000721号)显示,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鸿音路分公司存在不标明价格的,不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的,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0.2万元。

图片

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通过创建销售网页,将链接发布在微信群内的方式来销售商品,商品标示为“番茄底料¥14”“鸡蛋-盒¥15”“胡萝卜-个¥2.5”“茄子-个¥5.5”等。上述商品未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标明规格、计价单位等。

图片
图片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年报显示,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公司附属公司,持股比例100%。

图片

不过,罚款2000元,对海底捞来说,可能还不如罚酒三杯,更多的是警示意义。

被罚款,并未影响海底捞的分拆上市计划。

7月1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了一则自愿公告,指出公司现正考虑将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也就是Super Hi的股份进行实物分派方式的分拆及以介绍上市方式于联交所主板单独上市的可能性。

据称,Super Hi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于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陆、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地区从事餐饮业务(即海外业务)。

海底捞为何要将Super Hi 分拆上市,在公告中,海底捞指出其董事会认为,建议分拆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因为建议分拆可使Super Hi的业务及集团的其余业务在其各自的地域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在一个独立的上市平台上产生未来的增值收益。

一旦Super Hi 单独上市成功,海底捞创始人将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海底捞,颐海国际,Super Hi。

图片

业绩亏损,股价暴跌

分拆上市是为了估值收益最大化,也可能与近年来海底捞的业绩和股价下滑有一定关系。

海底捞财报显示,2021年海底捞的营收为411.2亿元,同比增长43.7%,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41.6亿元,2020年同期盈利3.09亿元。

其中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即使扣除计提的减值损失,海底捞2021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2018年至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润分别为16.46亿元、23.45亿元、3.09亿元,合计约43亿元。2021年上半年盈利9452.9万元的海底捞,全年亏损额达41.61亿元,仅半年时间就几乎亏光了上市三年的利润。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翻台率或许能很好地说明企业经营和盈利状况。

海底捞巅峰时刻,2018年的翻台率为每天5次,2019年下降到4.8次,2020年则下滑到3.5次每天,2021年的翻台率只有3.0次/天。

也就是说从2018年到2021年,海底捞的翻台率持续下滑。

图片

机构分析,海底捞的翻台率如果低于3.0次每天,企业将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状态。

同时,海底捞的人均消费金额也在下滑。

2021年,在营业时间长于2020年的情况下,海底捞人均消费降至104.7元,2020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金额为110.1元。

业绩下降,翻台率降低,海底捞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

2021年11月,海底捞推出“啄木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关停部分门店、持续推进和打磨门店管理体系、重建和加强职能部门以及强调企业文化、完善员工培训等举措。截至2021年底,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同时,全年新开业421家餐厅。

为了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2021年,海底捞还推出了口红、耳饰、斜挎包、玩具甚至是数字藏品小嗨盲盒等周边产品。

虽然海底捞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但依然没能阻止其资本市场的颓势。

2021年2月15日,海底捞盘中最高股价一度飙升至85.8港元每股,总市值一度突破4500亿港元,达到4547.4港元,截止到今天,海底捞的股价只有17.04元每股,大跌超过70%,总市值只有不到1000亿港元,距离最高点蒸发3600亿港元。

图片

股价暴跌,市值大跌,最受伤的可能是投资者,创始人或早在高位全身而退。

早在2020年5月,张勇夫妻、执行董事施永宏夫妻将套现15.6亿港元。

图片

2021年8月24日,海底捞宣布,自即日起,舒萍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

有网友表示,这是老板娘要“跑路”的节奏吗?

海底捞当时表示,张勇的妻子舒萍辞任的原因是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调整。

图片
巅峰下落,海底捞经历了什么

海底捞,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火锅界的天花板。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全称是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勇。

巅峰时刻,想要在饭点吃上海底捞,得排队几小时,无论是公司还是朋友聚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海底捞,在2020年度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排行榜上,海底捞力压喜茶排名第一。

图片


海底捞的服务绝对是最上乘的,顾客确实感受到了“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的内涵。各种零食小吃、茶饮、水果、桌游等专人给你免费供应,还免费提供美甲、擦鞋服务。

用餐过程中,茶水永远是满的,全程都有服务员贴心服务,有时还有小惊喜,譬如为客人庆祝生日。

图片


海底捞当初作为网红餐厅火爆异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服务。

不过服务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很多顾客表示海底捞的服务过度了,吃饭时全程有服务员“陪伴”,感觉很不自在。

当然,有些顾客希望宾至如归的感觉,有些顾客不喜欢过度服务。

作为餐饮企业,最核心的还应该是味道,服务只能是辅助,不能本末倒置。

很多网友表示,海底捞的味道其实很一般,至少相对于人均100以上的消费价格性价比并不高。

味道好坏,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见仁见智,但海底捞的消费确实不低。

餐饮企业的门槛较低,互联网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网红餐厅入场,好的服务虽然是好事,但这种新鲜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

说到底,餐饮企业,最终决胜的关键还是味道。

海底捞曾经伴随无数消费者度过了愉快的用餐时间,现在虽然没有巅峰时那样辉煌,但作为消费者,希望海底捞能翻越低谷,重现往日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