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金融得懂财政,懂财政要读历史

 莫为天下先 2022-08-16 发布于湖南

有些书碰到是缘分,在豆瓣上无意间看到书名——《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当即就下单,大约3天时间读完这本40余万字的学术著作,既符合之前对于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这一副标题的期许,又获得满满的惊喜,读的过程中多次停下来去平复心情。

几年前,对清朝大概是鄙夷居多,其原因多且复杂,既有教材中晚清屈辱的极度厌恶,又有所谓剃发易服的华夷之辩,这是由外向内被灌输的;还有一些是潜意识里深埋的,比如军机处之集权、文字狱、摄影发明后照片呈现出的真实破败、国外著作的猎奇描述、以及清宫戏里的主子奴才的称谓。但近期的系列阅读,慢慢化解了偏见,明与清的差别远比之前认为的要小,而治乱循环的均值回归,无不昭示出,清的问题承于上又启于下,现实世界的种种也都有例可循。

最大的感叹在于:中国古代王朝的传承与时间的停滞。清朝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为地丁银和漕粮,而征收标准是地产,由面积和征收标准构成,实质上并非收益税,而是财产税。田赋的增长不与收成或物价挂钩,唯一来源是纳税田亩的增长,而有清一朝从未进行全国性土地清丈,土地是以明朝万历年间的数据为基础,近300年毫无变动。又比如关于江南重赋问题的溯源,最早起源于南宋景定四年的1263年,丞相贾似道行公田法;元代继承和扩大宋代官田;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出于报复张士诚旧部属等目的,继续扩大官田;明嘉靖均粮导致官田重赋普遍化;清袭明制,重赋与漕粮制度不改,直到书中提到同治四年减赋定案,那是1865年。从1263年问题的产生,到1865年问题的部分解决,近600余年。

书中提到各种陋规的细项和别称,诸如耗羡、平余、漕余、浮收、勒折、程仪、季规、火食,读之诘屈聱牙,后来猛然想起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去交公粮,那时仍有乡提留之科目,想来是当初田赋中存留起运等名词之遗留。历史的惯性超乎想象。

本书10章从各个角度分析王朝各层级对田赋的应对,难能可贵的提供了州县之下黎民负担的视角。如前所述清朝田赋自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之后,已经进化为较为简单的土地财产税,但从未实行全国性清丈田亩的基础工作,加之民间出于避税隐瞒田亩交易过户状况,知县实际已失去利用鱼鳞图册照章收税的能力,不得不依仗书差包征,实际上变动的官将征税承包给当地不变的吏,层层转包直至乡村。征收模式本身必然带来浮征折勒,既有覆盖征收成本的合理需求,更是借机敛财的天赐良机,所谓吃皇粮漕饭者,一县之内可达成百上千人。

地方官对之心知肚明,但对此所谓横征暴敛行为并无制止的动机,一为考成,钱粮征收是地方官员最大的考成压力,欠额10%以下者停止升职调岗,罚一年俸禄;欠额在10%-40%,分别降一级到四级,戴罪催征;欠额50%以上,直接革职。而书差包征则是由总包一次性全额垫付应交钱粮,解决后顾之忧;二为地方财政,清朝并无地方财政之概念,地方政府的上传下达日常运转不可能全靠徭役,书中没有细讲,但康熙年间轰轰烈烈的查补亏空,怕也与此相关,直至雍正实行耗羡归公设置养廉银,地方财政始有初步缓解,但一如田赋是定额,养廉银也定额之后多年不变,而后生齿日繁、诸物昂贵,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基于田赋的浮收部分,即所谓陋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来源;三是公私不分,正是由于地方财政在明面上的不存在,留够公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公家相对固定,因此浮收越多,中饱私囊的越多,也就有了所谓肥缺与瘠缺之分。

张之洞曾经说:我朝深仁厚泽固属美不胜书,然大要则有两事:一曰赋敛轻,一曰刑狱平。但古代王朝多的是表里不一,儒表法里的秦制能够行千年,岂是张之洞三言两语就能含混过去的。

清朝有条铁律:祖训不可违。康熙的永不加赋与漕运制度成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的红线,因为永不加赋,则地方田赋的浮收,就成为陋规,成为阴有其实,而不欲显居其名的灰色地带,中枢想要得清名,地方要维持财政的同时中饱私囊,彼此实现了奇怪的共谋,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讳莫如深,下级藏着掖着,上级难得糊涂。漕运制度成本越来越大,一石米从江南运抵北京,成本飙升1020倍,但漕运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惯性,再加上附着之上的庞大利益集团,举国上下咬着牙硬是坚持到王朝晚期。

清朝货币实行银钱复本位制,田赋又分为本色(交粮)和折色(交钱),这一赋税体系既复杂又脆弱,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钻漏洞的地方太多,收粮食的时候故意洒地上、量筒冒尖装、借口质量不佳刁难、推脱仓满拒收等等,收银子的时候称量上作假、借口成色不足折价、借口耗费折价等等,收铜钱的时候高于市价兑换比例征收等等。银钱比价会受到国际银价、国际铜价、进出口的影响,粮食价格会因丰歉变动,处于要么民众负担重,要么地方财政受限的周期循环中。

民间负担并不如一,大户士绅往往能够有优惠价格,更奇妙的地方在于,由于地方浮收属于不在法典之上的陋规,这就出现了专门的讼户,即威胁要上告的所谓刁民,发展到最后,变成大户、讼户、官户不仅少交赋税,还能参与地方官浮收部分的分肥。此消彼长之下,小户的压力何止倍增,部分地方甚至一石米要按照20千文纳税,比实际要高出10-15倍之多。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但一县之内的财富终归有上限,地方官和大户们合伙吃小户的游戏玩不下去的时候,产生出一个新玩法,即注荒,无论丰年谦年一律上报有灾荒,争取田赋正供的缓征(开始吃户部),自道光十一年起,江南各地每年必有灾荒,持续数十年。

这就导致一个可笑的现象,各地督抚的赋税改革,包括尹继善的江苏漕务改革、胡林冀在湖北的改革、同治年间江苏的钱漕改革,无一例外神奇的同时实现了民众税负的减轻与国家财政的充实。严复在1900说到大抵中国赋税之事,尽于取下至多,而纳之府库者寡二语,完美概括了上下三千年的财政。

这本书启发我的点不仅在于内容,更反省自己的历史视角,之前读的《历史三调》讲的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有事实、经历和神话的三个维度,诚然其有着宏观上的深远意义,但并非人人都是历史学家,虽然我们都在此三调之中,但正如克尔郭凯尔所言,在人生的每个关键时点,个人都是孤独无依的,历史对于我个人的意义在于何?《维正之供》的作者在写作中隐约的暗示,我们需要摒弃对于历史的价值判断,贪官污吏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些词说起来是很爽的,当然也是对的,但说完之后呢?问题还是要解决。我们需要冷酷的去看待苦难,多视角描摹在制度之下芸芸众生的选择,毕竟朝代会更迭、制度会变迁、科技会跨越,但人性不变。

又是一本冷门之作,豆瓣206人读过,评分9.2,这是一本作者的论文集,历史论文一开始读起来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但最多30页就豁然开朗了,读完之后一定会大呼过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