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岛屿独白》想到的教师写作启示

 大象时空 2022-08-18 发布于江苏

暑假了买了好几本台湾作家蒋勋写的书。最近,看了其中一本《岛屿独白》。

百度上是这么介绍《岛屿独白》的。它是写给孤独者的书,是蒋勋在岛屿上的四处游走而获得的探索窥伺命运本身的形式,是以日记、信件等似小说似散文的方式发出的心底的独白。曾获1997年吴鲁芹散文奖。书中的岛屿不只是立足之地,更是文学的岛屿、内心的岛屿。

 

不去看这本书获得的奖项,也不去挖掘其中深层的含义。只是从写作的方向和内容某个侧面来说说自己的启示。

准确地说,自己不太喜欢这本书。很多时候,我听的蒋勋的讲座,他的性情都是温和的。仿佛日常中的事物,哪怕是一滴水,都能够从中悟出很多不急不躁的美来。可是,这本书一改这种风格。

作者在前言里这样描述《岛屿独白》原来是陆续发表在报纸副刊上的专栏,一个星期一篇,整整写了一年。有点像小说,有点像散文,但大部分时候,我好像是在用写诗的心情。我称它为独白,是因为并不意图它可以变成一种对话。也许是因为这一年特别厌烦对话吧。太多的对话,使整个岛屿流失着最纯粹的人的独白。我想找回一点点独白的可能。我在岛屿四处游走,有时候在芒草飞扬的中北部的山...

很多文章所表述的是一种比较空的情绪,比如:怅惘悒愤怜视慰藉等等。有些文章,还很难懂。很明显,作者对当时的社会有很多的不满。

 

仔细一看,这本书原来写于二十多年前。那时的性情与现在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现在如果有多么的通融达观,可能以前就会有多么的不通融。其间,时间起到了转化作用。

这本书是报刊上不断发表的文章的集合,记录的是一些心情。从中,我们可以有些启示。要珍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进行记录。价值与否先不用去考虑,因为任何的表达可能都脱离不了时代的印记。这种慢慢的积累,最后也可以出版一本书。而出书可能比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更加灵活些。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身边有很多素材,其实都可以写出来。世上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素材都是有所不同的,这是一种原创。教育随笔,也相当于是散文。可是,光写散文,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范围就太宽泛了,缺乏了教育最聚焦的指向性。

一个教师可能光靠写几篇随感散文是成不了大家的。教育教学涉及到很多方面,教育故事和感想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有一个最主要的核心是最不应该忽视的,它就是教学。能够让一个老师稳稳站立的可能是他的课堂。当然,也有一些老师只擅长研究,但大部分教育名家都是从课堂里脱颖而出的,特别是一些特级教师。

今天阅读的是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它让我很是震惊。那么多的案例究竟是如何及时记录下来的?余老师像庖丁解牛一般,把技法切割,一个个讲解。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种关于课堂教学的总结远远比一些感性的情绪化抒情散文,显得更有价值。毕竟,我们要扎根课堂,不能脱离课堂。而其它所有都要围绕它展开。

这也给我们这些喜爱写一些东西的教师一个启示,写作的指向性要明确,课堂教学是不能丢的。自己要能够站稳课堂。而其它抒情叙事的教育故事写得再多,可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提高也不大。

毕竟,我们内心要做的可能并不是一个散文家,写作的方向和内容要静下心来思考下。不然,可能会跑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