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县白官屯白氏家谱序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2-11-26 发布于河北

沧县白官屯白氏家谱序(5则)

一、原序

天地之大德曰生。父母一家之天地,子孙所由生也。世世相承,则生生不息。日生日远,日远日疏,无谱以联之,同根何殊陌路乎?稽我白氏,原籍江南徐州,明永乐初以功勋从龙北京,世袭金带指挥,驻扎青县南沧河西岸之白官屯,食本县钱粮。历来家谱一轴持往而珍藏焉。后被水灾淹没,祖宗讳字皆不能记忆,垂数十年谱未重修职是之故目今生齿日繁,伯父秉衡公命余修谱。几费踌躇,秉笔而叹曰:十一世以上始祖外,遂皆不得入谱哉!已往者常恨缺略,现存者务期周全。然犹不可不慎重。每见修谱之家,襁褓即行开载,果然成立,何妨稍迟?设或不然将焉用此。窃念,国家编审十六及岁始入版图,我白姓子孙登谱亦照此例为宜耳。至一切幼小,某之子注于某之下,浑书其数,无庸显列其名,倘有不幸而夭者,年及十六,无论婚娶与否,修谱时须当收入。未及十六惟登科入庠者,非捐纳可比,准破例收入,余俱删除,斯不遗不滥矣。或问于余曰:既娶而夭,未及十六奈之何?余应之曰:男子十六而气血充,过此方宜有室。父母愚惑,早为完婚,爱其子过,足以夭其子,必执既娶之说,夭在十岁亦将成丁,目之耶固知乱道,不可训也。若亲生有子而成丁,即不必有子,其妻守节至四十而殒命,阖族公议立嗣者俱得收入谱中,不拘十六及岁之例。但不得希图破例入谱。当少寡时,去留未定,遽行过继耳。自今以往,日引月长,子子孙孙,随时增益,家藏此谱,十载一修焉,是所望于后起者。

既娶而夭,未及十六,其妻定然岁数相仿,此等节妇倍觉可悯可敬。倘近支无嗣可立,须旁求远族,若有人面兽心因财产而掣肘者,祖宗之阴灵自必痛恨,阖族公议到官,以不孝不义论。若听其掣肘而不举者,斯亦祖宗之罪人也。

大清乾隆三十有一年岁次丁亥仲春月上旬

十七世孙 清暨长子大勇 敬识于宝纶堂中

大清乾隆三十有一年乾隆三十一年,岁次丙戌,为公元1766年;而其后的岁次丁亥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67年。故疑此落款记时文字有误!以岁次丁亥为准,乾隆三十有一年应为乾隆三十有二年。请核对原文!

二、续修白氏家谱序

谱牒之作,维祖德申、族谊尚矣。顾莫为之,后美犹有憾焉。吾家派出南州,明初以金带世袭官青县白屯,食租衣税,以越数世,寻改卫入民籍。生齿日繁,历有谱以系之。既乃濒河失去。至国朝乾隆间,远祖清公复起修焉。而无征已凡十世,慎而阙如。故仅仅自十一世起至十八世止。其间为八世立谱四门,既叙,昭穆厘然,水源木本之思胥于是乎?在迩来百有数十年矣,瓜瓞绵延,夹运河居者,凡十有八村,南北相去,且五百里脱任,散无统纪,视家人不复相识,殆后者之过欤?是以同治丙寅1866),培凯、心泉兄等倡修谱说,齐志以没。阁曩欲述事而未遑也。比光绪乙未1895),承族叔勋甲、胞伯肇庆两公命主续修稿,旋经培璟及钟和周历各村,采访详细,呈前来。阁因携弟醴泉分校旧谱,照世次格式增入,其重复未安间有更正,复广综图意,绘宗图列各支谱前,并登传略二则,增村图一页,余俱仍旧。非敢有加前人,盖祖功宗德纤悉不遗,而后即安,殆吾清公者所不罪也。拟成,以质同宗削正后始定稿,兹将付剞劂,略述缘起,以贻后之有志斯谱者。

大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岁在丙申

二十世 星阁醴泉 谨识

三、续修白氏谱跋(一)

余少游瀛郡署,观诸绰楔,一缀如山公暨子孙数十人,以为门何其盛。既乃适泊浒,过其里居,朴实好善,耕读经商,亦复世修其业,盖心存之不能去。旋北上道出沧海,寻寓京邸,多接白氏诸生,其谈言行谊,肖其为人,殆出一家法。抑又经年,乃读其全牒,备悉旧籍南徐,嗣官青县,驻白屯,因家焉。食租者累世,其赐书宸翰,充牣两朝,后渐式微。余读修谱条规及续纂,如山公传略皆为寿世格言,一再修焉。君子之泽垂五百余年不斩,故今大河左右,里落十数区咸知为清白吏之子孙。呜呼,白氏明德远矣。

献陵通家 陈锦堂 谨跋

注释:

①绰楔chuò xiē1.亦作绰削。亦作绰屑。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2.明清官署牌坊。

②宸翰chén hàn,帝王的墨迹,一般指皇帝亲笔手诏、御札之类。

③寿世:谓造福世人。

④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四、续修白氏谱跋(二)

素闻白氏累代簪缨,原为世族,明初世袭指挥,兼之一庵公袭应百户,积功累仁,家声丕振。上下二百余年如履洁①怀清②、弦歌好善者不可胜数。迨我圣朝,圣续公官历总兵,暨师雄公、同川公、汝器公继登科甲,仍忠诚报国,各以清白传家,皜皜③乎不可尚矣。其间谱牒续修,世济其美,兹尤见星阁、培璟、钟和诸生虔修全牒,秩然有序,洵能承先启后,历久弥光。余不揣愚拙,略赘俚言,以白其盛焉。

助臣孙 建亭 谨跋

注释:

①履洁lǚ jié:亦作履絜。躬行廉洁之道。

②怀清:秦始皇以巴寡妇清为贞妇,为之筑怀清台。后因以怀清比喻妇女贞洁。

③皜皜:光明洁白的样子。

五、续修白氏谱跋(三)

世家大族各以其乡贵。如白氏以河西之白屯为乡,祖功宗德昭然在人耳目间。其寄居他乡里落十余处。星阁、钟和诸生慨然有志重修谱牒,事将蒇。余观其全牒,世代秩然不紊,职衔、事迹确有所据。见有一庵、圣绪二公袭百户,任总兵。我朝钦赐匾额曰宝纶堂、曰娴训练,圣眷隆矣!而二公之积功累仁垂裕后昆者至矣。是以师雄公甲第联辉,同川公特蒙拔擢,汝器公复登贤书,遥遥华胄,代启书香,迄今五百余年,先世之箕裘绵绵勿替。所望白氏之族更有昌大门楣之士,即谓诸生续修是谱有不忘故乡之思也可。

莲舟 戴荫枬  谨跋

(白钊军 提供 穆国联 校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