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九卦_革卦

 廿氏春秋 2022-08-31 发布于四川

Image

第四十九卦_革卦

Image

革,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井之为物,存之则秽败,易之则清洁,不可不革者也,故井之后,受之以革也。为卦,兑上离下,泽中有火也。革,变革也。水火,相息之物,水灭火,火涸水,相变革者也。火之性上,水之性下,若相违行,则睽而已。乃火在下,水在上,相就而相克,相灭息者也,所以为革也。又二女同居,而其归各异,其志不同,为不相得也,故为革也。

革: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者,变其故也。变其故,则人未能遽信,故必巳日,然后人心信从。元亨利贞悔亡:弊坏而后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故革之而可以大亨;革之而利于正,道则可久而得去故之义;无变动之悔,乃悔亡也。革而无甚益,犹可悔也,况反害乎?古人所以重改作也。

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革。

泽火相灭息,又二女志不相得,故为革。息为止息,又为生息。物止而后有生,故为生义。革之相息,谓止息也。

巳日乃孚,革而信之。

事之变革,人心岂能便信?必终日而后孚。在上者于改为之际,当详告申令,至于巳日,使人信之。人心不信,虽强之行,不能成也。先王政令,人心始以为疑者有矣,然其久也必信。终不孚而成善治者,未之有也。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以卦才言革之道也。离为文明,兑为说。文明则理无不尽,事无不察;说则人心和顺。革而能照察事理,和顺人心,可致大亨,而得贞正。如是,变革得其至当,故悔亡也。天下之事,革之不得其道,则反致弊害,故革有悔之道。惟革之至当,则新旧之悔皆亡也。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推革之道,极乎天地变易,时运终始也。天地阴阳推迁改易而成四时,万物于是生长成终,各得其宜,革而后四时成也。时运既终,必有革而新之者。王者之兴,受命于天,故易世谓之革命。汤、武之王,上顺天命,下应人心,顺乎天而应乎人也。天道变改,世故迁易,革之至大也,故赞之曰,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水火相息为革,革,变也。君子观变革之象,推日月星辰之迁易,以治历数,明四时之序也。夫变易之道,事之至大,理之至明,迹之至著,莫如四时;观四时而顺变革,则与天地合其序矣。

Image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变革,事之大也,必有其时,有其位,有其才,审虑而慎动,而后可以无悔。九,以时则初也,动于事初,则无审慎之意,而有躁易之象;以位则下也,无时无援而动于下,则有妄之咎,而无体势之重;以才则离体而阳也,离性上而刚体健,皆速于动也。其才如此,有为则凶咎至矣,盖刚不中而体躁,所不足者中与顺也,当以中顺自固而无妄动则可也。巩,局束也。革,所以包束。黄,中色。牛,顺物。巩用黄牛之革,谓以中顺之道自固,不妄动也。不云吉凶,何也?曰:妄动则有凶咎,以中顺自固,则不革而已,安得便有吉凶乎?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以初九时,位才皆不可以有为,故当以中顺自固也。

Image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以六居二,柔顺而得中正,又文明之主,上有刚阳之君,同德相应。中正则无偏蔽,文明则尽事理,应上则得权势,体顺则无违悖。时可矣,位得矣,才足矣,处革之至善者也。然臣道不当为革之先,又必待上下之信,故巳日乃革之也。如二之才德,所居之地,所逢之时,足以革天下之弊,新天下之治,当进而上辅于君,以行其道,则吉而无咎也。不进则失可为之时,为有咎也。以二体柔而处当位,体柔则其进缓,当位则其处固。变革者,事之大,故有此戒。二得中而应刚,未至失于柔也。圣人因其有可戒之疑,而明其义耳,使贤才不失可为之时也。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巳日而革之,征则吉而无咎者,行则有嘉庆也;谓可以革天下之弊,新天下之事,处而不行,是无救弊济世之心,失时而有咎也。

Image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九三以刚阳为下之上,又居离之上而不得中,躁动于革者也。在下而躁于变革,以是而行,则有凶也。然居下之上,事苟当革,岂可不为也?在乎守贞正而怀危惧,顺从公论,则可行之不疑。革言,谓当革之论。就,成也,合也。审察当革之言,至于三而皆合,则可信也。言重慎之至能如是,则必得至当,乃有孚也。己可信而众所信也如此,则可以革矣。在革之时,居下之上,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唯当慎重之至,不自任其刚明,审稽公论,至于三就而后革之,则无过矣。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稽之众论,至于三就,事至当也。又何之矣?乃俗语更何往也?如是而行,乃顺理时行,非己之私意所欲为也,必得其宜矣。

Image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九四,革之盛也。阳刚,革之才也。离下体而进上体,革之时也。居水火之际,革之势也。得近君之位,革之任也。下无系应,革之志也。以九居四,刚柔相际,革之用也。四既具此,可谓当革之时也。事之可悔而后革之,革之而当,其悔乃亡也。革之既当,唯在处之以至诚,故有孚则改命吉。改命,改为也,谓革之也。既事当而弊革,行之以诚,上信而下顺,其吉可知。四非中正,而至善,何也?曰:唯其处柔也,故刚而不过,近而不逼,顺承中正之君,乃中正之人也。易之取义无常也,随时而已。

:改命之吉,信志也。

改命而吉,以上下信其志也。诚既至,则上下信矣。革之道,以上下之信为本。不当不孚则不信。当而不信,犹不可行也,况不当乎?

Image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九五以刚阳之才,中正之德,居尊位,大人也。以大人之道,革天下之事,无不当也,无不时也;所过变化,事理炳著,如虎之文采,故云虎变。龙虎,大人之象也。变者,事物之变。曰虎,何也?曰:大人变之,乃大人之变也。以大人中正之道变革之,炳然昭著,不待占决,知其至当而天下必信也。天下蒙大人之革,不待占决,知其至当而信之也。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事理明著,若虎文之炳焕明盛也,天下有不孚乎?

Image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革之终,革道之成也。君子谓善人,艮善则己从革而变,其著见,若豹之彬蔚也。小人,昏愚难迁者,虽未能心化,亦革其面以从上之教令也。龙虎,大人之象,故大人云虎,君子云豹也。人性本善,皆可以变化,然有下愚,虽圣人不能移者。以尧、舜为君,以圣继圣百有徐年。天下被化,可谓深且久矣,而有苗、有象,其来格烝,盖亦革面而已。小人既革其外,革道可以为成也。苟更从而深治之,则为已甚,已甚非道也。故至革之终而又征,则凶也,当贞固以自守。革至于极,而不守以贞,则所革随复变矣。天下之事,始则患乎难革,已革则患乎不能守也,故革之终戒以居贞则吉也。居贞非为六戒乎?曰:为革终言也,莫不在其中矣。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唯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天下自弃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强庚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唯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君子从化迁善,成文彬蔚,章见于外也。中人以上,莫不变革,虽不移之小人,则亦不敢肆其恶,革易其外,以顺从君上之教令,是革面也。至此,革道成矣。小人勉而假善,君子所容也,更往而治之,则凶矣。

Image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一卦_乾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卦_坤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卦_屯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卦_蒙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五卦_需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六卦_讼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七卦_师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八卦_比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九卦_小畜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卦_履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一卦_泰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二卦_否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三卦_同人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四卦_大有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五卦_谦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六卦_豫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七卦_随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八卦_蛊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十九卦_临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卦_观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一卦_噬嗑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二卦_贲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三卦_剥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四卦_复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五卦_无妄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六卦_大畜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七卦_颐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二十八卦_大过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卦_离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一卦_咸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二卦_恒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三卦_遁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四卦_大壮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五卦_晋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六卦_明夷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七卦_家人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八卦_睽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三十九卦_蹇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卦_解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一卦_损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二卦_益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三卦_夬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四卦_姤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五卦_萃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六卦_升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七卦_困卦

(北宋)程颐《周易程氏传》|第四十八卦_井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