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论修身

 小桥流水1i79ra 2022-09-05 发布于河北

朱荣智 教授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又:“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朱熹:“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亲民之事也。”

一个人的修养,包括修身与处世,前者为“明明德”的功夫,后者为“亲民”的功夫。

人生在世,一方面要努力成就自己,一方面要努力造就别人,不只希望自己能过好日子,也希望家人、朋友、社会大众,人人都能过好生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准备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具体表现。

《大学》一书,由己而人,由近而远,由一家而一国,由一国而天下,执一驭万,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原理原则。

修身先要修心。人生最重要的是求得一颗安定的心。《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修心最重要的是诚意。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是统摄众德之源,诚是尽性的过程。至诚不息,至诚无妄。诚是诚信、真心、实在、不夸张、不虚伪;诚为真、为善、美。诚是真实地做自己,我们要勇敢面对而且接受真实而不完美的自己。

《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群焉,之其所畏敬而群焉,之其所哀矜而群焉,之其所傲惰而群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都有私心,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优点是优点,他的缺点也是优点;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缺点是缺点,他的优点也是缺点。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清明的心、宽厚的心、包容的心、体谅的心。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尽己谓之忠,推己及人谓之恕。恕,如心也,将心比心,凡事能换位思考,替对方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恕道的积极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恕道的消极意义。

自己想要成功,也要想到如何幫助别人成功;自己所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大学》所谓的“絜矩之道”,就是曾子所的“恕”道,即审己度人之道,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同理心。

《大学》:“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君子自己有善的品德,然后才能要求别人行善;自己没有过错,才能责备别人的过错。君子自己不讲恕道,而能教导别人讲恕道,这样的事是从来没有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书的道理,一则是“明明德”,一则是“亲民”,不管是“明明德”或是“亲民”,都以“至善”为目标。“明明德”是把天生灵明的德性阐明、发扬出来,“亲民”,朱熹的解释为新民,“新者,格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汚也。”

修己之道,首先要能明其明德,了解自己的性向和能力。每个人的能量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大功、立大业,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潜力无限,不要自限,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发挥专长,成就自己。

每个人的能量不同,很多人不了解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能要什么、不能要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

人贵自知,人要有自知之明。修身之道,很重要的是对生命的觉醒,就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享受自己;生命的觉醒,就是活出自己,活在当下,珍惜所有,全力以赴。生命的觉醒是看见真实的自己,勇敢的做自己,努力的表现自己,开心的享受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