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雷雨》课堂教学实录(三)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9-10 发布于山东

感恩教师节

桃李满天下   九月谢恩师

《雷     雨》  

课堂教学实录(三)

执教名师:王  岱

师:好。我找个同学来评论一下读的怎么样?来,这位同学。

生:我觉得那个鲁侍萍读的特别有感情。就是在她说梅花衬衣的时候,激动的情绪直接表达出来了。

师:嗯,情绪直接表达出来了。朴园呢?

生:朴园在说有一段儿,就是冷笑的时候很真实。

师:冷笑,笑得很真实,的确是冷笑。舞台说明呢?实际上,这个朴园给抢跑了,前面有一段舞台说明很重要。咱们一起来看一眼,读舞台说明的同学这一段没有读,没有赶上读。看一眼,是不是很重要?

生:嗯。

师:最重要的舞台说明恰恰是这些地方。好,下面呢,我们再请同学思考刚才那个问题,又回顾了一遍课文,到底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生B举手)这个侍萍已经忍不住了,来,三十年的恩恩怨怨。

生(B):我觉得他并不爱鲁侍萍,因为所谓爱情,一定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他们的爱情可能只是年轻时的冲动,可能就只是恋人间所谓的山盟海誓空对月而已。但是,我觉得爱情应该是相濡以沫至终老。他因为很多原因抛弃了鲁侍萍,他们并不可以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这样根本就不能说是爱情。(台下鼓掌)

师:看着台下老师为你鼓掌。好,这位同学说侍萍啊经过了八十年的思索,到今天,还是认为朴园啊你不爱她。那说明来讲一讲。

生(C):我觉得他在之前是有爱情的。

师:哪里?你能看出来吗?一定要从文章中来,一定要从剧本中来。

生(C):在第55页。

师:嗯,在第55页,我们一起来翻。

生(C):“我要我的旧雨衣”,他的那个旧雨衣就是三十年前的那个雨衣,还有那个旧衬衫。

师:他为什么要旧的你觉得爱?

生(C):因为他觉得他是回忆过去与侍萍的接触。

师:还有吗?

生(C):还有第61页。

师:61页,来,一起来翻。

生(C):中间部分,“鲁侍萍说——”。不是,错了,应该是——

师:找着了吗?

生(C):就是在“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表示当时因为爱情,他把这些事情记得非常清楚,然后他之所以现在,我觉得他现在是没有爱情了,但是他在之前是有爱情的,就是因为当时是封建社会,要讲究门当户对,他们这种爱情是门不当户不对,所以是要受他的父母的管制的,然后再过了三十年就已经是磨平了棱角。

师:你说他现在不爱她了?不爱她,为什么他现在还要旧衬衣?

生(C):因为他是后悔,就是后悔也是为了补偿自己内心的缺憾。

师:哦,补偿内心的缺憾,所以要用旧衬衣。请坐。侍萍,你来说。

生(B):我觉得他并不是为了怀念鲁侍萍。他只是告诉自己让自己有个心理安慰。一直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我是把你看得很重的人,我是把亲情看得很重的人,但是实际上他只是对自己的一个暗示而已。

师:哦,对自己的暗示。好,来,我找后面的同学。(指着一女生)你是爱的还是不爱的?哪一派的?

生:不爱的。

师:不爱的不给。咱得平衡一下,这个不爱的说完那个爱得再说两句。(指着一男生)你是爱的还是不爱的?

生:爱的。

师:好,来——

生:我觉得他爱鲁侍萍。因为他那个时候说,如果不爱她,他也不会去寻找打听她的下落。

师:什么时候找她的下落?

生:就是在课文上,与她对话的时候说来无锡问她以前的事情。

师:什么时候看他的信了?你刚才说的是看他的信吗?

生:我说的是去询问、打听她的下落。

师:哦,他在什么时候打听过她的下落?

生:就是与梅侍萍对话的时候。

师:哦,和侍萍对话的时候打听侍萍的下落,对吧?

生:对,他只是说当时社会的现象,就是说当时那种封建社会,当时社会的那种黑暗。

师:嗯,不允许他那么爱。

生:对。就是周朴园和他爸爸的关系。当时他的爸爸可能就是周朴园这种类型,也就是反对他们的婚姻。反正是受封建社会和黑暗社会的那种影响。

师:哦,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我发现咱们同学,阶级观念很强啊,时刻牢记着封建社会。好,还有吗?谁再来说?好,这个女同学。

生:原文提到了两次,一个是61页,一个是63页,都提到了“是为了弥补我的罪过”。我觉得,朴园应该是爱过鲁侍萍的。他提到了两次“弥补我的罪过”,这全部都是因为他对以前的回忆和后悔。这种感情经过了各种沧海桑田,三十年的这种情感的沉淀,已经慢慢的被磨没了,已经被消磨没了。所以说他现在只是为了回忆他以前年轻时候犯过的各种错误。

师:哦,犯过的各种错误。好,你觉得那是错误吗?什么是错误?

生:对于当时身份的不同,然后发生这种感情。

师:这是错误?爱是错误吗?

生:因为阶级观念的不同,所以说这应该是错误。

师:呵呵,阶级观念不同,所以是个错误。爱情是种错误,美好的错误,美丽的错误。(指另一个女生)你觉得是错误吗?

生:我觉得应该不是个错误吧。他是受了家里人的阻挡,以及社会的阶级观念的阻挡,所以最后,就是顺从家里的意愿。但是我还是觉得周朴园是不爱鲁侍萍的。因为他如果爱的话,他会放弃家里的少爷身份而带着她远走高飞的,而不是说顺从家里的意愿,把她赶出家门,而且还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还有一个,就是在六十页,他打听鲁侍萍的下落,但是,三十年他要是打听早就打听到了,他也只是打听,他就从来没有见到过鲁侍萍的尸体,但是他却就认定她死了。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是爱她,就算是不能跟她在一起,最后听说她死了,也会找到他的尸体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甚至也没有找过她。所以我觉得他是不爱她的。

师:这位同学说他没有找到她的尸体,但是他找到什么了?

生:衣服。

师:有的同学说是衣服、绝命书。你现在想想是他看到了吗?真眼看到那个绝命书和衣服了吗?看一看,读一读文章。这个戏剧啊,一定好好琢磨它的语言。从剧本的本真的语言出发,我们去琢磨。他看到衣服里面的绝命书,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看到了,大家想一下,周朴园听说鲁侍萍投河了,他是一种什么心情到河边,你能想象出来吗?

生:我觉得他那个时候可能有点绝望。

师:他为什么绝望?

生:其实我觉得他是真的爱过她的,因为……怎么说呢?就是,之前文中60页有提到说“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其实我觉得,周朴园这个人他本性对钱财和地位的欲望,高于她对爱情的看法。我觉得是他的追求不同,对他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贵家公子,他应该是更追求于那种权贵,然后,当鲁侍萍被赶出家门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不是他亲手赶出去的,只是他的家里人赶出去的时候,但是并没有阻止。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是他的家人把她赶出去的?一起来找。

生:在六十页下面有,就是说“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走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他说的是“你们周家”,在周家,那个时候周朴园只是个少爷,在周家地位最高的应该是周家的老爷。

师:哦,周家的老爷。你注意到这个“你们”了。大家一起来看,在“你们”的上面,她在说周朴园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呀?“你”或者是“老爷”,为什么到了这里赶出去的时候说的是“你们”?

生:因为她知道她现在的恨是对周朴园当时并没有阻止他家里人这么做,因为毕竟是他们两个之间的恩怨,他们两个之间的感情,但是他却没有主权,没法选择。

师:没有主动权,不是说主权。

生:对对,没有主动权。

师:哦,没有主动权,是吧?那么我想来问一下,他就不爱她,他不爱她为什么要跑到河边去,那也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啊。

生:对,其实他还是爱过她的。只是——

师:大雪夜跑到河边,爱不爱呢?

生:爱。

师:呵呵,你别让老师一忽悠都忽悠跑了。(走向另一个女生)

生:他当时肯定是爱过侍萍的,但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少爷,他没有办法去阻止他的父亲把侍萍赶出家门,所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侍萍被赶出家门而无法挽留。

师:嗯,无法挽留住她。还有一个要说的,来——

生:我觉得他去找侍萍的心情其实是有一些庆幸的。

师:哦,有一些庆幸。

生:因为我觉得毕竟周朴园他是一个富家的大少爷嘛,但是那个鲁侍萍却是一个女仆,就是一个比较低微的人。因为当时从那个环境来看,他是很在乎颜面的,如果把这件事情传出去的话,那一定会对他整个家族都有影响的,所以他的确是爱过鲁侍萍的,但是,当他知道她死了,他去确认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是很悲痛,但是绝对是有庆幸说“这件事情,如果她死了应该就不会再让他颜面扫地”。

师:哎吆,小小的孩儿,真狠。哈哈!(台下笑)真狠,真狠,叫诛心之论啊。(走向一男生)来,你还有要说的。

生:我认为这个鲁侍萍,她在,给周朴园说过,不对,就是周朴园在冬天就回去找她我觉得是因为他想接他第二个孩子。因为后边说过,他想问她,那个鲁大海在哪里?我觉得他应该是对他的孩子想念,而不是对鲁侍萍的想念。

师:哦,你是说他去找是想把第二个孩子找回来,而不是找侍萍,是吗?

生:对。

师:好。(走向一个女生)

生:我认为那个老爷是不爱鲁侍萍的。因为我们人谁没有年轻过,谁年轻过没有一些追求呢?

(台下大笑)

师:呵呵,对。

生:然后毕竟年轻的时候也会爱上几个人的。

(台下大笑)

师:呵呵,要求很高!

生:但是我觉得当时鲁侍萍被赶出去是因为他们家的一些政治关系,毕竟,讲究门当户对,而且如果这种关系被传出去之后,周公馆,整个家里颜面何存?我觉得那个老爷关心一些政治,而没有爱情。

师:我想问一个小问题,年轻时候的爱不是爱吗?

生:我觉得这是一些儿戏而已。

师(扶额):我崩溃了啊。(全体大笑)哎吆,你们是零零后是吧?零零后已经发展到这地步啦?太快了。跟不上了啊,跟不上了,真跟不上了。(走向一个男生)

生:我也觉得就是周朴园其实是不爱鲁侍萍的,因为,在六十页,她说“你为了赶紧娶那个小姐”,就是“赶紧”这个词,我觉得他如果要是真的爱她的话,怎么可能会赶紧,上赶着就跟很急的似的娶她的感觉。

师:哦,就是着急的去娶是吗?

生:对。

师:来,(指着一女生)给那个同学。

生:我觉得是爱的。因为当时他很年轻,没有一些家里的一些利益的那种牵制,所以他对侍萍当时是真感情,他去河边找她的时候,应该是悲痛的那种心情。

师:嗯,悲痛的心情。

生:因为他当时是没有利益嘛!他就是特别真的那种,对她特别好。

师:你说年轻时候的爱情还是真的对吗?你总得给我一点安慰吧。年轻时候真不真?年轻的时候再不真,那咱们这个社会就太绝望了。(走向另一个女生)

生:我认为他还是不爱的。

(全体大笑)

生:因为当时他去河边找的时候看到了衣服和绝命书,当时周朴园一定是抱着不可置信和惊愕去的。

师:抱着什么感情去的?

生:不可置信和惊愕。因为他还有两个孩子,如果她是一个母亲的话,她不可能,这么狠心把自己的孩子丢下,而且抱着孩子一起投河而死。但是他又没有派人打捞,如果是派人打捞的话,将会把这些事情闹得很大,就会让他在社会上的名誉身份,遭到攻击或者什么的。然后归咎起来还是他不爱她。

师:嗯,还是不爱她。大家要注意,她说不想让社会上知道,但是,那个留在周家的儿子社会上可都知道,这怎么解?

生:因为在社会上说的是留在周家的儿子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所以说把这个孩子留下,只会让人们觉得周朴园他是一个非常慈善有爱心的人,他不会因为孩子的生母而迁怒于这个孩子,只会让人们对他的好印象频增,而不会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很残酷、很无情的人。

师:嗯嗯,好。可以有儿子,但是不能有一个仆人样的夫人,对吗?不做夫人也可以吧?(走向一个女生)来,你继续说。

生:我觉得他到河边去找侍萍的时候,没有找到侍萍心里是遗憾的。

师:遗憾的?

生:对。从他后面,就是还留着三十年之前的那个摆设,就是家里的那个摆设,所以说他心里还是想着侍萍的。

师:嗯,对。他这个摆设如果咱们看整个剧本就知道,他在这三十年中搬过了很多家,很多次家,从南搬到北一直是这样的摆设,是不是?

生:对。

师:这到底是爱还是不爱呢?

生:爱吧。

师:你也拿不准了哈。

生:嗯,对。

师:(走向另一个女生)来。这个同学,这个同学没说过。

生:老师,我觉得是爱过的。因为像课文的57页,他说,“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说明他是因为爱着鲁侍萍,所以说他把鲁侍萍的形象美化了,但是他又说“有一天夜里突然地投水死了”,他刻意的回避了鲁侍萍投水死的原因。所以说,不论他是出于对他曾经犯过的这样抛弃鲁侍萍的一个错误,还是说就是因为鲁侍萍的死对他打击还是比较大的,我觉得他对这件事都是很在意的。所以说他是爱过鲁侍萍的。

师:好,请坐。就是周朴园啊,咱们好多同学还在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我再找侍萍(分角色朗读侍萍的扮演者)吧,还是给侍萍吧,我看看侍萍有变化了吗?

生(B):我觉得当然还是坚持己见,他绝对不爱她。我同意刚才我们班同学说的观点,他去河边找,找的只是他的孩子,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带着他最后的一点点良知来确认一下这个事。然而今天我们再来看三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在这三十年来对你是真的有那么思念或者有一点点的思念,我见了你我肯定会问,你这三十年来你过的怎么样?你到底经历了什么?而不是说钱、钱、钱,我给你钱。我认为,就是有一句话说能用钱来解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全体大笑)他一直想用金钱,用支票来摆脱这个问题,而且侍萍说:“我不会留在你这儿”,周朴园还说:“那是最好的”,他的意思是他还是非常排斥她的,所以他感觉侍萍这件事根本就不是事儿,跟他的名利,跟他的地位,跟他的金钱相比这些事儿都不是事儿。

(台下鼓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