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菜“当家”

 智者1111 2022-09-10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在我的记忆深处,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瓦缸,常年放在正屋跟厢房之间的夹道里。这个大缸,是母亲专门用来腌制咸菜的。

在缺吃少穿吃糠咽菜的日子,家里自是不能离了咸菜。母亲常说,人不吃盐浑身软绵绵的,手不能握,肩不能扛,做不了那些耗体力的农活儿。而盐分,多是靠咸菜汲取。穷苦人家,一大缸咸菜就是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霜降前后,家家户户都开始腌制咸菜。母亲把地里的芥菜疙瘩、萝卜收回来,拍落身上的泥沙,再用刀一点一点抠除上面的毛须,掐头去尾,浑身上下光秃秃的。去井台上掬一盆儿清澈见底的井水,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到里面洗个冷水澡,再轻轻搓去留在上面的黄泥,直到洗的浑身透着亮光,再拿到太阳底下晒晒太阳。

芥菜疙瘩和萝卜晾干后,放入备好的瓦缸里,将粗盐块儿一层层均匀的洒在上面,犹如为它们盖上了一层雪绒毯。过些时日,盐块儿慢慢地融化变小,直至化成一汪盐水。

母亲将装满咸菜的瓦缸,盖上盖子,移到夹道中,她说,咸菜喜凉不喜温,越是清凉的地方,腌的越好。

做饭之前,母亲会将咸菜提前捞出,去水池子里洗掉盐沫子,切成块儿或者擦成丝儿,再水洗一遍,控干水分,搁在小盆里淋上点儿香油、撒点葱花儿,这就是一道很美味的菜。如果碰巧家里存有一二条小干鱼儿,也可以掺在里面放到大锅蒸熟。吃饭的时候一开锅盖,鱼的腥包裹着咸菜的香,迅速溢满房间。咬一口大饼,再嚼一根儿身披油亮黄袍的咸菜丝儿,腥香味盈满口腔,不知不觉吃的肚子滚圆。

在那个捉襟见肘的年代,母亲像一位魔术师,大瓦缸就是她的道具,因为她总能从咸菜缸里变出各种各样的小咸菜,丰富着清汤寡水的一日三餐。

比如那些白菜根儿,是别人家拿来喂羊的东西,母亲却不舍得扔掉,把它们洗好后放进咸菜缸里。过段日子捞出,洗净,切成碎块儿,加点米醋、酱油之类的,嚼在嘴里不仅脆生还甜甜的,口感好极了。

我高中住校,每次要回学校的时候,母亲都会从咸菜缸里捞出两个芥菜疙瘩,擦成丝儿,加葱花爆炒,凉下来后,装入玻璃瓶里,这就是一周的菜。

那个年代,咸菜是大多数农家的当家主菜,是餐桌上绝对的主角,不管你爱吃还是不爱吃,你都得吃。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就很能说明这个情况:地瓜饼子,咸菜梗子,不吃你就等着!

可以说也多亏了咸菜,帮人们度过了困难时期。人们在煎熬中等待,终于苦尽甘来,等来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大概是有着浓浓的咸菜情结,而今母亲上了年纪,依旧喜欢腌制咸菜。尽管现在咸菜吃的不多,但她每年都要腌制,乐此不疲。我们吃够了大鱼大肉,有时候也愿意吃点咸菜佐餐,每次回家,都要拿几个回去。

咸菜跟粥是绝配。每当家里熬了粥,我都会把从母亲那里拿来的咸菜擦成丝,凉拌一盘,那粥便会喝出翡翠白玉汤的感觉。

有时候,嚼着嘴里滑嫩的咸菜丝儿,思绪不自觉地又飞回到咸菜当家的年月。那时候,母亲还年轻,我们像一群小鸟围绕在母亲身边。低矮的草屋,粗茶淡饭,咸菜相伴,生活尽管苦了些,但日子过的温馨舒心。

怀念过去,不是想再过那种生活,而是对苦乐年华的依依不舍。

作者:毛爱华,微信昵称“雨露”,70后,即墨区段泊岚镇,爱好文字、唱歌,崇尚学无止境,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图片

  “即墨乡土”,讲述即墨人自己的故事,欢迎来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