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果屬性功效纂義

 响亮2013 2022-09-11 发布于河南

水果寒熱屬性及功效

總則:聖人觀察到,所有食物藥物稟受天地二氣而生。(素問·六節藏象論:“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稟受自天的屬性,分為寒熱溫涼平五性,謂之“五氣”,又稱“四氣”(除去平性則為四氣);稟受自地的屬性,分為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謂之“五味”。水果亦然。

寒性對應冬天,熱性對應夏天,溫性對應春天,涼性對應秋天,平性則較為均衡。

故,體寒者宜食用溫熱,或者平性水果,在天氣炎熱或者有上火症狀時才可偶爾食用涼性、盡量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寒性水果。體熱者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雖然理論上分寒熱溫涼平五性,但不是絕對的,會受到種植地區、種植環境、種植時間、是否用化肥農藥等諸多因素影響,另外現代農業會對品種進行改良和優選,也可能會多少改變一些水果的本來性味。所以在古人記載中,同一種水果寒涼屬性往往有同屬兩種屬性的跨越性表現。例如,椰子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為溫性,而在《本草求原》中記載則為平性,說明椰子為平性偏溫。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我們不能機械、固執的理解水果屬性,應該遵從具體情況而調整。

又比如說,火龍果古人並未記載,但是根據食用情況,中醫師會發現脾胃虛寒者食用容易腹瀉,而火龍果對腮腺炎、瘡毒等有治療效果,所以可以推知其性能為寒涼屬性,那麼觀察到食用火龍果並不像食用西瓜那樣寒,所以定其屬性為涼性。

當然,絕大多數水果我們都是遵從“述而不作”的精神,根據古人記載來校正,除非並未收錄,則參考網絡上記載予以校準。纂義依據:歷代本草——從神農本草經到清代本草古籍,並參照《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等幾部當代權威本草論述。以上不收錄的,再參考百度百科、互聯網搜索內容予以校準。力求準確無誤,不足之處也懇請各方賢達批評指正。以上說明。

一、正誤

上圖流傳於網絡,因有錯誤,現予以訂正。

寒性類:

l 香蕉,性寒,綱目:大寒。

l 番茄,微寒(陸川本草),因茄屬其他植物多性涼,故性歸為寒涼之間。

l 椰子:性溫(綱目等諸多本草皆如此),又作平性(證類本草等)。

l 柿子,又作涼性(《本草衍義》:性涼)。

涼性類:

l 香瓜即甜瓜,寒性。

l 西瓜,寒性。(本草綱目)

l 梨子,涼性,又作微寒。(本草再新)

l 哈密瓜作為甜瓜一個品種,藥性同於甜瓜屬於寒性。

l 橘子,又作平性。(《隨息居飲食譜》:“甘,平。”,中華本草亦作平性)

l 枇杷,又作寒性。(《開寶本草》:“味甘,寒,無毒。”)

平性類:

l 葡萄:味甘酸、性平,又作性溫(食療本草)。

溫性類:

l 番荔枝(釋迦果):味甘、性寒(中華本草)。有說作溫性,但考同科屬其他植物大多性寒,且根、葉皆寒性。

l 李子:味甘酸、苦,性平(中華本草),又作微溫(千金、飲食須知、綱目)。

l 芒果(杧果):味甘酸、性微寒(食性本草),或性涼(中藥大辭典),亦作性溫(開寶本草)。從性涼。

l 杏:味酸、甘,性溫(中華本草),又作性熱(飲食須知、日華子本草,食經作大熱),有毒。據古籍應為熱性。

l 蘋果:味甘、酸,性涼,又作性寒(別錄、千金)。故為涼性。

熱性類:

l 桃子:味甘酸,性溫(食療本草、飲食須知皆作性溫)。

l 龍眼:味甘、性溫,本經作性平。愚按鮮者性平、乾者性溫。

l 石榴:味甘、酸澀,性溫。所有本草酸甜石榴皆性溫。

l 荔枝:味甘酸、性溫。諸家本草多作性溫,開寶本草、綱目作性平。

l 番木瓜(木瓜):味甘、性平。陸川本草作性微寒。

l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又作平或冷(本草蒙筌、唐本草)。《本經》誤為冷。《醫學衷中參西錄》:山楂,其性尤和平也。故應為平性。

二、水果功效纂義

枇杷:甘酸,性涼,又作寒。

功效摘錄:潤肺,止渴,下氣。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嘔逆。

注意:《本經逢原》:“必極熟,乃有止渴下氣潤五藏之功。若帶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滿泄瀉。”《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助濕生痰,脾虛滑泄者忌之。"

獼猴桃(奇異果):甘酸,寒。

功效摘錄:解熱,止渴,利尿通淋。崔禹錫《食經》:和中安肝。主黃疸,消渴。《本草拾遺》:主骨節風,痔病,調中,下氣。

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開寶本草》:"冷脾胃,動泄澼。"

甜瓜:味甘、性寒。香瓜是甜瓜別稱。哈密瓜是甜瓜的一個品種。

功效摘錄:清暑熱,解煩渴,利小便。

注意:《本草衍義》:"甜瓜,多食未有不下痢者,為其消損陽氣故也。"《孫真人食忌》:"多食發黃疸病,動冷疾,令人虛羸。解藥力。"《食療本草》:"多食令人陰下濕癢生瘡,動宿冷病,多食令人惙惙虛弱,腳手無力。"

香蕉:味甘、性寒,又作大寒(綱目)。

功效摘錄:清熱、潤肺、滑腸、解酒毒。

椰子:味甘、性溫,又作性平。考綱目椰漿性溫、椰瓤性平。

功效摘錄:果肉汁:補虛、生津、利尿、去風熱。

椰瓤(椰肉):《開寶本草》:益氣,去風。《本草求原》:消疳積白蟲,小兒青瘦。合蜜食。

椰漿(椰汁):《海藥本草》:主消渴,吐血,水腫,去風熱。《中國藥植圖鑒》:滋補,清暑,解渴。

注意:《海藥本草》:椰漿,多食動氣

柿子:味甘、澀,性寒,又作性涼。

功效摘錄:潤肺生津、解毒。《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止渴,澀腸,消痰,開胃。

注意:凡脾胃虛寒,痰濕內盛,外感咳嗽,脾虛泄瀉,瘧疾等症均不宜食。

柚子:味甘酸、性寒。

功效摘錄:消食、化痰、醒酒。《本草綱目》:消食,解酒毒,去腸胃中惡氣。

桑葚:味甘酸、性寒。

功效摘錄:滋陰養血、生津、潤腸。《滇南本草》:益腎藏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注意:小兒、孕婦、脾胃虛寒者禁服。《楊氏產乳》:“凡子不得與桑椹子食,令兒心寒。”《本草經疏》:“脾胃虛寒作泄者勿服。”《本草省常》:“多食致衄,孕婦忌之。”

西瓜:味甘、性寒。

功效摘錄: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

注意:中寒濕盛者忌服。《綱目》: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

梨子:味甘微酸、性涼,又作性寒。

功效摘錄: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本草經疏》:梨,能潤肺消痰,降火除熱。《本經》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過於冷利也。《重慶堂隨筆》:梨,凡煙火、煤火、酒毒,一切熱藥為患者,啖之立解。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

注意:脾虛便溏及寒嗽忌服。《本草經疏》:肺寒咳嗽、脾家泄瀉、腹痛冷積、寒痰痰飲、婦人產後、小兒痘後。胃冷嘔吐,法咸忌之。《本草衍義》:梨,多食則動脾。

橘子:味甘酸、性涼,又作性平,亦作性溫。(韓彥直有橘譜,列十有四種。品種繁多,故差異大。)

功效摘錄:開胃理氣,止渴潤肺。

注意:脾弱腎水不足咳嗽者,不宜常食。《本草求真》:橘穰與皮共屬一物,而性懸殊,皮有散痰、開痰理氣之功,而穰則更助痰作飲,及有滯氣之害也。若使水虧脾弱,發為咳嗽而日用此恣啖,保無生痰助氣之弊乎。但用蜜煎作果佳。

葡萄:味甘酸、性平,又作性溫。

功效摘錄: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滋腎安胎。

注意:不適合多食。孟詵:不堪多食,令人卒煩悶眼暗。《本經逢原》:食多令人泄瀉。《醫林纂要》:多食生內熱。

鳳梨(菠蘿):味甘微酸、性平。

功效摘錄: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

注意:應將果皮和果刺修淨,將果肉切成塊狀,在稀鹽水或糖水中浸漬,以減少或避免所含苷類物質的變態反應,而發生腹痛,嘔惡,頭暈,頭痛,甚至休克等,即所謂“鳳梨病”。

覆盆子:味甘酸、性平。

功效摘錄:補肝益腎,固精縮尿,明目。

注意:腎虛有火,小便短澀者慎服。《本草經疏》:強陽不倒者忌之。《本草匯言》:腎熱陰虛,血燥血少之證戒之。《本草從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無花果:味甘、性平。

功效摘錄:健胃清腸,消腫解毒。

注意:《江蘇植藥志》:鮮果的白色乳汁外塗去疣。

橄欖:味酸澀、甘,性平,有作性溫。(據各家論述當以平性為定論。)

功效摘錄: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本草衍義》:嚼汁咽治魚梗。《滇南本草》:治一切喉火上炎,大頭瘟症。能解濕熱、春溫,生津止渴,利痰,解魚毒、酒、積滯。《綱目》: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鱉毒。

注意:表證初起者慎食。《本經逢原》:令痘起發。橄欖,鹽過不苦澀,同栗子食甚香。

金橘(金桔):味辛甘、性溫。

功效摘錄:理氣解鬱,消食化痰,醒酒。《綱目》:“下氣快膈,止渴解酲,辟臭。皮尤佳。”

李子:味甘酸、苦,性平,又作微溫。

功效摘錄:清肝滌熱,生津利水,活血破瘀。

注意:不宜多食,脾胃虛弱者慎服。《千金·食治》:肝病宜食。不可多食,令人虛。《滇南本草》:不可多食,損傷脾胃。《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生痰,助濕發瘧痢,脾弱者尤忌之。《綱目》:時珍曰︰李味甘酸,其苦澀者不可食不沉水者有毒,不可食

桃子:味甘酸,性溫。

功效摘錄:生津潤腸,補血活血,消積,令人肥健,好顏色。  

注意:不宜多食。《別錄》:多食令人有熱。《日用本草》:桃與鱉同食,患心痛,服朮人忌食。《滇南本草圖說》:多食動脾助熱,令人膨脹,發瘡癤。《本經逢原》:多食令人腹熱作瀉。《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生熱,發癰瘡、瘧、痢、蟲疳諸患。

桃仁味甘苦,性平。《七卷食經》:桃有兩仁者有毒,不可食。

油桃:油桃是普通桃的變種,屬於桃亞屬。功效近桃子。還有扁桃、水蜜桃、蟠桃等,功效都接近桃子。

芒果(杧果):味甘酸、性微寒,或性涼,亦作性溫。

功效摘錄:益胃生津,止嘔止渴,利尿。《綱目拾遺》:論杧果止船暈:“船暈,北人謂之苦船,此症多嘔吐不食,登岸則已,胃弱人多有之。蜜望果(杧果)甘酸,能益胃氣,故能止嘔暈。”

注意:《開寶本草》:動風氣,天行病後及飽食後俱不可食之,又不可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黃病。

杏:味酸、甘,性溫,又作性熱,有毒。

功效摘錄:潤肺定喘,生津止渴。

注意:不可多食,產婦、小兒禁食。《飲食須知》:生食多傷筋骨。多食昏神,令膈熱生痰,動宿疾,發瘡癰,落鬚眉。病目者食多,令目盲。產婦尤宜忌之。崔禹錫《食經》:不可多食,生癰癤,傷筋骨。《本草衍義》:小兒尤不可食,多致瘡癰及上膈熱。

杏的種仁,即杏仁,有甜、苦之分,其中苦杏仁有毒,成人吃40-60粒,小孩吃10-20粒,就有中毒的危險,需要用涼水浸泡後才能食用。

蘋果:別名,柰(《說文》)、頻婆(《廣志》)、柰子(《千金·食治》),味甘、酸,性涼,又作性寒。

功效摘錄:生津,潤肺,除煩,解暑,開胃,醒酒。《滇南本草》:蘋果燉膏名玉容丹,通五藏六府,走十二經絡,調營衛而通神明,解瘟疫而止寒熱。《千金·食治》:益心氣。孟詵:主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卒患食後氣不通,生搗汁服之。

注意:《名醫別錄》:多食令人臚脹,病人尤甚。

櫻桃:味甘,性熱,當代作性溫。

功效摘錄:調中益脾,令人好顏色,補虛祛風濕。

注意:性熱不可多食。孟詵:不可多食,令人發暗風。《日華子本草》:多食令人吐。《本草圖經》:雖多()無損,但發虛熱耳。《日用本草》:其性屬火,能發虛熱喘嗽之疾。

龍眼:味甘、性溫,本經作性平。

功效摘錄:益心脾,補氣血,安神。《本經》:“主五藏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魄,聰明。”參看荔枝。

注意:內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本草匯言》:“甘溫而潤,恐有滯氣,如胃熱有痰有火者;肺受風熱,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藥品化義》:“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滿嘔吐及氣膈鬱結者,皆宜忌用。”

荔枝:味甘酸、性溫,又作性平。

功效摘錄: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益氣養血,生津止渴。《玉揪藥解》:荔枝,甘溫滋潤,最益脾肝精血,陽敗血寒,最宜此味。功與龍眼相同,但血熱宜龍眼,血寒宜荔枝。幹者味減,不如鮮者,而氣質和平,補益無損,不至助火生熱,則大勝鮮者。《綱目》: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蓋荔枝性熱,而龍眼性和平也。

注意:陰虛火旺者慎服。《食療本草》:多食則發熱。《海藥本草》:食之多則發熱瘡。《綱目》:鮮者食多,即齦腫口痛,或衄血。病齒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不宜空腹食用;不宜大量進食荔枝;糖尿病人慎吃;儘量不要吃水泡的荔枝。若連續、大量地食用鮮荔枝會產生頭暈、心慌、臉色蒼白、饑餓感、出冷汗、噁心、手足無力等症,嚴重者還可出現眩暈、抽搐、呼吸不規則甚至突然昏迷、脈搏細弱、類近低血糖症狀,醫學上稱為荔枝急性中毒,即荔枝病。

石榴:味甘、酸澀,性溫。

功效摘錄:甜石榴:生津止渴,殺蟲。酸石榴:澀腸止瀉,固澀止帶,益氣生津。

注意:不可多食。《別錄》:損人肺,不可多食。孟詵:多食損齒令黑。《日用本草》:其汁戀隔而成痰。損肺氣,病人忌食。《醫林纂要》:多食生痰,作熱痢。

石榴不可與番茄、螃蟹、西瓜、土豆同食。若與土豆同時服用,可用韭菜泡水喝下去解毒。

番木瓜(木瓜):味甘、性平。

功效摘錄:消食下乳,除濕通絡,解毒驅蟲。《綱目》:主心痛。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氣,散滯血,療心痛,解熱鬱。

注意:適宜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缺奶產婦、風濕筋骨痛、跌打扭挫傷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不適宜孕婦、過敏體質人士。

山楂:味酸甘、性平。

功效摘錄:消食積,化瘀滯,驅絛蟲。《本草通玄》: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積,故幼科用之最宜。《本草求真》:山楂,所謂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積,用此酸鹹之味,以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氣破而泄化,謂之為健,止屬消導之健矣。《醫學衷中參西錄》:山楂,若以甘藥佐之,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其性尤和平也。

注意:脾胃虛弱者慎服孕婦多食山楂,會引發流產,故不宜多食。《綱目》:生食多,令人嘈煩易饑,損齒,齒齲人尤不宜。《本草經疏》:脾胃虛,兼有積滯者,當與補藥同施,亦不宜過用。《得配本草》:氣虛便搪,脾虛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參者忌之。《隨息居飲食譜》:多食耗氣,損齒,易饑,空腹及羸弱人或虛病後忌之。

楊梅:味甘酸、性溫,又作性熱(日華子本草)。

功效摘錄:生津解渴,和胃消食。《本草綱目》:楊梅有紅、白、紫三種,紅勝於白,紫勝於紅,顆大而核細,鹽藏、蜜漬、糖收皆佳。

注意:不宜多食。孟詵:切不可多食,甚能損齒及筋。《日華子本草》:忌生蔥。《開寶本草》:多食令人發熱。《本經逢原》:血熱火旺人,不宜多食。《本草從新》:多食發瘡致痰

甘蔗:味甘、性寒,又作性平(別錄、綱目),亦作性微寒。漿寒,滓微寒,蔗性平。

功效摘錄:清熱,生津,下氣,潤燥。  

注意:脾胃虛寒者、胃寒嘔吐,中滿滑泄者慎食。《本草經疏》:胃寒嘔吐,中滿滑泄者忌之。《本草匯言》:多食久食,善發濕火,為痰、脹、嘔、嗽之疾。《本草綱目》:甘蔗與魚、筍之類同食,皆不益人。

梨棗(脆棗):味甘、性平。

功效摘錄:調中益脾,益氣生津,令人好顏色。

注意:歷代本草中入藥皆是紅棗,梨棗不堪入藥。凡有濕痰、積滯、齒病、蟲病者,均不相宜。《醫學入門》:心下痞,中滿嘔吐者忌之。多食動風,脾反受病。《本草經疏》:小兒疳病不宜食,患痰熱者不宜食。《本草匯言》:胃痛氣閉者,蛔結腹痛及一切諸蟲為病者,鹹忌之。《隨息居飲食譜》:多食患脹泄熱渴,最不益人。凡小兒、產後及溫熱、暑濕諸病前後,黃疽、腫脹長並忌之。《本草乘雅半偈》:與蔥同食,令五藏不和;與魚同食,令腰腹痛;多啖令齒黃生蝕。

孕婦生吃梨棗時,棗皮容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吐棗皮。生食梨棗時,一定要將它消毒、洗淨,否則梨棗上可能會殘留農藥,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兒童脾胃功能較弱,梨棗黏膩,不易消化,多食礙胃,易影響兒童食欲和消化功能。並且梨棗糖分過多,容易引發齲齒。食用梨棗後,不要馬上吃高蛋白食品,如海鮮和乳製品。

梅子(青梅、酸梅):味酸、性平。

功效摘錄:開胃通膽,生津止渴,清神安睡,除熱煩滿。《本經逢原》:梅花開於冬,而實熟于夏,得木之全氣,故其味最酸。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膽液,故食則津生,類相感應也。所主之病,皆取酸收之義。梅之種類最多,惟榔梅最勝。相傳是真武折梅枝插榔樹株而誓曰,吾道若成,花開果實。其種從均州太和山來,榔即榆樹中之一種,其梅如杏而鬆脆異常,故近世謂之消梅。食之開胃生津,清神安睡,乃榔之本性也。

注意:有實邪者忌服,胃酸過多者慎服。梅子不宜多吃,多吃對牙齒、筋骨都不宜,並且容易上火。

《飲食須知》:服黃精人忌之。不可與豬羊肉、麋鹿麞肉同食。食梅齒𬺓者,嚼胡桃肉解之。

孟詵:"多食損齒"《日華子本草》:"多啖傷骨,蝕脾胃,令人發熱。"《本草經疏》:"不宜多食,齒痛及病當發散者咸忌之"《藥品化義》:"咳嗽初起,氣實喘促,胸膈痞悶,恐酸以束邪氣,戒之。"《得配本草》:"瘧痢初起者禁用。"

宜食者:梅子適宜急性胃腸炎、煩渴、咽喉炎、大便秘結、肥胖症及癌症等患者食用。梅子含鉀量較高,而含鈉量較少,長期服用利尿藥者,適宜食用梅子或梅汁。

忌食者:凡陰虛火旺、牙齒疼痛及糖尿病等患者忌食;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吃。《本經逢原》:青梅則凝澀滯氣,決非偏枯不仁者所宜。

沙果(林檎):味酸,甘、性溫。

功效摘錄:止渴,化滯,澀精。《本經逢原》:林檎,雖不傷脾,多食令人發熱,以其味澀性溫也。病人每好食此,多致復發,或生痰涎而為咳逆,壅閉氣道使然。其核食之煩心,助火可知。

注意:不可多食。《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脈弱。《開寶本草》:不可多食,發熱澀氣,令人好睡,發冷痰,生瘡癤,脈閉不行。

燈籠果(酸漿):色紅,又名紅菇娘兒。味酸苦、性寒。本經性平,唐本草大寒。

功效摘錄:清熱,解毒,利尿。《本經》:主熱煩滿,定志益氣,利水道。《綱目》:酸漿,利濕除熱,除熱則清肺止咳,利濕放能化痰、治疸。

注意:《現代實用中藥》:有墮胎之弊。《閩東本草》:凡脾虛泄瀉及痰濕忌用

毛酸漿(菇娘兒):色黃,又名黃菇娘兒。味甘,淡、性寒,又作性微寒(陸川本草)、性涼(中華本草)。

功效摘錄:行氣止痛,清熱解毒。《中國藥植圖鑒》:“功同酸漿。”

注意:常有文獻把酸漿、毛酸漿混淆。兩者為同科同屬植物,區別在於酸漿果熟紅色,毛酸漿黃色;酸漿無毛,只在幼莖上有毛,毛酸漿全株被明顯的腺毛。

波羅蜜:味甘、微酸,性平。

功效摘錄:生津除煩,益氣健脾。《綱目》:止渴解煩,醒酒,益氣。

注意:種仁味甘、微酸,平。益氣,通乳。用於產後脾虛氣弱,乳少或乳汁不行。

陽桃(楊桃):味甘,酸、性寒,綱目作性平。據主治從性寒。

功效摘錄:清熱,生津,利水,解毒。《綱目》:主治風熱,生津止渴。《嶺南雜記》: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嵐瘴。  

注意:腎病勿食、不可多食。《藥性考》:多食冷脾胃,動泄澼。

楊桃具有明顯的腎臟毒性,有關誤食楊桃造成急性腎衰竭、中毒的案例時有發生。所以已經診斷為腎病或有腎病史的人士,不要食用楊桃及其加工製品,接受腎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病人也要禁止食用楊桃,而健康人亦應避免在空腹及脫水的情況下進食大量楊桃。

黃皮(黃皮果):味甘,酸、性溫,又作性平、微溫。

功效摘錄:除積止痛,理氣化痰。

注意:《本草求原》:多食動火,發瘡節。《廣東通志》:食荔枝太多,以黃皮解之。

夏天吃黃皮時,可以將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連渣帶汁一併吞下,味雖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療消化不良、胃脘飽脹的作用。

紅毛丹(韶子):味甘、性溫。

功效摘錄:散寒,止痢,解毒。《陸川本草》:“果殼,消炎殺菌。治口腔炎、痢疾,洗潰瘍。”

注意:紅毛丹的果核上有一層堅硬且脆的保護膜,和果肉緊密相連。這層膜,人的腸胃是無法消化的,吃到肚子裡會劃破腸胃內壁,食用時一定要將這層膜剔除乾淨

榴蓮:味辛、甘,性熱。

功效摘錄:健脾扶陽、滋陰補腎、溫經散寒。

注意:成熟後自然裂口的榴槤存放時間不能太久,一次也不可多吃。當嗅到已熟的榴槤帶有一股酒精味時,則是變質了。咽幹、舌燥、喉痛等熱病體質和陰虛體質者慎食。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不應食用。榴槤不可與酒一起食用。熱性體質、喉痛咳嗽、患感冒、陰虛體質、氣管敏感者吃榴槤會令病情惡化,不宜食用。榴槤性質溫熱,若吃得太多,會令燥火上升,及出現濕毒的症狀。想緩解不適,就要飲海帶綠豆湯或夏枯草湯。榴槤含有的熱量及糖分較高,肥胖人士宜少食。

莽吉柿(山竹):味甘、性寒。

功效摘錄:清熱解毒,生津潤燥,令人好顏色。

注意:不可多食。體質虛寒者不宜食,忌與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冬瓜、荷葉等寒涼食物同吃。女子月經期間或寒性痛經者勿食。食用時,不要將紫色汁液染在肉瓣上,會影響到口感。

草莓:味甘、微酸,性涼。

功效摘錄:《臺灣藥用植物志》:“清涼止渴,滋養。”

火龍果:味甘淡、性涼。

功效摘錄:清熱,潤肺止咳。

藍莓:味酸甘、性平。

功效摘錄:補肝腎,明目強志,輕身延年。

檸檬:味酸、甘,性平,又作性涼。(芸香科柑橘屬,故同橘柚,作平性。)

功效摘錄:生津止渴,祛暑益氣,下氣和胃,安胎。

番茄(西紅柿):味酸、甘;性微寒。

功效摘錄:《陸川本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番荔枝(釋迦果):味甘、性寒。

功效摘錄:補脾胃,清熱解毒,殺蟲。

注意:因其籽有毒,所以吃番荔枝一定要吐籽

番石榴(芭樂):味甘,澀、性平。

功效摘錄:健脾消積,澀腸止瀉。

雞蛋果(百香果):味甘,酸、性平。

功效摘錄:寧心安神,活血止痛,澀腸止瀉。

鱷梨(牛油果):味甘、性涼。

功效摘錄:滋陰止渴,令人好顏色。

注意:果肉柔軟、細膩,富含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油脂、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且不含膽固醇,含糖量低,是老幼皆宜的高檔水果,也是糖尿病人難得的高脂低糖食品。具有良好的護膚、防曬與保健作用。能夠防止動脈硬化、腦中風,因含鐵量高,常吃可預防貧血。

蓮霧:味甘、性微寒。

功效摘錄:潤肺止咳、化痰,涼血,利尿。

注意:有利尿作用,尿頻者慎食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臺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

雪蓮果:味甘,苦,性寒。

功效摘錄:清熱涼血,清肝解毒,潤腸通便。

注意:雪蓮果性大寒,體質偏寒、胃腸不好的患者應該慎食不宜長期的食用,否則會傷害脾胃。血壓、血糖較低患者不宜食用。

桃金娘(金絲桃):味甘,澀、性平。

功效摘錄:養血止血,澀腸固精。

注意:大便秘結者禁服。《臺灣藥用植物志》:“兒童食之,或大便難下。”

人參果:詳細資料從闕。

人參果是茄科、茄屬草本植物。人參果原分佈於南美洲。果實有淡雅的清香,果肉清爽多汁,風味獨特;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在抗癌以及補鈣中也能發揮相應的作用,藥用價值也較高。

三、以下將校正後水果五氣屬性匯總。

以下將校正後水果五氣屬性匯總。

寒性:香蕉、香瓜/甜瓜、哈密瓜、西瓜、柚子、桑葚、獼猴桃(奇異果)、番荔枝(釋迦果)、莽吉柿(山竹)、甘蔗、燈籠果(酸漿)、陽桃(楊桃)、雪蓮果。

寒涼之間:梨子、枇杷、柿子、番茄、毛酸漿(菇娘兒)、蓮霧。

涼性:火龍果、草莓、杧果(芒果)、蘋果、鱷梨(牛油果)。

平性:椰瓤(椰肉)、橘子、藍莓、檸檬、鳳梨(菠蘿)、覆盆子、無花果、雞蛋果(百香果)、橄欖、龍眼、番木瓜(木瓜)、山楂、梅子(青梅、酸梅)、波羅蜜、番石榴(芭樂)、梨棗(脆棗)、桃金娘(金絲桃)。

平溫之間:葡萄、李子。

溫性:椰漿(椰汁)、金橘(金桔)、紅毛丹(韶子)、桃子、油桃(諸多桃類)、石榴、龍眼乾(桂圓)、荔枝、楊梅、沙果(林檎)、黃皮(黃皮果)。

熱性:榴蓮、櫻桃、杏。

壬寅年七月初九日四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