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真正担当者是不计利害的,惟义之所在。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朱子近思录.卷之七》第二十六条:孟子辩舜、跖之分,只在义利之间。言间者,谓相去不甚远,所争毫末尔。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才出义,便以利言也。只那计较,便是为有利害,若无利害,何用计较?利害者,天下之常情也。人皆知趋利而避害,圣人则更不论利害,惟看义当为不当为,便是命在其中也。

这段话讲的是对义、利二者的认识。朱熹在这段文字中,对孟子所说的义利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细细分析一下。

孟子所说的舜、跖之分,有个典故:孟子说,闻鸡而起,孜孜不倦行善的,是舜一类的人;闻鸡而起,一刻不停地求利的,是盗跖一类的人。因而孟子说,二者“只在义利之间”。

对于孟子的这段话,朱熹的重点放在了“间”上。朱熹认为:这个间,说明二者相距不远,意思是说,孟子对于义与利的关系区分的并不是很深。一般情况下,对于义、利二者的计较、取舍,只能表明了二者是同时存在于人心,因而说是“天下之常情”,就是俗人的通用标准。而圣人,则从不计较利害,也就是在义与利之间不做取舍、计较,凡事只以“当为不当为”而定,从不想“利”,因而无关利害。

其实,孟子说的“义利之间”也没有什么不妥。二者说远也远,是圣贤、与凡俗之远。说近也近,为善与恶的一念之别。孟子说的重点在于通过“义利”的取舍来区别这两类人。而朱熹所说,则是放在“义、利”自身上。

本质上,义与利之间本没有区别。“义”,仍然需要在“利”上体现。如林则徐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意思很明确:只要有利于国家,个人生死都是小事,不会考虑到祸福、利害而有所取舍。这里面体现的生死大义,其实还是以“利国家”为目的的。仍然通过“利”体现“义”。

《大学》最后这样写道:“是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义与利本是一体两面,一直没有分开过。

:林则徐被贬新疆时写的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