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懂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才能真正把握住财富

 谈芯说科技 2022-09-25 发布于重庆

很多人喜欢听成功的企业家讲课,但是很多大企业家在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会美化自己经历的过程,或者选择性描述。

比如他的第一桶金是通过某些关系获取的,但是他为了掩饰,故意不说,把这些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那么你想去学习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很多困境当中。

即使像一些大公司,可能他们的真正营收来源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见,比如IBM,我们说它是高科技公司,但是它的很多营收来自于房地产。

它把总部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很便宜的拿地,然后盖楼,慢慢周边发展起来,把那些建筑该卖的都卖了,总部又可以换一个地方。这个只是说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想学习的是那些高瞻远瞩的智慧,但是实际上可能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很多人说创业有没有捷径?其实创业的捷径就是你要尽快去做,如果东准备西准备,想准备好了再进行创业,还不如凭着直觉和勇气赶快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慢慢的就能积累起经验。

其实企业都是从小做到大的,没有哪家企业是一下子就成功的。如果你只听到了他们说的光辉的一面,却忽视了他们经受的痛苦、无奈,那你根本学不到东西。

很多人说既然我不懂,那我安心当老板,请个职业经理人过来,给他分红,让他把公司做起来,其实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能自己把企业做大,那他为什么打工?

永远记住,职业经理只是要很好执行你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制定还是得自己来,如果你自己不懂,想只请个职业经理人是万万不行的。

而且一旦职业经理人有了一定的成绩,很可能就成为昨日黄花,怎么说呢?就是如果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那么反而成为公司发展的阻碍。

在那些高科技企业里,其实很少会有老资格,你的能力才是你永远的资格,而不是资历,否则最后公司一定会成为一潭死水。

之前华为宁愿赔上10亿,也要解聘7000名老员工,正式如此,很多老员工有房有车之后,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慢慢的思想也陈旧了,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了。

想起了稻盛和夫对于领导者的选拔条件:德行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其实企业并不怕你能力不够,只要你愿意努力,那么能力低的人能激发出超越聪明人的能量。

稻盛和夫最后总结出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德行对应的是思维方式,如果你有错误的思维方式,比如光想着走捷径,那么可能反而走上错误之路。

勇气对应的是热情,如果你不敢付出,不愿付出,工作就没有激情,那么你做不出太大的成绩。

这个公式的核心是乘法,如果思维方式一样,那么热情80*能力60=4800;而热情40*能力90=3600,能力高热情低的反而不如能力低热情高的。

对于创业来说,其实没有行不行,只有你自己心里觉得自己行不行,如果你自己觉得不行,那肯定是不行。

所以稻盛和夫提出:一切始于心,终于心!“心不唤物,物不至”,当你竭尽全力去做的时候,神灵都会保佑你的。

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来自于阳明心学,并且糅合了佛学的精髓,最后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实践中践行,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最后总结成了“稻盛哲学”。

27岁创立京瓷,52岁创立KDDI,78岁高龄时出山拯救破产的日航,稻盛和夫一生三家世界500强企业,靠的就是自己的稻盛哲学。

马云曾三次专程前往日本拜会稻盛和夫,任正非、张瑞敏也把稻盛和夫当做自己的导师。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稻盛哲学,稻盛和夫写了很多著作,像《干法》《活法》《心》《思维方式》《京瓷哲学》《斗魂》等都很有价值,非常值得在职场上努力拼搏的人来好好看看,革新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信你会能找到自己更好的出路。

认真读一读稻盛和夫的书,不论是人生觉醒,还是事业追求,都能得到一种开悟。书中对职业的选择、生活的意义的智慧,更是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方法,或许就能帮助还在迷茫的人冲破障碍,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