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与气(一)何谓气-今日头条

 鹿哥笑羲羲 2022-09-25 发布于广东

原创2022-09-25 12:16·鹿哥笑羲羲

《灵枢·本脏篇》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

在经络理论中,“气”是个重要的概念。那些认为经络体系是在内观中发现的人们,更加不可能怀疑气的存在,正因为沿经的气感,才辨识到经络。

什么是“气”?

曾经,我也问过我老师这个问题。他让我平坐,脚弯曲90度放松,掌面朝上,放置于膝盖上,放松身体,放轻放缓呼吸,静下心来,感受手指的感觉。慢慢地,指尖会出现酥麻感、酸胀感,他告诉我,这就是气。然后把手慢慢抬起,掌心相对,不断想像两手“挤压——打开”的运动,但手掌不能动,这就叫用意不用力,就会发现,想打开的时候,外侧会有阻档,想挤压的时候,中间会像有个气球,压不进去。酥麻感、酸胀感会慢慢放射到手臂内外侧。

这个时候,脑海中浮现出《灵枢》“决气”篇中的那句话:“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整个手掌、手臂,就像植物表面裹一层水雾一样,手上也会有一层东西盖在上面。而这个操作的关节就是人要放松、呼吸平缓,集中精神。

这种感觉,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复制的,以前的人,有类似的训练方式,才得出刚刚“是谓气”的体验。而这气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个人的经历和知识告诉我,可能两个因素有关——局部组织的反应和感觉的加强。

针灸中,“得气”后,局部会产生酸、沉、胀、麻的感觉。这些感觉提示了不同组织给出的不同反应。在针刺作用下,软组织出现乳酸或者H+的释放,人会“酸”。因组织纤维的缠绕,形成小小的应力,就会觉得沉。因针的挤压还有血管扩张形成的挤压会觉得胀,还有刺激到神经就会麻。甚至,在针灸刺激下,局部的温度都有变化。

血管的扩张除了我们能体验到“胀”的感觉,在针刺、艾灸和推拿的治疗过程中都可以肉眼看得出来。有些人皮肤比较柔嫩细白,扎上针以后特别明显看到针边一圈有个小小是红晕,这就是血管扩张的表现。艾灸更不用说了,判断其治疗时间的一个重要指征就是“皮肤潮红”。同样,推拿也一样。在很多视频中,一些专业团队研究气功训练人员的时候,喜欢用个热成像仪去测试。当测试人员觉得“气聚于手”或者“气攒于腹”的时候,人体气聚之处的温度也会有所升高。这也一定程度说明,意识活动可以影响身体的自主活动,通过特定的呼吸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的症状。治病也一样,无论是哪里出现问题,关键先改善血供,血管通畅了,还有提供修复物质,运走代谢产物的可能,身体也会进行修复。要致富,先修路。

我们知道,猫可以通过胡须去丈量尺寸。人的毛发,作为皮肤附属器,也在人体的触觉功能中起到作,例如,人会感觉到风,这就是皮肤的触觉功能。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触摸,大致辨别物品,如果经过训练,这种触觉,能不能更进一步强化?《一代宗师》有一个场面的印象很深刻,每每回味,都觉得韵味悠长。叶问在对抗先生瑞形意拳的时候,闭眼,倾 听,手感,一档一推,接住了半步蹦拳。这就是咏春练到极致的技术——听桥。闭了眼睛,反而更容易“看”到大千世界。咏春有“听桥”,太极也有“听劲”,而“听”,不是用耳朵,而更多的是人的触觉。太极拳讲究”粘、连、黏、随“,都是以极致的触觉为基础的。中国功夫,很讲究的一个概念就是“气”。而触觉,是反应“气”的存在的一个重要体征。

“练气”除了可以提高人的触觉外,还能提高人的本体感觉。所谓的本体感觉,通俗一点,就是指你自己能感觉得到身体的情况,例如,坐着的时候,你可以不用看,知道手是下垂的还是平放的,或者上抬的。作为没有通过训练的普通人,虽然本体感觉够用,但其他状况很差,完成一个动作都可能调动不齐相关的肌肉。例如,有些人会觉得跑得小腿会越跑越粗,但你看黑人的长跑运动员,小腿会特别粗么?那叫壮,肌肉轮廓清晰,身体比例协调,而不是像小腿粗的人,都差不多赶上大腿了。之所以会越跑越粗,就是很多协调运动的肌肉调动不起来,腓肠肌承担了太多它不该承担的重任,于是,越来越壮了。

央视有套节目叫《解密太极拳》,邀请了陈氏太极拳大师张志俊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在测试力量、速度、握力、腕关节旋转力时,张志俊老师都远小于其他拳种的训练者。但在后面的对抗测试中,却占有优势。要是放在以往,就可以说,这就是“气”的作用,张老师的内功比较浑厚。后来又经过各种测试,太极拳训练者最占优势的指标是“各肌肉最大电压值方差”。这个数值越少,就提示所有肌肉收缩的同步性最高,而张老师在众多的测试者中是最小的,也就是说,在用力过程中,所有肌肉都基本一起有反应,这就需要很强的本体感觉。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肌肉,行动都需要肌肉代偿的话,如何能进行肌肉的同步收缩?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比赛火得一塌糊涂,有人也在网络上发布了滑雪选手的训练视频,这种身体控制能力太让人惊掉下巴。人和人的区别咋就这么大呢?不看看别人的水平你都不知道自己对身体的把控有多差。

中医说的“气”,更多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一个综合的阐述。就像我们说食物,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是吃的,能填饱肚子的东西,是苹果还是米饭还是猪肉,都是,也不是。“气”也一样,它是具有营养、温煦、免疫等功能的高度概括,以血液、体液、组织、神经等为生理基础,并不是具体特指某一种东西,但又在身体内存在,为人所感知,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幻想碰撞而来的产物。就像盲人摸像,既有一个客观的对象,又结合自己的认知给出了想像。

经络中的“气”,更多指的是营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对人体四肢百骸的有营养、温煦、免疫功能的结构,都是营卫的功能。就像有些荨麻疹、湿疹或者不明皮肤骚痒的患者,中医归结的病机叫“营卫不和”,现在研究就发现,皮肤出现了水肿及变态反应,这时候,可以放血,调节人体的免疫,就会大大改善。曾经有个阿姨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她以后找到治过颈椎病,后来听到我在和一个病人在聊妇科的问题,脑洞大开,觉得我可以看杂病。她的唇炎在对面三甲医院看两周了还不行,就找我治治。现在医学说的唇炎,表现就是局部的干燥、脱屑甚至有糜烂的情况,说到底,主要还是和人的免疫反应有关,这个时候就可以从营卫找路子,还是放血,而且放的是背部,放一次后就肉眼可见地好像,最重要的,是可以吃东西了。

从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中医和现代医学最大的不同,是看病的角度,一个看人,一个看病。像上面的治疗,有些医生会觉得莫名其妙,治好是碰遇到运气,可为啥用药用这么久运气咋没我好呢?要我运气这么好,我干嘛不去买彩票,还上啥班。而在我看来,这个唇炎的发生就是身体的免疫机制出了问题,对某些反应太过了,那就从“气”下手,放血去调整营卫,唇炎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