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吗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你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吗

说起教师专业成长,我们不得不思考成长力的问题。因为成长力是教师成长的力量源泉,是教师突破自我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最具成长力呢?

1

有人说,没有理想的人生是荒芜的!的确如此。因为“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流沙河语)

理想可以唤醒前进的意识,激发向上的欲望,如同悬在头顶的一盏灯,能够不断激励我们努力,向着人生的目标进发,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

没有梦想或理想的人常常会产生职业倦怠感,总是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面对工作,根本不去思考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以至于碌碌无为,终了其生;

而有理想的人,往往不会缺乏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那么借助目标的作用,只要不懈的努力,必定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教师专业成长就是如此,属于具有崇高人生理想和追求的人。因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收获幸福人生,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或是梦想。

对于没有梦想的教师而言,专业成长永远是镜花水月,是海市蜃楼,是事不关己可以高高挂起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自我的成长。

2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学习始终是人类实现发展,取得进步的必有之路。如果没有学习,也就没有进步,没有创造,自然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了。

孔明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既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获取成长的主要途径。因为成长总是和进步分不开,而进步必须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不仅仅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淀,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思想的方法,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浸润,逐渐摆脱低级趣味,净化灵魂,提升品位,变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而这些恰恰就是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3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性,这种习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人人生的走向,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作为一名期望成长的教师来说,需要读书写作的习惯,需要研究探索的习惯,更需要不断自省的习惯。

孔子提倡一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说在自身成长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自我反思,经常反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语)

教师专业成长既需要我们认识自己,知晓自己的成长现状,又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自己,克服自己,改变自己。而达成这个目标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反省。

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看到自身拥有的优势,从而给自己一个恰切的定位。在努力中进步,在反省中突破,一点一点地改变自我,必然可以实现发展自我的愿望。

4

实践证明,凡是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如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等,都是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的人。

“在革命的征途中,没有坚定信念的人不是做了逃兵,就是成为叛徒”,在人生的征程中,没有坚定信念的人不是半途而废,就是一无所成。

对渴望成长的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是一条一帆风顺的道路,它充满着坎坷磨难和困惑险阻。

有时候会是各种未知的阻碍,有时候会是突如其来的打击,还有时候是人生无常的风雨。这些困难不但会削减我们坚定的意志,打垮我们进取的精神,而且还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甚至浇灭我们追逐的信心。

面对这些艰难困苦,不但不能逃避,相反还得去跨越它。“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松下幸之助)

这就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在背后支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唯有坚持,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5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教师获得发展的保障。

因为积极乐观的人,能够公正客观地直面工作中的问题,能够以一颗感恩的心迎接生活,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和困难。

对于生活中同样的事情,乐观积极的人总是能看到阳光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他们也能够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向上的动力,而消极退缩的人却总是看到阴雨绵绵,困难重重,看不到光明和希望,一遇打击就一蹶不振,灰心丧气。

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失败的打击,误解的嘲讽,甚至是亲人的抱怨和不理解,这多少总会让我们的心灵蒙上阴影,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境。

但如果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分清主次,掂量轻重,乐观的直面各种纷扰,积极化解矛盾和不利因素,专注于实现自己的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成长力,而成长力需要不断地修炼!谁拥有了强大的成长力,谁就可以获得专业成长,谁就能够收获成长的幸福和成功!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