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与曾国藩,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欧阳忆箫 2022-09-30 发布于广东

左宗棠(季高)人特直,观点多,是话痨。

曾国藩(涤生)说不过,略有不快。

“我送你一句话

'季子自称高,

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

“我也送你一句话,

'藩臣当卫国,

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

投我以“酸言”,报之以“辣语”。

匪报也,永不服输也。

一个字字珠玑,另一个才思敏捷。

一直在明里暗里地较着劲儿。

《苍筤谷图》

曾国藩看了半个月,

题了一篇七言古风。

节选最爱的三句:

“鱼须文笏岂不好!却思乡井长三叹。

钱唐画师天所纵,手割湘云落此间。

风技雨叶战寒碧,明窗大儿生虚澜。”

左宗堂得知后,笑而不语。

几天后也题了一篇七言古风。

题目一样,句数也一样。

同样节选最爱的三句:

“频年兵气缠湖湘,杳杳郊坰驱豺狼。

会缚湘筠作大帚,一扫区宇净氛垢。

归来共枕沧江眠,卧看寒云归谷口。”

曾国藩靖港惨败,

鲍起豹嚷着联名弹劾曾国藩,

左宗棠心里骂这帮人落井下石。

曾国藩吃了败战,白石洲投水自杀未遂。

眼看尸位素餐的陶培恩升官发财,

为国家拼死拼活的自己无人问津。

后再留遗书,令其弟买棺材准备后事。

左宗棠得知后,恨铁不成钢:

“好哇!好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曾涤生,

你大丈夫不做,却要效法愚夫村妇。

你若真的死了,

我要鞭尸扬灰,劝说伯父大人不准你入曾氏祖坟。”

曾国藩又气愤又尴尬,冷冷地问:

“你说我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理由何在?”

左宗棠一如既往地毒舌,

从国家,家族,个人和朋友的角度分别阐述,

说得曾国藩羞愧不已。

四步走策略:

先是晓之以理骂醒他,分析利弊。

随后动之以情一起吐槽官场油佞,并给予曾肯定。

接着喻之以义谈孙子兵法、项羽之死和败走樊城,

最后掏出曾爸的信,再次打感情牌。

一连串操作下来,曾国藩恍若大梦初醒。

他握着左宗棠刚劲有力的双手,久久说不出话来。

(怀疑老曾被宗棠pua了,但我没有证据,坏笑)

遵循乱世用重典的曾国藩,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处处碰壁。

与官场格格不入,办事处处掣肘。

一堆烂摊子撂在他的肩上,却是无解。

刚好此时父亲去世,

他不等皇帝批奏折就溜回荷叶塘守丧。

左宗棠得知后,情绪上头,大骂其“虚伪”。

曾最看重名声,被左带头抨击后,处境更尴尬。

他恨死了不念旧情的左宗棠,

也恨死了不明事理的长沙官场,

发誓永不与左宗棠说话,

也永不与长沙官场往来。

flag立得越响,脸被打得越响。

再次墨垤出山,依旧得回长沙,依旧得见宗棠。

好面子的老曾戏精附体了,

想使点小性子小惩大诫一番,

又不想把二人关系搞得更僵。

回想起从前左的“劝诫”以及一些兵策,

确实是实打实的将才,也确实对他有恩。

于是决定放下面子,用“黄老”的怀柔术,

下轿、徒步、不穿官服、不带随从地拜见。

左宗棠一看,老曾没摆谱,赶紧开右门相邀。

然后老曾先主动打招呼,

一如既往地亲热,就像没有任何裂痕一样。

看着他的态度,他的苍老,

左突然惭愧去年对曾的肆意攻讦。

然后老曾毫无芥蒂地抓起西瓜就吃,

左心里的愧疚更浓了。

提起没去给曾父烧香跪拜,

曾反而感谢上次是左骂醒他,才能为父送终。

然后这哥俩又聊起江西战场,

左直言不讳,

“你的打仗和你的为人一样稳重实在。

为人要稳重实在,不过,兵者,诡道也。

稳扎稳打是你的长处,不能出奇制胜是短处。

要想百战百胜,必须两者相结合。”

曾国藩爽朗地笑了,

“说句实在话,

我不够格统领湘勇,你才是真正的统帅之才。”

(大佬间的商业互吹模式已开启)

这话可算是说到左宗棠心里了,

但他再直爽也不会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话。

遂微微一笑道:

“皇上钦命的湘勇统帅是你,谁还能不承认?

如战况有需要,我自领一军,做你的辅翼。”

“太好了!我再求你一件事。”曾高兴地说。

“该不会是要我帮他筹饷银吧?”左腹诽道。

“你篆体好,我有一副对联,想让你帮我书写。”

虽然左自知自己篆体算二流水平,但还是很受用。

“上联是:敬胜怠,义胜欲。

 下联是:知其雄,守其雌。”

左宗棠把纸摊开,正要写,发现没那么简单:

曾涤生这个滑头,原来是借对联表明心迹。

他将我比作雄,自己甘愿为雌。

唉,也真难为了他!

左宗棠想到此,停住了笔,笑着说:

“涤生兄,听人说,你守丧期间,

天天不离《道德经》《南华经》。

别人听了为你高兴,我听后为你惋惜。

老庄之说,养心则可,办事却不行。

如今君父处寝食不安之际,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

英雄豪杰需以敢为天下先的血性,

辅以刚强果敢之手段,杀贼平乱。

窃以为柔退只能是授人以首的自灭之计,

逍遥则更是极不负责任的逃避态度。”

对于左的激昂陈词,老曾毫不意外。

毕竟他也是这样过来的。

只是如今境界已升华,不想辩论,辩也无益。

左师爷气冲斗牛,几人辩得过?

他挟的是儒家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凛然正气,

横扫千军如卷席一般,谁敌得了?

老曾微微笑,点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随后左宗棠自顾自挥笔写就:

上联:“集众思,广忠益。”

下联:“宽小过,总大纲。”

并让曾不必以“守雌”自谦,应只进不退。

老曾双手接过这份重礼,预约三日后谈兵事。

走的时候中门大开,

十多名衣冠整齐的仆从肃立两旁。

(注意细节:来的时候走的侧门,虽然是右门)

老曾笑了,看来“黄老之术”的效果不错。

后来老曾手下湘勇众多,已具备拥兵自重的条件。

左宗棠写了一首《神鼎山》:

“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曾国藩改了一个字,作为回信:

“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不可问焉”。

说人话:

“你会造反么?”

“我不会造反。”

曾家兄弟好不容易打下太平天国,

曾家老九国荃首功,

但其纵容手下兵勇烧杀抢掠,名声不好。

偏偏又让洪秀全儿子成了漏网之鱼,成了隐患。

左宗棠得知后,上奏折参了一本。

明里攻击曾国荃,暗地里攻讦曾国藩。

实际上曾国藩不知情,

他汇报军功是按照家弟所言——幼主积薪自焚。

最后知道真相的曾国藩眼泪掉下来,

这个相交三十年的老朋友,丝毫不给自己留情面。

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绝交!

从同治三年来,左宗棠一直不与老曾通书信。

那年老曾主动修书与之言和,

因信中未有道歉认错之语,左宗棠便负气不复。

后来曾国藩也没有再给他去信。

后来左意识到负气不对,但他好强惯了,不认错。

两人私交断了,但是公事公办。

虽看不惯对方,但也不会耍阴招,光明磊落。

两江总督衙门会议上,

有人称赞左宗棠为西北第一人。

曾国藩接话:

“岂止是西北,实为当今天下第一人。”

左宗棠得知后心里又喜又愧。

喜功绩全国瞩目,愧己心胸不如曾。

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之。

左宗棠在奏报刘松山战死时,

也将曾国藩诚恳地赞扬了一番。

后来曾国藩名毁津门,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左宗棠想给老曾写信却拉不下面子,

就让总理衙门转达他的态度:

“索赔似可通融,索命则不能轻允。

应挫夷人凶焰而长我中华之志气!”

二人八年不通私信,惹得外人纷纷猜测。

然君子之所争者国事,与私情之厚薄无关也。

曾国藩病重弥留之际,收到左宗棠来信:

“前事如烟,何须问孰是孰非;

余日苦短,惟互勉自珍自爱。

戏作一联相赠,三十余年交情,尽在此中: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老曾看到这封信,开心得像个孩子。

特别是“谋国之忠,自愧不如”这话,

委婉地表明了左宗棠对曾国藩处置津案的肯定。

得到左的认可和理解,老曾郁结打开,病情好转。

两人相爱相杀,纠结拧巴了大半辈子,

在曾国藩临死之前来了个世纪大和解。

相互较劲又互相关心,

心里有彼此又抹不开情面,

彼此相处时又处处闹脾气。

平时没有嘘寒问暖,紧要关头只盼你好。

就算有私人矛盾,也不影响公务。

像极了我们身边相爱相杀的朋友。

看唐浩明修订版《曾国藩全集》,

我全程在嗑这两个男人的友谊。

脑海里同时想起这首歌:

“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

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

他俩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却让大清的冬天来得更晚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