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赏析---随珠和壁

 设计梦工场 2022-10-03 发布于浙江

播报文章

无相有道

2019-01-02 02:35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本文由无相有道原创并独发百家号,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

1978年进行考古发掘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15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国宝级重器曾侯乙编钟、青铜尊盘、青铜冰鉴等数量众多的青铜器,此外还有金器、漆器、车马器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相对来说,曾侯乙墓出土玉器的数量并不算太多,只有大约600余件,但是这些战国早期的古代玉器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虽然数量不多,但却非常精美。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龙凤纹四联玉佩

面前这些美轮美奂的战国玉器,让人难以置信竟然出自距今2430年前的古人之手。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时代,如此精美绝伦的治玉技艺,即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其加工难度之巨大依然超乎想像,因此曾侯乙墓玉器让每一个欣赏者都不由得心悦诚服、叹为观止。

但是随着曾侯乙墓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巨大的历史疑团却愈发挥之不去——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东周诸侯,为何会有如此丰厚的随葬?出土的历史遗存同时表明,这位诸侯生前所统治的侯国,存在着极为辉煌的文明,但任何史籍中却又为何无迹可寻?

围绕着这位距今2430年前的战国早期诸侯和他统治下的侯国,考古学界的各种研究和考证拉开了帷幕。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双龙纹玉佩

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揭开了笼罩在曾侯身上厚重的历史面纱。

曾侯乙,姬姓,氏曾名乙。据考古研究推定,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姬姓曾国的国君。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曾国,正是《春秋》、《左传》和《竹书纪年》等史籍中频频提及的“随国”。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龙首玉带钩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龙首玉带钩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相李斯向秦王嬴政递交了一份很有水平的工作报告,后世将其称作《谏逐客书》,其中写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意思是:今天陛下向往昆山的美玉和随侯珠、和氏璧,这些珍贵的宝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何故?

从《谏逐客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随侯珠、和氏璧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著名珍宝的代名词。

战国时期蜻蜓眼玻璃珠

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中也曾提到:“兴造早乙之杖,落以随珠和璧。”

可见“随珠和璧”这一宝中至宝的概念定义,在中国古代曾被广泛认同,甚至因流传广泛最终成为了古代成语,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

而“随侯珠”里的“随侯”也就是“曾侯”,随侯之属国“随国”正是不见经传的“曾国”。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蜻蜓眼玻璃珠

曾国位于远离中原的楚国势力范围内,而楚国对周朝的态度并不友好,不但僭越称王甚至和周朝属国发生直接冲突,这就使的相对弱小的曾国左右为难,政治立场十分被动。

于是在被孔子称为“礼崩乐坏”的东周列国时期,曾国面对着强大的近邻楚国,战战兢兢地在夹缝中求生存,极力维持着强弱之间的国际关系。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国已不再幻想能够击败楚国这样危险的庞然大物,继而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文化艺术追求方面。因此曾侯乙墓中才会出现堪称世界之最的曾侯乙编钟和其它顶级历史文化遗存。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在位时期,曾国已经成为楚国的附属国,不再向东周朝廷洛邑朝拜,而忠心臣服强大的楚国,等到曾侯乙去世没多久,曾国旋即就被强大的楚国所消灭。

因此从曾侯乙墓出土玉器的文化艺术层面分析,曾国玉器的艺术风格一方面明显受到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祭祀礼仪用玉占据了一定比重;另一方面曾侯乙墓玉器也同时也受到了近邻荆楚文化的深深影响,很多玉器具有楚国艺术风格。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玉琮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龙纹透雕玉璜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龙纹玉珩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玉环首削刀(局部)

曾侯乙墓玉器以配饰为主,出现了很多璜、珩、佩等玉器。因此在鉴赏曾国玉器时,可以同时反映出中原玉器和荆楚玉器的影子。

这个时期的玉雕工艺,无论是浅浮雕、透雕,还是阴线雕刻,均雕琢地精益求精。特别是那张口挺胸、大幅度地扭动身躯的龙凤造型,凸显出了一种刚健有力、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力度。可以说战国玉器工艺的精细程度,在中国玉器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玉剑

上图这件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玉剑,长33.6cm,宽5.1cm,最厚处0.5cm,是一件极为少见的玉剑,有完整的剑形,包括剑首、茎、格、鞘、珌等五部分,中间以金属相连,剑格后面有一剑挂钩,非常明显并非是实用器,而是精美的装饰物。

这柄玉剑的剑首透雕龙凤纹,剑格阴刻及透雕代表云纹,从线条艺术的表现,尤其是龙凤纹的特征带有典型的春秋晚期、战国早期风格。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

而曾侯乙墓出土玉器最具代表性且最为精美的是这件多节龙凤纹佩。这是一件战国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该玉佩玉料细腻,工艺精湛,通体长达48cm,使用了5块和田玉料琢制而成。器表分别雕琢有龙、凤等纹饰。同时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于一体,工艺复杂且难度极大,充分代表了战国早期顶级冶玉水平。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龙形玉佩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方形玉镯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云纹玉璧

通过这些曾侯乙墓出土的珍贵玉器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玉器的发展可谓是中国玉器史上的一大辉煌,而对于之后的汉代玉器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局部)

曾侯乙墓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