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福林:从“诗感”说开来

 杏坛归客 2022-10-03 发布于山东

文/高福林

   “诗感”即是“诗的感觉”,或曰人对于诗的感知觉受。

       “诗感”不同于“诗写”。“诗写”的意思较为明白:诗的写作、诗的书写。原因在于“写”字没多少生发性。“感”字呢,它的意思就多了:感觉、感受、感知、感悟、感发……,“感”的性质,就是生命与世界之间的通体互动。对于诗,“感”的功能是整体的,感的信息是全幅的。人们在诗的孕思,诗的写作与对诗的视听活动中,充满种种诗的感觉、感受、感知、感悟或感发。

       “诗”与“感”同样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明白又含混的意象。现在将两者合一,用“诗感”这么一个既含混又明确的说法,来整合人们为诗的认知,以及写诗、读诗与评诗的言说,既方便又简明。诗人写诗,文本立诗,读者看诗,全凭诗感。“诗感”概念既然提出,当然要从诗学理论的角度阐释它。

       一、诗感的产生

       “诗感”分“先天固有”和“后天所致”两种。何谓“先天诗感”?即不仅对诗性诗质诗材诗意诗语诗法等天生敏感,对时代风气、社会症象等成诗要素也有直觉把握。何谓“后天所致”?即通过学习、认知、见识、体验之类训练在内心形成对诗的感知图式。

       在拥有诗感上,或许天纵奇才的诗人占先天优势,而诗批评家与诗理论家所依多为后天所学,“观千剑而后识器”也。可见,这“后天所致”是何等重要。

       “诗感”是一种“活感性”,它表现的艺术敏感,似乎是一般感官的升华或变异。一面来自眼耳鼻舌身产生的视、听、嗅、味、触等感知觉受,同时也来自内心的情绪、意念、想象与直觉等。

       ——视觉生发诗感,如: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角,一只蜻蜓便已立在上头。“才露”、“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此诗作者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对自然景物有浓厚兴趣,所以对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善于捕捉其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生发情趣,触动诗感,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来描绘浓郁的生活气息。

       ——听觉生发诗感,如: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前三句写梦因。“僵卧”:躺着不动。“孤村”:四向无邻。“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个中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僵卧”、“夜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白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尚思为国戍轮台。”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听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诗感来。

       ——味觉生发诗感,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桌上正好放着一盘杨梅,随手便拿起一颗放到嘴里。梅子是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酸味瞬间渗透了牙齿。正是这颗梅子的酸味,提振了诗人的精神,也激发了诗感。所以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时令特点。以儿童扑捉飘飞的柳絮为引线,“软”字,表现出闲散意态;“分”字,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心中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当看到追捉柳花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触觉、意念生发,如: 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脍炙人口,诗僧志南也借以名留千古。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造语渥润,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迷人春景,正是诗人心中禅境。写春天美景,不去描绘花开鸟鸣,而主要写春天的风雨。春风春雨也本是人们常见的现象,作者却写得有色有味,真切感人。表现了体察的细腻和笔下的功夫。看得出,这些经过精心锤炼的诗句,都是从“沾衣欲湿”的“杏花雨”触动的诗感,表现成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为读者展现出春天的无限美好。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中道,诗有四种高妙:一,碍而实通,曰理高妙;二,出自意外,曰意高妙;三,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四,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理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情绪、想象与直觉生发,如: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游泾县桃花潭时,李白即做客汪伦家。前两句叙事: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手,边走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众人来,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此为情绪。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深情作对比。对后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此为想象。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此为直觉生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李白的诗评价李白,是再恰当不过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看似寻常最奇崛”,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诗人感物,联类无穷。可见诗人创作时意兴风发的诗感激荡是何等的状态。

       真正好诗可能不是特意写出来的,而是当诗人达到某种水平,在某情某景下,妙句自动蹦到脑海中来的。此观点纯属个见,期与大家商榷。

       当然要想整首诗一下子蹦到脑中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李白。亦曾有人评价李白的诗不是他写的,本乃天成,而被他偶然捡到。

       其实,我们一般人灵光一现,也是能够捕捉到一二精彩诗句的,而诗的精华往往就是脑海中偶然捡到的妙句。

       我们举钱起的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为例。

       钱起参加省试前晚,恍惚听见有人在耳边念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似乎为鬼魂所为,他认为很不错,就牢牢记下了。省试试题恰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五言排律,六韵十二句。钱起就把鬼魂之音作为诗的末联,使这首《省试湘灵鼓瑟》陡然成为千古名篇。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鬼魂之音,可以称这种突然蹦入脑海中的现象为诗感

       我深信不疑诗感的存在,是因为我所写的诗,很多都是在坐车时、游玩时、思考时,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当然,我只是谈认识,并不是说我的诗都是那么好。

       那没有诗感,从没在脑海中突然蹦出过诗句怎么办?那也没有关系,经过修炼会有诗感产生的,即使没有诗感,也会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诗感的培养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诗,不懂押韵、格律等,就如同开车不懂交规。要想培养诗感,写出好诗,必须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博览群书,涉猎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生活等知识,广泛接触社会,修养文化底蕴,争取日积月累,聚沙成塔。

       提笔为诗,往往感觉词穷语竭,无处下笔,这就是所谓的书到用时方恨少。诗圣早就告诉过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言信不虚也。功夫在诗外,提升文化底蕴固难,但绝对不要灰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坚持下去,每天进步就好,不必强求很快达到高水平。办法就是多读诗、多背诗,这可以说是培养诗感和语感的一条捷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你熟读经典诗词千首以上;背诵三百首以上,那产生诗感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写诗水平肯定会有质的提高。背诗可以七绝为主,辅之其它体裁。当然,这些作品可以自己挑选,也可网上搜索他人选集的经典诗词名作。

     2)养成随感随记的好习惯

       经过修炼,诗感产生了,就要利用好。这一点要学诗鬼李贺。李贺每骑驴出门,会在驴背上放一口袋,当脑子突然灵光一现出现好句时,立即驻足记下投到口袋里,回去再连缀成篇,他的名作基本是这么来的。

       我们脑子里时常也会冒出一些诗句或想法,有必要及时记下来,否则很快就会忘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当然,我们比李贺方便得多,一旦有蹦到脑子中的诗句,即可用手机或小本子做记录。各位诗友还别不信,一句好诗蹦进脑子来,只要你当时不记,过后一般是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再要想起则如大海捞针。

       3)把握好写诗的要领和步骤

         一是立意要新颖。说到写诗,第一步就是立意,有了好的立意,才有好的意境,才有好诗。所谓立意,就是你要写什么主题,要运用什么手法。什么是好的立意?我认为就是标新立异,用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角度来作诗,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又觉得极其合情合理,有震撼的感觉,就是好的立意。立意好,诗感就会围绕立意生发。

       立意必须不落窠臼,如果有人已经写过某个主题,你不是不可以去写,但一定要换个角度。

      例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人写战争题材的诗非常多。陈陶独辟蹊径,用春闺温柔乡来衬托战争的残酷性,可称之为带血之含蓄。春闺里的思妇,梦中仍是一个个鲜活的壮年,盼着亲爱的人早日归来,早日团聚,而梦中人在哪里?实际已经变成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多么震撼的对比。这样的立意实在让人称赞!所以说,好的立意意味作品至少成功了一半。

       我们在欲创作时,不要盲目下笔,先围绕立意酝酿诗感,等诗感产生了,也许一挥而就。

       二是写诗得先有硬句。硬句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突然蹦到脑海中的诗句。一首好诗必须有拿得出手的硬句,绝句一般都是最后一句,律诗中间两联反而更常见,我们以绝句为例。

       比如我这首《秋事(十)》:

夕阳总说色如金,我道流光景最深。

任是苍茫千万化,无人嗔怪月偏心。

       硬句是第二句和最后一句,我尤其喜欢最后一句,这句就是突然蹦到我脑海中的。

       写诗追求句句经典、高水平是不现实的。我们读唐诗、宋词,是不是经常只记住其中经典的名句?这就说明,大部分都是因一两硬句而得以流传。

       比如李涉《题鹤林寺松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毫无疑问硬句是最后一句,前三句平平,但最后一句把整首诗档次拉高了,这就是硬句的价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如果一首诗没有硬句,我建议暂时放弃,等有了硬句再写不迟。

       三是写作时不一定从首句开始。如果有新颖的硬句突然蹦入到脑海中,答案就毫无疑问了。如果没有硬句,如果写命题诗,或要在写的时候创造硬句,应该从哪一句写起?以我之见不要从第一句写起,要从最后一句写起。当然,这里也是指绝句来说。

       读诗或看诗,都是从第一句开始,最后一句结束。其实前几句不管多么出彩,如果最后一句差了,整首诗档次就会降下来。相反,如果前几句平平,尾巴翘高了,多半是一首好诗。而且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前几句都写好了,想在最后一句出彩,结果绞尽脑汁出来的诗句很可能总也不满意,这是因为受前几句框架限制了。这个问题不少诗友在与我沟通时多有提到。

       因此,在构思的时候,先从最后一句或倒数最后两句开始构思,等觉得出彩了,再去写前面的诗句,这样会事半功倍。

       三、诗感的灵活运用

       诗感是不可能独立操作的,必须融合到诗的载体中,这也是在立意或构思时就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有时候不是特意考虑,而是自然而然的运用。诗感萌发的渠道很多,整理和筛选几个以简叙之。

       (一)对比

       对比起到强化的作用,通过对比,能够凸显差异,渲染氛围,强化诗意,令人回味无穷,故会启发意想不到的诗感效应。

       对比可分为很多类型,根据分类角度不同可分为横比和纵比、类比和反比、肯定对比和反问对比等,择而说之。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作者以芙蓉自比,然后通过芙蓉和碧桃、红杏进行对比,极大的突出了芙蓉的自立、自强不息和不怨不艾,相应凸现了自己高尚的品格,这就是对比的效果。

       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通过东流水和别意的对比和反问相结合,离愁别绪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这种情形下,对比的效果是其他手法达不到的,极容易出现硬句

       (二)想象

       自古以来,诗人以瑰丽无比的想象力,写出无数经典作品,赐予诗以无限的美感。

       我们看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风吹湖面,层层皱纹,似乎洞庭湖老了;满天星斗映在湖面,似乎湖变成了星河,醉梦又弥漫满船,压在星河之上,美不胜收。

       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时候没有直升机,但幸亏有想象力。刘禹锡想象自己站在高处遥望着洞庭湖,湖面不就是一面白银盘?而湖中君山不就是白银盘里的青螺?太形象了。而这个字用的尤其传神,跟前面的遥相对应。想象力,赋予了诗人感知觉受。

       (三)暗喻

       暗喻是比喻的一种,但是不用好像等比喻词。暗喻在诗作名篇中时有所见,如果应用的好,能够给诗篇增色不少。

       如刘叉这首《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把胸中怒气比喻成万古刀,极大的渲染了悲愤之情。

       另外还有杜牧的“绿叶成阴子满枝”、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一枝梨花压海棠”等名句都应用了暗喻这一手法,使整首诗陡然起色。

       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可以利用暗喻,促使诗人产生诗感的同时,也使诗增添美感。

      (四)夸张

       夸张跟想象力分不开,好的夸张能够起到突出特点、强化情感、烘托气氛的作用,令人眼前一亮,且回味无穷。夸张用起来很简单,但用好很难。因为夸张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时必须恰到好处,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过犹不及。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诗篇,大多都使用了夸张手法。用得最好的无疑是想象力奇特、天马行空的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等。

       虽然我们成不了李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写诗时运用一下夸张,运用得当的话,整篇诗词只会加分!

       (五)化引

       “化引,是指把原来已有的诗句修改或不修改,拿来引入于自己的作品。化引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把前人的一、两句直接拿来。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常见现象,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即来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二种是诗句中字有所变动,有时候仅变一两个字,有时候大部分字及顺序都变了,但诗句的意思不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化引,其中包含了很多名句。

       比如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化引自唐代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化引自沈约《别范安成》: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第三种是原诗意改变,化引的是原诗的立意。我认为这种化引是最高明的化引。

       如刘克庄《莺梭》: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其立意化引了贺知章的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利用化引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建议尽量采用第二或第三种,避免直接的拿来主义

       (六)用典

       也就是应用历史典故,可分为明典和暗典。

       一是明典

       就是把典故中的主人公和事迹明确的点出来,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应用的是哪个典故。

       骆宾王名篇《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很明显运用了荆轲刺秦王的典故,所以属于明典。

       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也属于明典。明典比较通俗易懂,是用典的首选。

       二是暗典

       典故隐藏在诗句中,不把主人公明确的点出来,而是通过事物指代出来。如果不熟悉这个典故,就会对诗句产生误解,所以理解暗典,对正确的理解诗句大有裨益。

       比如诗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第一句用了西汉贾谊贬官长沙的典故,李白自己从未被迁长沙,所以不要理解为写的是李白自己。这句诗李白引用贾谊的典故,自己和贾谊同病相怜,表达怀才不遇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

       典故运用的好能够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运用的不好则会画蛇添足,运用典故时要注意:

       一尽量不要用太偏僻、别人看不懂的典故。现代人熟悉偏僻典故的还属小众,用典太偏则曲高和寡,如果不知道这个典故,也就欣赏不了该诗词。

       二用典要紧扣主题,不要跑题,所以作者本人对典故必须熟悉,对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或一生际遇了然于胸。

       三是典故的典型性。要用能够强烈抒发情感或表达思想,让人读了有切身体会,能够感同身受的典故。典故运用的好,能极大增强诗词的感情和说服力。

       (七)以景代情

        以景代情特指应该抒情时不抒情,转而写景,反而使情感得到更好的抒发,达到抒情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为什么要以景代情?因为情到浓处已无法用语言直接描述,故转而写景。目的既是衬托和强化情感,更是令人回味和浮想联翩,产生此情绵绵无绝期此处无声胜有声之感。

       以景代情分为两类:全诗以景代情和部分以景代情。

       先说全诗以景代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属于以景代情,通过描写西湖风光之美好,友人离别后无人共赏,更加衬托友情之可贵与离别之不舍,比单纯写友情更令人回味。

       二是部分以景代情

       许浑《谢亭送别》中的“满天风雨下西楼”;刘方平《春怨》中“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等均属此类。

       不同主题应用什么手法大体是有规律的,朋友们可以根据以上阐述自己梳理一下。

       八、炼字、炼句

       诗字字如钉,每个字都很重要。写完需要反复推敲,找到最经典的表达。

       历史上比较经典的例子有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绿等等。

        “字,就是在诗初成后,反复进行推敲,脑补一下诗中场景,多体会一下意境,找到切恰适当的句眼

      经过炼字,是不是一首诗就完成了?不是,最后要把刚写的诗反复朗诵几遍。好诗的特点之一就是朗朗上口。如果朗读时,觉得哪里别扭和拗口,说明诗还有问题,需要对拗口或别扭的地方进行平仄替换或字词修改。

       经过以上方法,写出来的诗可能就是一首精品。如果你平时对诗感持之以恒的锻炼和培养,我相信,写诗水平会大有长进,最终肯定能写出满意的诗篇。

  

高福林专集

【作者简介】高福林,男,汉族,山东省冠县人。号三善斋主,笔名一苇子、百衲生。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丁芒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出版有诗词集、新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长篇人物传记、诗词学习工具书等多部专著。屡获全国、省、市级奖项,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并被收入《世纪诗词大典》等多种版本,辞条入选《中华当代诗人作家》影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