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令员给旅长的慰问电:庆祝你第27次光荣负伤

 昵称15596056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战场,在全国各战略区中,若论艰苦程度那是首屈一指。彭德怀司令员麾下的西北野战军,受限于地域条件,粮食不够吃,部队发展不起来,面对的却是兵力十倍于己的敌人,生活、作战,与其他野战军差别很大。

与其说是生活,不如说是生存。1947年春,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陕甘宁边区,原本人口只有150万人,在胡宗南侵入后,南泥湾、陇东等产粮区没了,只靠20万老百姓,既不能征粮,也无法征兵,全靠贺龙的晋绥支援。西北野战兵团时常断粮,常常连喂马的黑豆都吃不上,只能吃榆树叶,一天只吃一顿饭是常事。

这种情况下,对部队指挥员的要求就很特殊。

彭德怀下过三道死命令。

第一,不许乱吃。饿死也不能吃老百姓的种子粮。

第二,取消小灶。从抗战开始,延安的中高级干部是有小灶的,以小米为计量标准。撤离延安后的绥德会议上,彭德怀一声令下,此后干部战士都在一个灶吃饭。

第三,全军剃头。

图片

苏联摄影师拍摄的这张照片,时间是在1948年以后。保卫延安期间,西野从上到下,人人是光头。彭老总自己先剃,为了保证命令执行的彻底,他背着手拿着一把剃头推子,集合司令部全体人员,命令全体脱帽,谁没剃头,上去就是一推子,也不多剃,就一下,然后解散。

剃光头是为了受伤后便于清创救治,部队都采取这种方式,但像西野这样整齐的几乎没有,西野的后勤落后,卫生保障更差。

西野的有些仗就是对着粮食去的,比如打蟠龙,仅军服就缴获了4万套,大量美国面粉除了分给群众和中央机关,部队终于吃上了饱饭,解了燃眉之急。后来周副主席在真武洞祝捷时,专门说了一句,党中央吃到你们的白面了,部队非常骄傲。

清涧战斗结束时,胡宗南整76师师长廖昂被押了下来,彭德怀好心好意让灶上做顿好的,就端上来一盆面条,彭总边让边挑了一碗,廖昂一看很吃惊: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彭将军就吃这个,兄弟佩服,佩服。彭德怀不高兴了:“就这个我们的战士还吃不上呢,我彭德怀这是高高在上。”接着从国民党的腐败讲到陕北百姓的疾苦,给廖昂上了一堂课。机要人员回忆,廖昂到最后也没吃面条。

只要有了粮,西野就会主动出击。两次打榆林没有打下来,战后分析原因,一是攻坚火力太弱,从晋绥拉来了一门野炮,只有20发炮弹,打在凌霄塔上只是一个白窝,20发打完塔身完好无损。二是解放战士成份增加,战斗意志低下,由此催生了后来向全军推广的新式整军运动。

多少年后,傅全有将军专门来到榆林,当年两次打榆林没能进城,想看看榆林为什么这么难打。看完后感慨地说:当时打榆林受挫就撤,好多人都不理解。这一看印象太深了,榆林周围都是沙漠,部队无法生存,打榆林就是一锤子买卖,打不下来就得赶紧走,更不可能像太原那样长期围困。

西北野战军不仅长期缺粮,武器装备起初也很差,弹药特别是手榴弹靠晋绥兵工,枪炮全靠缴获。1947年初,警3旅7团(兰州战役的11师32团)在梁庄战斗中,缴获了7门60迫击炮,各营成立了炮排。同一时间,华东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歼灭了国民党的快速纵队,缴获了48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还有坦克和200多辆汽车,在全军第一个成立了特种兵纵队。西野兵力少,吃不掉这么大的敌人。

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和周恩来、任弼时带领的中共中央前委,对外代号昆仑纵队,负责警卫昆仑纵队的只有“四个半连”。在侧后掩护昆仑纵队的只有一个警7团,老底子是陕北红29军,但警7团从未见过昆仑纵队。有个连长杨兴龙,负伤后归队途中,才在半路第一次见到,解放后他在回忆中记载,这支保卫党中央的警卫部队,就是一个加强步兵连,一个大刀、手枪连,一个苏制转盘枪连,一个装备38马枪和战刀的骑兵连。装备很杂,也算不上精良。

图片

如此艰苦的环境和条件,西北野战军却打出了后来被张震上将称为”打的好、打的精“的一系列经典战例。撤出延安后的陕北三战三捷为人熟知,实际上这三仗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歼敌数量不大,但每战必俘最高指挥官,李纪云麦宗禹李昆岗,一个不少,打清涧再俘廖昂,瓦子街除刘戡自杀严明阵亡,整29军的大批将官被俘。西府战役打宝鸡,重建的整76师师长徐保也是被俘后因伤重死亡。能两次都脱出包围圈的只有一个整36师师长钟松,被彭德怀称为”打不死的钟松。“

胜利得之不易,解放西北,西野有192名团以上干部牺牲,大部分集中在1947和1948年,占在编人数的65%以上,比例已经相当高。而这正是西北战场的一个特点,西野的中高级指挥员,经常要在近战距离内指挥战斗。

这里面,除了战场条件的特殊性,很重要的一点,来自彭德怀提倡干部靠前指挥。战前抵近察看地形,彭总不仅身体力行,特别规定,纵队长和参谋长必须亲自看地形。他一再告诫高级指挥员,指挥战斗的重点在指挥所,组织战斗一定要多动脑子,战士来到部队,不是送命来的。对干部要求严格,对战士关心爱护,是彭总治军的突出特点。多读西北解放战争史就知道,彭德怀的指挥不仅不”粗“,而且是完全从西北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更不要说带领西野做出新式整军这样的重大贡献。

西野的指挥员随时处于枪林弹雨之中。

1947年打合水,主攻部队359旅中,旅长郭鹏、717团团长何家严,718团团长周逵及副政委、政治处主任皆负枪伤。阻援的教导旅中,2团政委关盛志负伤,1团团长罗少伟和副团长熊光焰被一弹两穿,同时负伤。守合水的是青马骑8旅的重兵器营,青马82军副军长马全义、城内民团团长亦被我军击伤,西野攻击不利后撤离。

二纵司令员王震重新兼359旅旅长,给郭鹏写了一封慰问信:”庆祝郭鹏同志第二十七次光荣负伤...“

359旅718团(著名的平山团)团长尹保仁,一个半月内曾三次负伤。

图片

西府战役中,新四旅16团与骤然相遇的青马骑兵短兵相接,被称为16团”灵魂“的团政委常祥考在肉搏中牺牲,各营教导员全部伤亡。16团前身就是太行新1团,《亮剑》里新1团的原型,常祥考从成立就在这个团。哪里有只管生活的政委,关键时刻,政委是要带队冲锋,甚至白刃格斗的。

西野部队能吃苦,作风硬,就是这样来的。

在地形复杂、敌强我弱的西北战场上,被称为”四少“部队(人少、兵少、枪少,弹少)的西北野战军,干部靠前指挥直至在近战中身先士卒,是有力掌握部队、夺取战斗胜利的重要保证,正是大批指挥员的表率作用,带出了部队的勇猛顽强。彭老总的一句名言是:部队即使受损失,作风也绝不能倒。

尤其是遇到机动能力强、惯于近战的青海马家部队,没有这个作风,在危急时刻别说沉着冷静,一下就会被冲垮。

双方最高将领与对方近在咫尺,就发生在陇东战役期间。

当时,胡宗南的部队已经突进到身边,枪炮声由远及近,直到清晰可闻。敌人已经快到身边了,机要参谋劝彭总赶紧撤离,彭总坚持要跟最后一支未联系上的部队沟通电台联络,直到把撤退部署传达完才离开。这时,这位军委副主席、野战军司令员向警卫员要过了手枪,说了一句:”别想抓活的“。

无独有偶,青马82军直属队4000多人,由军长马继援亲自率领,在旬邑县马头坡,突然遇到解放军的阻击,马继援手里的兵力,是一个特务团,一个炮兵营,一个辎重营及一个卫士大队。坡上的解放军占据地利,在几颗大树上架上了机枪,打的青马在半山坡抬不起头,步兵攻上不去,马继援分出兵力向侧面迂回,解放军早有防备,迂回未能奏效。马继援非常焦急,连远在西宁的马步芳也一刻未离电台。马继援对特务团团长杨修戎说:”再退就被压到沟里去了,你看我的大青马都负了伤,阿大(马步芳)对你不薄吧,你赶快冲过去叫炮营上来,否则别来见我。“

马继援和他的直属队,被解放军堵在坡下整整七个小时,后来有青马骑兵逼近,解放军才撤走。

攻进屈家村的胡宗南部队,不知道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就在身边,马头坡上的解放军,也不知道坡底下竟然有青马82军军长马继援,这就是西北战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