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有室性心律失常,实施导管相关手术的麻醉处理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对于患有严重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导管消融术可以作为一种控制难治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辅助疗法。

室性心动过速很少发生在结构正常的心脏。这种原发性的电紊乱综合征常常由于局灶触发机制,并且通常发生在年轻患者,一般来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或者室间隔心尖部(框3-4 )。

实施导管相关手术以改善室性心律失常的麻醉管理需要关注患者的潜在心脏疾患和并发症。他们通常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其他器官功能不全(如肝、肾),多种治疗药物的使用可能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血管舒张作用)。
因此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和目前治疗手段非常重要。需要特别关注心导管结果和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积极了解患者心律失常的特征,如室率、血流动力学耐受力,以及终止心律失常的方法。
特别需要关注胺碘酮的使用时长问题。由于胺碘酮的消除半衰期长(约60d),所以需要在围术期考虑潜在的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胺碘酮的α和β肾上腺素能作用可能导致麻醉后低血压。
麻醉中阿托品无反应性的胺碘酮相关性心动过缓已经被麻醉医师所关注,因此可以将临时起搏器用于长期服用胺碘酮患者。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术前使用了胺碘酮的患者术后需要正性肌力药支持的可能性更大,其机制和低体循环阻力有关。
麻醉监测主要包括直接动脉测压,如使用血管活性药则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当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可以快速启动心脏复律除颤,常用粘贴式电极片,并且在麻醉开始前连接至相关设备。
手术期间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能诱发患者潜在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时非常难以复律。心律失常消融术的麻醉药物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全身麻醉通常在预计手术时间较长时使用,但这种情况时也可以采取深度镇静来完成手术。
由于麻醉药物可能影响心脏传导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需要关注麻醉药物是否可能影响电生理描测结果。各种吸入麻醉药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根据其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不同而不同。
数据显示其影响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或者无影响。在消融手术时,小剂量使用对电生理描测影响微乎其微。阿片类药物并无诱发心室心动过速的作用。

更多相关内容,请查阅《KAPLAN心脏手术麻醉精要》

《KAPLAN心脏手术麻醉精要》是一部系统学习心脏手术麻醉的经典著作,展示了心血管麻醉学、心脏病学、心脏外科学、重症监护医学和临床药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全书共六篇33章,以多种形式突出最重要的临床信息,涵盖了心血管麻醉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提高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改善手术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书内容实用,图表丰富,讲解细致,为心脏麻醉医师的案头实用工具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