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报》2022年10月10日 B07版 华永根 一 早期苏帮菜,可追溯到先秦,炙鱼、吴羹、金齑玉脍、玲珑牡丹鲊等佳肴名闻遐迩。历经唐、宋、元、明而至清朝,苏州地区经济繁荣、商贾云集,饮食业发展加快,加之乾隆皇帝多次南巡,文人墨客推崇,苏州菜肴名品迭出,以熟肉、野味、卤菜业异军突起,以制作精良、风味独特而成为餐饮业的一个特色流派。而今,熟食卤菜仍是苏帮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江苏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苏州的熟食卤菜业有着悠久历史。隋唐时代吴地的糟蟹、糖蟹、石首含肚已是吴地名品。宋代有了冷冻的熟菜如冻鸡、冻三样、冻石首等,尤以吴地风鱼最为出色,风味鲜美。另用蔬菜制作的配盐瓜椒、酿瓜、酱佛手、糟茭白等,更具浓郁乡土特色。元末明初出现不少新菜肴品种,《宋氏养生部》中记有熏菜,有熏鸡、熏鸭、熏鱼,另有烧鸡、烧猪头、烘鸡等佐酒熟食。另外苏州的带骨鲍螺、山楂丁、松子糖、白圆、橄榄脯等小食名气也很大,这些小食用于前菜或甜食之间。清代苏州的熟食卤菜已有完整行业体系,发展到一个高峰。特色菜有肉松、鸡松、蛋松、鱼松、熏鱼、酱鸭、羊方、水晶肴蹄、冻青鱼、五香酱肉、酱猪头肉、苏式拆烧、野鸭、套肠、卤鸡、烤肉、酱排骨等,《随园食单》说苏州的熏蛋、熏鱼子、鱼脯、煨黄雀等都十分有名。 其中一些独特烧法被赞为“盖此熏烧之物,未有能如吴地者”。旧时苏州有“陆蹄赵鸭方羊肉”之称,陆蹄谓陆稿荐之酱蹄,店在观前醋坊桥。赵鸭谓赵元章之野鸭,店设葑门严衙前之东小桥。方羊肉,谓方阿宝之羊肉,店在望星桥。按生产经营模式分类,熟食卤菜业大致有前店后坊店铺、街头巷尾摊店、提篮肩挑小贩、茶食糖果店野味几种,这多种形式共同组成一个兴旺业态。苏州熟食卤菜业之所以特色分明,原因之一是选料严格,猪用湖猪,鸭用麻鸭,鱼用青鱼;其二,烧制技法独具特点,每家店铺都有大锅老卤;其三,调料讲究,如黄酒用整甏绍酒、酱油用双套母油,还擅用多种香料、砂仁、丁香、大茴、桂皮等;其四,注重火功,长时间焖烧采用传统的倒锅技法,能使食材受热均匀;其五,在食材先期处理上很细致,如酱肉、酱鸭腌渍,根据季节的温度差异掌握时间,做到一丝不苟,四季有别。 二 前店后坊店铺是熟食卤菜市场的主力军,一般都有自家名号和看家菜肴。其中,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品牌号召力最强的非陆稿荐莫属。陆稿荐创始于清康熙年间,也是苏帮正宗卤菜代表之一。苏州有多家陆稿荐,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地处观前醋坊桥堍的“大房陆稿荐熟肉店”。此店在原陆稿荐名字前加“大房”二字,以示这家熟肉店为陆稿荐正宗。说是熟肉店,但店家早市还供应鲜猪肉、光鸭、光鸡等生货。店面两侧挂四块长方形木质堂牌,上面分别写着五香酱肉、蜜汁酱鸭、酒焖汁肉、进呈糖蹄,这是该店传统特色菜品。每天上柜供应各种熟肉卤菜达20多种,加上季节变化,时令品种琳琅满目,如春季酱汁肉、夏季盐水鸭、秋季爊鹅、冬季羊糕。成稿于民国的《醇华馆饮食脞志》称:“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观东之陆稿荐。” 苏城另一家著名熟食卤菜店,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地处阊门外吊桥堍的杜家老三珍,又名杜三珍。选料十分讲究,酱肉、酱鸭选用太湖猪和娄门大鸭为原料,运用家传秘方,用日积月累形成的老卤老汤深度加工。品种有酱鸭、莲蓬蹄、酱汁肉、酱蹄筋、酱肉、熏鱼、醉鸡、糖蟹、猪头肉等,色、香、味、形俱佳,深受顾客欢迎。尤其是五香酱肉,恪守旧制做法,褐红色泽,鲜美味醇,酱香四溢,入口而化。 创始于清同治年间的生春阳腌腊店,地处观前街洙泗巷口,是一家专门经营火腿的专业店,批发兼营生、熟火腿。火腿分档出售,肥瘦适宜,蹄白胫长,皮薄肉细,远销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等地。清人金安清撰《水窗春呓》赞孙春阳茶腿:“火腿以金华为最,而孙春阳茶腿尤胜之。所谓茶腿者,以其不待烹调,以之佐茗,香美适口。”该店在冬季还出售家乡肉,夏季出售风肉,又兼营南北货小食,尤以经营南枣著名,故该店市招上书“生春阳金腿南枣发客”字样。袁景澜《姑苏竹枝词》记“鲊美春阳鯌子鱼”,赞孙春阳出品的鯌子鱼为吴中美味。 旧时苏州熟食卤菜店多达数十家,有本帮、常熟帮、无锡帮、清真馆等不同流派。另一种是以野味为主的店家,以常熟帮马詠斋为代表,民国期间开在观前街棋杆里出口处,所制产品有酱肉、三黄油鸡、胡葱野鸭、肉松、风鸡、板鸭等。其特色熟菜以家传秘方研制,号称马肉,另有马蛋、熬油山雀、卤香野鸡等都名不虚传。 以协盛兴、桃源斋为代表的无锡帮,除经营野味、酱排骨等外,常备有面筋、素鸡、豆腐干等熟菜,产品以红烧、卤制为主,吸引不少食客。苏州清真馆熟食以烤鸭、油鸡、牛肉等为主,滋味不一般,顾客远近而来。 在苏州熟食卤菜业历史上,值得一说的名店还有东小桥的赵元章,以供应野鸭闻名;清真鸿顺兴鸡鸭店以熏鸡、盐水鸭、五香牛肉等为特色;津津香干工坊供应特色卤汁豆腐干等。道前街上的三珍斋亦是一家名店,看家菜酱鸭颇有名气,酱肉也相当出色。 莲影《苏州小食志》说:“熟肉店以陆稿荐、三珍斋两家最为驰名。”可惜三珍斋、赵鸭等品牌消亡过早,好在杜三珍、陆稿荐一直延续至今,引领当下苏州熟食卤菜业的发展。 三 摊点卤菜熟食,设施较为简陋,有固定地点,出售产品较为单一,但风味浓郁,价格低廉,出售方便。摊点通常设于街头巷尾,也有在菜场附近、酱园店旁,方便食客。旧时苏州有一种“熏胴摊”,每日下午出摊,供应熏肠、熏肚、卤猪头肉等。在盛夏,居民拿着青边饭碗,切上一点熏肠、熏肚、白烧猪头肉,加上一勺卤汁,鲜美清香,是老苏州人的最爱。 多数摊点供应盐水鸭或糟鹅,在端午节前后上市,以新鹅、新鸭为好。上午在家加工,下午出摊,当天做当天卖光。盐水鸭常年供应,夏季开始出售糟鹅。糟鹅是苏州卤菜中的一大特色,出售时还分鹅头、肠、肫、翅、掌等不同部位,售价也不同,头、翅、肫、掌味道不同凡响,价格还高于糟鹅肉呢。 另有一种出摊供应熟食的叫“等大”,一般出售熟咸肉。为何叫“等大”?出售咸肉者手持切刀,四周围着顾客及看客,每切下一块咸肉喊起“三角五角,谁要给谁”,顾客目光聚集等待切的咸肉大一点就要了。如同拍卖一样,有的要瘦肉多点,有的要肥肉多点,但总想等着切下的肉大点。有时真要眼快嘴快,喊出来“格块我要哉”。熟咸肉油光锃亮,集咸、鲜、油于一体,好吃非凡。切好的咸肉放在一张老荷叶上,有的人当场买了就吃起来。摊点上总围着人,看的人比买的人还多,此种买卖形式,用老苏州人的说法“好白相”。另有一个吃食好去处,是玄妙观小吃摊,那里供应卤味熟食、五香排骨、小肉、鱿鱼等特色小吃,食客终日不绝。 当下,“熏胴摊”“等大”这种销售模式已无存,但其品质风味流传下来。 四 提篮肩挑的小贩出售熟食卤菜称为小食。有的自己加工,有的在熟食店批发一点,走街串巷叫卖,赚一点辛苦钱。如一些人提着盘篮叫卖“酱汁肉、肉百叶、猪头肉”,卤菜按块卖,售价低又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叫卖声唤起食欲,有钱多买点,没钱少买点,丰俭随意,一块肉、一只肉百叶煞煞馋亦可。 另一种售卖形式是小贩推着车子,前面生火炉,炉上炖一只大号砂锅,锅内装兰花素鸡、卤蛋、黄豆等物,边走边叫卖。推车停下来,围观者不少,砂锅里总散发诱人香气,人们常说:“不买闻闻味道也好。” 旧时走街串巷叫卖者中另有一路人,头上功夫“硬涨”。头顶一只圆形藤大匾,匾内装着一只只小荷包,荷包内放各种各样“吃局”,有慈姑片、咸水毛豆、素火腿、熏田鸡、香炸小鱼等。出售时把藤匾放到胸前,藤匾两边绳子套在脖子上,熏田鸡、小肉撒些五香粉,甚是美味,有道是“上风头吃,下风头闻香”。 旧时有一些妇女、姑娘挎着篮子叫卖小食,她们更多在傍晚专跑酒店、酱园店。那时苏州人常在太阳落山后集聚在一起吃黄酒,称“落山黄”。挎篮叫卖者篮头里盛着各种盒、蛊,出售酱螺蛳、卤汁豆腐干、熏青豆、焐熟藕、小鱼、咸菜等。虽都是不起眼的小食,但她们调制出特有味道,成为佐酒佳品。 那些提篮肩挑、走街串巷叫卖的小商小贩如今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那些可口的小食零嘴味道,最终成为城市的味道。老苏州人直到现在还津津乐道那时的小食,更忘不了一声声悠长的叫卖声…… 五 在熟食卤菜行当里,旧时苏州野味店也占有一席之地。湖边野味食材丰富,野鸡、野鸭、雀鸟、小鱼、青虾等层出不穷。在野味制作上苏州大厨独具匠心,形成风味独特的苏帮卤味,受到食客欢迎。有卤制、熏制、爊制、糟制等不同风味。品种有浅褐色卤制的野鸡野鸭,琥珀色的熏蛋熏鱼,乳白色的糟鹅蛋,爊味制成的黄褐色麻雀鹌鹑等。 苏州茶食糖果店制作的野味,风味醇香,以稻香村最著名,开在观前街,百年老字号。除了丰富多彩的茶食、糖果、糕点,稻香村的熟食野味名气也很大,驰名沪宁一带。品种有胡葱野鸭、透味熏鱼、虾籽鲞鱼、异味风鱼、美味肉松、红烧牛肉、熏虾等,其中以胡葱野鸭、异味风鱼最有名。胡葱野鸭选用黄嘴黄脚的大鸭,宰杀后用食盐、胡葱拌和,以砂仁末、秕谷、茴香粉等塞满鸭肚,加黄酒焖烧,成品肥嫩鲜香,回味无穷。 除稻香村外,另有采芝斋、叶受和、东禄、悦采芳等,都各自制作野味出售。其制作精细、选料严格、追求口味完美甚至胜过专门的野味店,只是价格相对贵一点。直至今日,苏州的茶食糖果店如稻香村、叶受和、采芝斋仍保留供应虾籽鲞鱼、虾籽酱油及透味熏鱼等特色品种。 苏州熟食卤菜业除了四季常有的品类外,另有一些跟着节令食俗而来的品种。在冬季,苏城大街小巷羊肉店到处都有,也有挑担走巷卖羊肉的人,出售白切羊肉、羊糕、羊肚、羊脚、羊头肉等。羊肉店内除售羊肉、羊糕外,总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或羊肉面供应。苏州一碗“热吹潽烫”的羊杂汤甚至吸引了周边城市的人赶到苏州品吃。旧时在春秋季还有不少走街串巷出售酱品、卤味蔬食的小贩,售酱萝卜、咸鸭蛋、春不老、大头菜、腐乳等。在苏城的街巷时不时能碰到油氽臭豆腐、粢饭糕的担子,现氽现卖现吃,还配有辣酱、甜酱任君选用,这些小食给人们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 苏州的熟食卤菜业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买卖关系,其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熟食卤菜需求进一步扩大,一些老字号如杜三珍、老陆稿、老陆稿荐、朱鸿兴等,恢复了一大批传统经典卤菜。新品牌也纷纷登台亮相,网红店新品层出不穷,麻辣鸡、牛杂、爆肚、炸鸡、酥肉、卤鸡脚、鸭脖、兔头、串烧、鸡排等一大批年轻人喜欢的熟食成为新宠,它们丰富了餐饮市场,苏州熟食卤菜业也趁势发展壮大,城里城外呈现店铺林立的繁荣景象。一些著名熟食卤菜店还在邻近的上海、嘉兴等地开设分号,用加盟连锁等形式,既壮大了队伍,又擦亮了字号招牌,人们称颂其制作技艺为“苏式”“苏灶”,区分于其他同类行业。 苏州人在斗酒品茶、交杯移影中品味熟食卤菜,形成精致、休闲的吃食格调,寻找到苏式生活的快乐。 |
|
来自: 苏迷 > 《苏州美食与苏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