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动态血压报告就头大?手把手教你识别各种参数

 hercules028 2022-10-17 发布于四川

6点全方位总结!速来收藏

引言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在高血压的诊断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其测量方法是让受检者佩带一个动态血压记录器,回到日常生活环境自由行动,仪器会自动按设置时间间隔(一般是15~30min)进行血压测量,提供24小时期间多达数十次到上百次的血压测量数据。

ABPM数据包括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血压最高值和血压最低值、每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24小时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等。本文将全面总结这些参数的临床意义。

一、平均血压

ABPM提供24小时内每次监测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每小时SBP、DBP平均值,24小时、白昼、夜间SBP、DBP平均值,正常人血压变化情况:白昼血压均值>24h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

图1 ABPM记录的24小时、白昼、夜间平均血压值:血压控制尚可

[1]

目前多采用的ABPM正常值参考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中推荐的正常参考值标准。即24小时平均SBP/DBP≥130/80mmHg,白昼平均SBP/DBP≥135/85mmHg,夜间平均SBP/DBP≥120/70mmHg。

二、血压负荷

指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分别超过正常范围次数的百分率。一般正常人血压负荷应<10%。ABPM所得血压负荷是诊断高血压和预测其靶器官损害的重要信息。血压负荷超过40%是高血压心脏受累的警报,应考虑治疗。

图2 ABPM记录的白昼、夜间血压负荷:血压负荷控制尚可

三、血压昼夜节律

正常人血压在0:00~3:00处于低谷,以后呈上升倾向,早晨起床活动后迅速上升,约在上午8:00~10:00时达到高峰(第1峰);白天基本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下午16:00~18:00时可再次轻度升高(第2峰);从18:00起开始缓慢下降。故ABPM曲线呈“双峰一谷”。

血压昼夜节律可用夜间血压下降率表示,即将白昼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减去夜间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所得差再除以白昼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得出夜间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率。一般应下降10~15%或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10mmHg及5mmHg。多数将夜间血压下降率>10%定义为正常,<10%为减弱,夜间血压不下降或反而上升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图片

图3 ABPM记录的血压昼夜节律:减弱

血压的昼夜变异图形的识别

当夜间平均血压低于白天平均血压≥10%时,患者被分为“正常杓型”;

当降低<10%或正常的峰谷线消失,夜间血压和白天血压相近时被分为“非杓型;

降低≥20%的杓型称为“超杓型”;

平均夜间血压高于平均白天血压的非-杓型被定义为“反杓型”。

图4 正常杓型血压

正常的健康人每天的血压均有波动,一般存在两峰一谷的特点,每日的血压在早上6~8点及下午5~7点左右有最高值,而在凌晨2~3点是每日血压最低值

图5 高血压患者血压杓型变化

高血压患者的杓型曲线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曲线,出现两谷一峰,上午6~8点,下午4~6点出现血压高峰,夜间血压比白天平均血压低10%~20%

图6 非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10%,白昼血压相近

图7超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20%

图8 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5%,甚至上升

四、血压的变异

即血压的波动性,即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通常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均值标准差反映血压变异的幅度,以频谱分析反映变异的速度。

一般来说24小时血压变异>白天血压变异>夜间血压变异;收缩压变异>舒张压变异。

图9 ABPM记录的血压系数:大致正常

五、脉频率变化

用来表示24小时的脉压变化

图10 ABPM记录的脉频率:大致正常

六、24小时血压具体血压、脉压、脉率值

根据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压、脉压及脉率值给予相应诊疗方案

图11 ABPM记录的全天血压变化值

小结

[3]

随着动态血压测量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对血压的易变性、环境刺激对血压的影响、在诊所测得血压值相近人群中区别高危和低危病人以及降压治疗效果的观察方面提高了认识,为高血压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3]

因此,目前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把动态血压监测放在重要的地位,能更好更真实的评价患者血压的水平,更有利于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01):24-56.

[2]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04):313-328.

[3]苏海,李雪,汤松涛.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06):501-502+500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