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楚辞”与“楚歌”

 一中大语文 2022-10-30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在汉代,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不无关系。刘邦出生地在楚国丰邑,刘邦登基以后,楚文化自然北移,汉代在政治上虽然“汉承秦制”,但在文化上受楚国传统的影响却非常大,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秋风》《瓠子》都是楚声,武帝时的《汉郊祀歌》都是楚调。刘向大概就是在西汉兴起的楚地诗歌风格的氛围中,整理出最能代表楚国水平的诗歌选集《楚辞》,从此以后,以《楚辞》为代表的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以前是规整的以《诗经》为代表的四字句诗歌,楚国诗歌或《楚辞》风格的诗歌风行汉朝以后,五言诗开始流行。李陵与其所训练的五千荆楚“敢死之士”(司马迁语)纵横匈奴腹地,因寡不敌众受降后在大漠以北所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与其说是五言诗,不如说是楚风诗。钟嵘《诗品》甚至认为,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乃中原五言诗的发源。后人所写的五言诗,不断受其影响。汉乐府诗,更是受到《楚辞》的影响。诗歌的演化史,就是不断走向自由表达的演化史。以《诗经》为代表的书面雅言,越来越走向象牙塔,而以《楚辞》为代表的更为自由的语言风格,因为接近口语化,却显得越来越有生命力。诗歌经过五言、七言的酝酿,再到长句,进而到彻底的自由诗,我们都可在《楚辞》中找到影子;同时,也可在汉语诗歌的一系列演化中,找到《楚辞》的影子。

(摘自石厉《“楚辞”与“楚歌”》)

材料二∶

先秦楚歌独特的文学模式的形成是由其保存形式所决定的。当我们从保存这些作品最早的文献中来搜寻时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作品是因为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才得以保存下来的。一方面,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并且有特定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诗歌和叙事又是相互说明和印证的。无论是直接坦露出对社会衰善贬恶的价值判断的作品,还是揭示世道人心,表明进退出处、为人处世的生命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作品,或是感人动心的爱情主题,或是感时伤世,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生命喟叹,均如此。楚歌可以说是严守了"诗言志,歌咏情"的诗歌创作原则。

就像我们的祖先为了祭祀而借助于铜器铭文保存了典礼颂歌一样,许多楚歌就是这样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保存楚歌的这些古文献就是把歌辞文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古朴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人格个性与生活状貌。楚歌是现存古代音乐文学作品中难得的一种艺术模式。按照“诗言志,歌咏情”的原则在叙述当中融合楚歌,不仅使历史文献保存了早期历史人物的诗歌,在后来的历史意象中,对于这些诗歌的记忆也有助于保持历史叙述的表现力。

由于楚歌与其语境的高度融合,它所表达的善恶褒贬的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给人的心灵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从《楚人诵子文歌》《优孟歌》《慷慨歌》《楚人为诸御己歌》《魂歌》《岁莫歌》等作品来看,这一特点非常突出。《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直截了当地把诗歌本质的情感表现推演到歌唱艰辛生活的百姓身上和世道人心的层面上∶"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见,楚歌与《诗经》有着同样的社会功能,因为都遵循着相同的诗歌文化传统,虽然它们所生成的文学模式差别甚大。

(摘自孟修祥《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一统天下后楚文化自然北移,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主

要因为政治因素影响巨大。

B.诗歌选集《楚辞》最能代表楚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刘向整理出来后,这种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

C.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这是使得许多楚歌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被保存下

来的原因之一。

D.无论是五言诗、七言诗还是自由诗,都不如楚歌让我们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思想、心理、

人格、生活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以楚歌为分析对象,材料一侧重楚歌流行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材料二侧重楚歌

保存状态的分析。

B.因寡不敌众受降的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是中原五言诗的发源,不断影响后人的五言

诗创作。

C.楚歌的保存形式决定了其文学模式的形成,许多楚歌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这些古

文献把歌辞文本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

D.楚歌遵循着诗歌文化传统,虽然与《诗经》文学模式差别非常明显,但都有着同样的社会

功能。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奇特,笔法自由,多次出现“兮”字。

B.诗歌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律诗。

C.曹操通过宴会歌唱,以《短歌行》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思想情。

D.《秦风·无衣》是一首表现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士气高昂的战歌。

4.“诗言志,歌咏情”是诗歌创作的原则。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诗歌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C【解析】A项“主要因为其政治因素影响巨大”错,原文是“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不无关系”,程度较轻。另外,原文是“在文化上受楚国传统的影响却非常大”。B项“经济发展的水平”错,原文中的“楚国水平”指的是诗歌。D项于文无据。故选C。

2.B【解析】“是中原五言诗的发源”错,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钟嵘个人的观点。故选B。

3.A【解析】材料一主要论述了楚歌及《楚辞》的影响。B项律诗韵律严格,不是走向自由体的诗歌形式。C项《短歌行》是四言诗,不受影响。D项《无衣》是《诗经》中的四言诗,没有受影响。故选A。

4.①诗歌和叙事相互说明和印证。无论是价值判断、揭示世道还是表达价值观与人生观等的作品,都有对世情的叙述与表达。②许多楚歌借助古文献保存下来,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心理及生活状貌等。③楚歌与其语境高度融合,它与《诗经》一样所表达的善恶褒贬的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给人的心灵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5.示例:①形式上,不局限于传统,不断演化,使中国诗歌越来越有生命力,从而走向自由表达。②内容上,遵循诗歌的社会功能,叙述和表达人们的善恶褒贬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开放型试题,能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