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作为中国王朝的历史地位,已成盖棺定论的历史事实

 西一里2l6sluho 2022-10-31 发布于上海

一、清朝具备作为中国王朝的资格

  1、历史上公认取得华夏正朔地位即为「中国」

  i、历史上已公认取得华夏正朔地位的辽、金、元即为「中国」

  历史上,汉族人王恽已认为辽、金取得华夏正朔地位,宋辽金三史皆为华夏正朔正史:

  辽太祖神册之际, 宋太祖未生,辽祖比宋前期五十余年已即帝位,固难降就五十年之后包于《宋史》为载记,其世数相悬,名分颠倒,断无此法……金太祖平辽克宋,奄有中原三分之二,子孙帝王,坐受四方朝贡,百有余年。今以刘、石等比之,予故不可不辨。

——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

  历史上,汉族人虞集已认为辽、金取得华夏正朔地位,宋辽金三史皆为华夏正朔正史:

  今当三家各为书,各尽其言,而核实之,使其事不废可也。

——虞集《道园学古录》

  历史上,汉族人郝经已认为元朝取得华夏正朔地位,元史为华夏正朔正史:

  天无必与,惟善是与;民无必从,惟德之从。中国而既亡矣,岂必中国之人而后善治哉?圣人有云:「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苟有善者,与之可也,从之可也,何有于中国、于夷?

——郝经《辨微论·时务》

  鉴于历史上已公认辽、金、元取得了华夏正朔地位,明太祖在指出历代「中国」与朝鲜发生的摩擦时列举的王朝,除了包括变统晋朝在内的汉族王朝,也包括辽、金、元。很明显,明太祖除了认为汉族王朝不论是否为正朔皆为「中国」外,也认为历史上已公认取得华夏正朔地位的非汉王朝为「中国」:

  ……于是稽古典知,此夷自古至今,未尝不侮慢中国,而构兵祸者也。验古事迹可以绝交,不可暂交,况深交者乎?曩古侮汉,汉伐四次,绝灭其国族。魏伐二次,屠其所都。晋伐一次,焚其宫室,俘其男女五万口。隋伐二次,城困将亡,幸降而免。唐伐四次,斩首五万级,牛马八万余,夷王臧等戮于市。辽伐五次,焚其宫室,斩乱臣康肇,拔十余城。金伐一次。元伐五次,夷王窜耽罗,捕杀之,元以耽罗为牧马之野……

——《明太祖实录》洪武十七年(1384)五月二十九日

  ii、历史上已公认取得华夏正朔地位的清朝即为「中国」

  历史上,明遗民金圣叹已认为清朝取得华夏正朔地位,清史为华夏正朔正史:

  先帝之于侗,倦倦不忘知己之至也。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况君臣之际乎。

——金圣叹《弘觉国师语录》

  历史上,明遗民黄宗羲已认为清朝取得华夏正朔地位,清史为华夏正朔正史:

  圣天子崇儒尚文……今圣天子无幽不烛,使农里之事,得以上达,纲常礼教,不因之而益重乎。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

  历史上,明遗民金堡已认为清朝取得华夏正朔地位,清史为华夏正朔正史:

  苟能济人利物,则一身出处可不计也。华夷二字,乃人间自家分经立界,若同 一天覆,则上帝必无此说,亦但论其所行之善恶耳。

——释澹归《与丘贞臣明府·又》

  按照明朝官方的立场,明遗民既然已公认清朝取得了华夏正朔地位,那么清朝即为中国便是毫无疑问的。

  2、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地区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

  i、明朝官方主张,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地区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

  《明太宗实录》中记载的朝鲜仰慕「中国」礼仪文化,要求的冕服、四书五经等都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这里的「中国礼文」主要是指儒家文化。很明显,明太宗认为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地区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

  ○辛未,朝鲜国王李芳远遣陪臣石璘、李原等奉表谢赐药,并贡马及方物,且请冕服、书籍。上嘉其能慕中国礼文,悉从之,命礼部具九章冕服、五经四书并钞及彩币表里,俟使还赐之。

——《明太宗实录》永乐元年(1403)六月二十五日

  明宣宗中将「中国」与「夷狄」类比「阴」与「阳」。有纲常礼乐」者为「阳」,为「内」,为「中国」,相对的「阴」、「外」, 没有「纲常礼乐」的为「夷狄」。很明显,明宣宗认为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地区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

  ○……人之生,干天地之和,关系至重,故恤刑又继之。文者,纲常礼乐 之事,所以化成,天下武者,禁暴戢乱之器,所以安内攘外,不可一日无者, 故文治武备又继之。有中国必有夷狄,如阴阳画夜不能无者……

——《明宣宗实录》宣德三年(1428)二月

  明宣宗进一步指出圣人不以「夷狄」为「中国」的原因是没有接受「诗书之教」、「礼仪之习」,喜怒完全任凭自己的本能冲动。很明显,明宣宗认为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地区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

  ○……夷狄非有诗书之教,礼义之习, 好则人,怒则兽,其气习素然。故圣人亦不以中国治之……

——《明宣宗实录》宣德三年(1428)二月

  胡濙奏官舍的军民崇尚游牧民族风俗,学习语言、更改服饰甚至使用其礼仪,他认为「中国」之人效仿「犬戎」,是十分可耻的。「中国之人」的礼仪与游牧民族习俗相反,很明显,胡濙认为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地区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

  ○礼部尚书胡濙等奏:向者山东左参政沉固言:中外官舍,军民戴帽穿衣,习尚胡制,语言跪拜习学胡俗,垂缨插翎,尖顶秃袖,以中国之人效犬戎之俗,忘贵从贱良为可耻昔。北魏本胡人也,迁洛之后尚禁胡俗。况圣化度越前古,岂可效尤?今山东右参政刘琏亦以是,为言请令都察院出榜俾巡按监察御史,严禁从之。

——《明英宗实录》正统七年(1442)十二月三日

  ii、儒家思想主导清朝意识形态,因此清朝毫无疑问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

  按照明朝官方的立场,既然从顺治元年开始,儒家思想主导了清朝意识形态,那么清朝具备作为「中国」的资格是毫无疑问的:

  ○户科给事中郝杰言、从古帝王、无不懋修君德。首重经筵。今皇上睿资凝命。正宜及时典学。请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谟数条。更宜遵旧典、遣祀阙里、示天下所宗。得旨、请开经筵。祀阙里。俱有裨新政。俟次第举行。

——《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1644)十月上二日

  ○乙卯,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湖北按察使梁鼎芬奏:请建曲阜学堂各折片。子为万世师表,昨经降旨升为大。曲阜为圣人之乡,自应建设学堂,以拓宏规而启后进。着张之洞督同湖北提督使黄绍箕等悉心筹画,妥慎办理,所需经费,即着该督筹办,并颁发帑银十万两,由山东藩库发给。

——《清世祖实录》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二十二日

二、清朝具有作为中国王朝的意愿

  笔者曾粗略统计清朝最重要的史书《大清历朝实录》里「中国」一词的使用情况, 其结果是1912年之前共有1680多次的使用,其中那种包括全部清朝所治区域与民族在内含 义的「中国」,以及泛指此前古代中国的用法竟占到了98%以上。而仅指所谓明朝统治区 域(即狭义中原)的其他使用极少,不到30次,也即占不到2%,其中近一半尚为入关前 的使用。入关后的使用基本在乾隆朝以前,并且多是在追述历史、分别满汉关系的特殊语 境下,如雍正与曾静论辩华夷等场合才出现。

  清朝皇帝喜欢挂在嘴上的所谓「中外一统、 满汉一家」,其「中外」并非意指现代意义的「中国」和「外国」,而主要是泛指中原和中原以外的广大地区。这也可以说是满人皇帝及其上层所主导的、以整个清朝统治区域为范围的「中国认同」之一集中体现。

——黄兴涛.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J].清史研究,2011(01):1-12.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蝗憾大力鼓噪的小日本问题。清代日本学界少数派「儒学派」虽以(伪)「中国」一词自居,但他们的伪「中国」根本就不包括历代中原王朝。清代日本「儒学派」对历代中原王朝真实的称呼是所谓的「外朝」。

  蝗憾一再鼓噪「清代日本学者以『中国』自居」之谰言。然而历史事实证明,清代日本以(伪)「中国」一词自居的学派种类数量只占少数,即「儒学派」;而憎恶「中国」一词的学派种类数量则居多,如「神皇国学派」「兰学派」等等。

  与蝗憾的谰言恰恰相反,清代多数日本学者认为「中国」一词是所谓「*那人不知天高地厚的自称」,因此对「中国」一词、以及以(伪)「中国」一词自居的日本「儒学者」,更多的是憎恶。清代多数日本学者认同的是「大和」一词。

  夫(所谓)「外朝」(指真正的中国)易姓,殆三十姓,戎狄入王者数世。春秋二百四十余年,臣子弑其国君者二十又五,况其先后之乱臣贼子,不可枚举也。

  ——清代日本「儒学者」 山鹿素行

  中国因幅员广大,国势强盛,故以种种蔑称施之邻近小邦,迫其屈服;自称天子,妄自尊大,封自国为「中国」,贱他国为「夷狄」,傲慢自大,似天地间无有与之可比者……中国迫使邻国之君受其规定,尊之为天子,仰之为中国。自古至今,人人皆为表面之华丽辞章所欺,深信此为当然之理。

——清代日本「神皇国学者」 本居宣长《驭戎慨言》

  腐儒庸医不知天地大也!少闻东洋二三国之事,以*那为万国之冠,又少读其书,则漫然自称曰:夷狄其俗固无礼乐也……道者,非支那圣人所立,天地之道也,日月所照,霜露所下,有国有人有道……况又腐儒庸医,从*那之书,以其国为中土。

——清代日本「兰学者」 杉田玄白《狂医之言》

  *那人常自尊为「中华」,贱外国为犬羊。

  ——吉田松阴《與赤川淡水書》

  *那为人多地广一帝国,如此萎靡不振,其民众野蛮未开化,受西洋诸国之侮辱,乃因受其象形文字之毒,不知普通教育法之故。

——清代日本「神皇国学者」 井之口有一《明治以後の漢字政策》

  中华(ちゅうくわ):(一)相对于四方夷狄、位于中央的开化之国。中夏,中国。(二)*那人对本国的自称之语。

——清代日本「神皇国学者」 大槻文彥《言海》

三、清朝作为中国王朝的历史地位得到了汉族的认可

  1、「中国」指清政权

  施琅认为,台湾物产丰盈,若将台湾岛纳入「中国」版图,则「可资中国之润」。很明显,施琅的「中国」指清政权:

  (台湾)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可资中国之润

——施琅《靖海纪事》

  康有为认为,中国被元清统一不算「沦于非类」。很明显,康有为的「中国」包括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

  中国者,遂古以还,固一种之所君,而未尝或沦于非类……今定国号,用于外城,顺乎文史,莫若用中华二字。

——康有为《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

  孙中山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国民构想与主权正当性来源于清朝。很明显,孙中山的「中国」指清政权和中华民国:

  至于中国的十八省和东三省以及各特别区,在清朝时候已经是统一的,已经是联属的。我们推翻清朝,承继清朝的领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国,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

  2、「中国」指清朝疆域内的各民族

  严复认为,满蒙汉皆属同一种族民族。很明显,严复的「中国」指清朝疆域内的黄种人:

  盖天下之大种四黄白赭黑……今之满蒙汉人,皆黄种也。

——严复《原强》

  徐松认为,被清政府编入户籍的各民族都不能称为「外夷」。很明显,徐松的「中国」指清朝疆域内的各民族:

  守边之要,首在熟悉夷情。……新疆之境,部众环居,其中如南路之回子,北路之厄鲁特,类皆服役,等于编氓 ,固不得谓之外夷也。即土尔扈特、和硕特,居于内陆,践土食毛,亦非可以外夷目也

——徐松《新疆识略》

  杨度认为,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早已铸成求同存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很明显,杨度的「中国」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体:

  不仅国中已无满汉对待之名,亦无蒙回藏之名词,但见数千年混合万种之中华民族,至彼时而更加伟大,益加发达而已矣……汉满蒙回藏五族,但可合五为一,而不可分一为五……至于合五为一,则此后中国,亦为至要之政。

——杨度

  3、「中国」指故清疆域内的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体

  梁启超认为,「中国」指故清疆域内的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体: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梁启超认为,「中国」指故清疆域内的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

  革命党认为,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整体,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也以民族团结为纲领。很明显,革命党的「中国」指故清疆域内的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都是黄帝子孙。因为受封的地点不同,分散各地,年代悠久,又为气候悬殊,交通阻隔,而有风俗习惯之不同,语言口音之歧异,虽有汉满蒙回藏等之名称,如同张王李赵之区别,其实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大家好像一家人一样,因为我们中华,原来是一个民族造成的国家。孙总理说,中华民族,就是国族。民国成立以来,并将五族平等的原则订在约法,孙总理的民族主义亦完全以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为目的。中央政府遵照总理遗教,对于国内各民族,竭全力以扶植之,时时刻刻,为我们边远的同胞,图谋幸福,解除痛苦,又特设蒙藏委员会,专为我们蒙藏同胞筹划一切的改进,中央委员也有蒙古人员。所以说五族,就是中华民族,就是国族。

——革命党《中华民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