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以来,仅有两个时期,道家思想普遍盖过儒家思想

 新用户04570WNT 2022-10-31 发布于北京
秦汉以来,仅有两个时期,道家思想普遍盖过儒家思想——在先是西汉初,在后是魏晋。稍细视之,这两种“道家”很不一样。汉初道家曰“黄老”,乃更强调“无为”,平静施政;魏晋道家曰“老庄”,渐进为玄学,于国家治理而言,表现为混一日是一日的消怠。

黄老虽也有退逊之弊,源自道家思想的根本,但那主要还是一种“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核心关切还在治理一事,只是与儒家的最终归宿不同。老庄则不似政治理想,而更像是修身之道或美学意趣——越两晋,至南朝,国家几无制度之进步,不如北朝远矣。

北朝纵为鲜卑拓跋氏所立,立国之初已兴太学,置五经博士,俨然西汉之初的气象。循着汉家老路,元魏自然地过渡到汉儒学派,务实济综,享一百年左右的太平。齐、周继之,皆有制度上的进步;隋唐又继齐、周,终孕育出“科举”这种刷新国史的巨大进步。

——魏晋及南朝呢?不是不想。

魏文帝、魏明帝皆屡次振兴太学而不得;西晋时,刘毅、卫瓘诸臣皆已看到“九品中正”等国策毫无前途可言;宋文帝亦知立太学……但为何还是逃不出老庄,还是不能把国家带向昂扬向上的轨道?原因并不复杂,表面上是“门阀问题”,背后是“分配问题”。

——凡政权,存亡荣辱皆系于“分配”一事。

根本上,魏晋及南朝一直没能建立起适宜的分配机制,致权力分配不到有干劲有能力者那里,国家发展的成果更分配不到普罗大众的手上。门阀不可怕,有的是办法铲除,秦皇汉武时代的门阀问题不严重吗?问题是,铲除门阀之后,你要如何分配权力和成果?

秦皇汉武皆有分配方案,或按军功、政才,或按异能、孝廉,纵比不上科举,且总须对方案搞一搞大修,但也比魏晋那时候的没方案强得多。“九品中正制”是方案吗?若它是,则不必有“倒了豪门再扶起一个豪门”的局面,更不必有“上品无寒门”的绝望社会。

——“老庄盛行”不过是“遮羞布盛行”。

此亦纵是社会堕落的原因之一,终更似堕落的遮羞布而已,实在不能怪两位远古的大哲。庄子那是啥境界啊!几个魏晋贵公子真正如他一般自甘于做漆园小吏?嵇康倒是愿意,还教朝廷杀了。还那话,若无适宜的分配机制,古今中外,概无堕落之外的他途。

【主要参考文献】房玄龄等《晋书》,李大师、李延寿《南北史》,司马光等《资治通鉴》,钱穆《国史大纲》等。

【配图】从左到右:北魏佛头,南京鸡鸣寺,杨子华《北齐校书图》摩本(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