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宿府》赏析

 诗词曲赏析 2022-11-18 发布于河南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严武再度镇蜀,六月荐杜甫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但在严武幕府中,僚属间的猜忌排挤,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庸俗风气,以及他对严武既感激又“束缚酬知已,蹉跎效小忠”的小心困窘,使他十分烦恼。因而在这首诗里,流露出难言的隐忧以及孤苦危愁之感。

首联:“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首句点出时令是“清秋”,地点在节度使“幕府”,环境是孤寂清“寒”;次句写在这样清寒的环境中,诗人“独宿"幕府,夜不能寝,眼睁睁地看着蜡烛残。因为杜甫家住城外草堂,离城较远,在幕府工作完毕,不便返家,只好留宿幕府,故有这种孤凄寂寞之感。

颔联:“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诗人在不眠之中听到的是长夜号角之声,仿佛在悲诉乱世的凄凉,看到的是中天月色姣好,可有谁欣赏她呢?突出了幕府中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心情。

颈联:“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诗人在寂寥之中,思绪万千,想到时光流逝,战乱多年,诸弟音书断绝,生死不知;自己流落剑外,关山阻隔,萧条路险,要想回家真是干难万难啊!“想”与“念”自然结合,旅愁更为沉重。

尾联:“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诗人满怀沉重心事,说自已自安史之乱以来忍受了十年飘零孤苦的生活,现在被严武相邀勉强来充当幕僚,无非是像庄子《逍遥游》中的鹪鹅鸟一样,暂寻“一枝安”罢了!这是诗人的自嘲与无可奈何心境的表露。实际上,诗人的理想是“致君尧舞上,再使风俗淳。”

教国济民,而不愿过这种“井梧寒”的困顿生活。全诗以“独宿”之景抒“独宿”之情,物景凄凉,感情凄凉,在压抑顿挫的音韵中,饱含惆怅凄楚之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