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1662 — 1722) 清圣祖玄烨在清朝入主中原后10年出生,8岁登基,在位61年,曾与胤禛、弘历“三帝同台”,共同延续了清代百年盛世。 ![]() 【康熙颜色釉瓷】 康熙时期宫廷用瓷以颜色釉瓷为主,景德镇官窑在高温单色釉瓷烧造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明代永宣之后就不再纯正的高温铜红釉终于复烧出来了,“郎不流”成为迷之神话。 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 ![]() 郎廷极任江西巡抚期间曾在景德镇督造宫廷用瓷,世称郎窑,所仿宣德、成化朝鲜红釉瓷,水平高超足以乱真,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窑的制瓷水平。 ![]() ![]() 即使各方面条件完备,釉面厚度和窑温的差别也都会产生出不同的红色,釉色厚重浓艳者被称作“牛血红”,釉色浅淡不流不裂者被称作“鸡血红”或“祭红”。 ![]() ![]() 在完全凭火照和经验的古代,营造还原气氛也非常复杂,把握不好就会还原不够,让高价态的铜发绿色,不过也因此烧造出了别具风格的豇豆红釉。 ![]() 祭蓝釉是以氧化钴作着色剂,入窑经约1280度高温一次烧成的石灰碱釉,其制作工艺与祭红釉相似,只是比铜着色剂的红釉更易烧造。 ![]() ![]() 明清宫廷中颜色釉的地位最高,除用于祭祀礼器外,还可以代表森严的等级。 康熙浇黄釉锥拱古铜纹凤首龙形提梁壶。 ![]() ![]() 天蓝釉是康熙朝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新品种,釉色淡雅,传世非常稀少,主要为小件文房用具和陈设器。 ![]() 康熙苹果青釉瓶。 ![]() ![]() 这件笔筒很可惜,颜色釉上曾以金彩装饰山水图和诗文,但现在金彩已经基本脱落了。 ![]() 【康熙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釉里三色瓷】 在铜红釉的基础上,釉里红也复烧出来,而且釉色浓淡分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康熙时期瓷器技术趋于炉火纯青,在明朝偶尔一见的青花釉里红也终于成熟,青花与釉里红可以呈色纯正、线条清晰地运用到瓷器上。 康熙青花釉里红题《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 青花釉里红中还加进了豆青色,产生了新的品种釉里三色。 康熙釉里三色花鸟图花觚。 ![]() ![]() ![]() ![]() ![]() ![]() 康熙矾红彩加黑彩描金开光人物图瓶。 ![]() 【康熙珐琅彩瓷】 ![]() 珐琅为硅酸盐类物质,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经粉碎研磨为珐琅釉料,早期需从欧洲进口。 康熙帝晚年,非常喜爱从欧洲进口的珐琅铜胎画,就下令在金银铜铁等各种材质上烧珐琅彩,发现只有瓷胎与珐琅料的结合度最好。于是,铜胎画的珐琅与中国传统的瓷器结合,新创了珐琅彩这种瓷器釉上彩装饰法。 清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牡丹纹杯。 ![]() ![]() 珐琅彩瓷刚出现时,因为珐琅料难得,还要用西洋技法绘画,只能由景德镇生产出精致白瓷坯,送到北京大内,由内务府造办处亲自绘画和烧造。康熙帝对珐琅彩非常上心,当时造办处各种作坊设在了养心殿旁,他时不时就去珐琅作看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