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佗长寿的秘诀——五禽戏!(附视频)

 初上旅途 2022-11-23 发布于天津
图片

图片

华佗五禽戏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潜心研究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结合中医藏象理论提出的养生保健功法。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华佗五禽戏





有史记载华佗年事已高,身体却如青壮年,思维敏捷,行动灵巧。

有一天他的一个名叫吴普的学生来拜访他,便问:“老师年事已高,身体怎么这样强壮呢?很多比老师年纪还少的人已经耳目不明,脑子也糊涂,动作不便。您这样强壮可有什么妙法可以告诉我?”

华佗听罢很是高兴,兴致勃勃地讲起他自己的健身经验,说:“健身就在一个'动’字上。如果我们身体能保持好运动,那我们吃进去的营养成分就能被身体吸收,血脉也就畅通无阻,这就能预防各种疾病。人的身体好比是门轴,门轴经常转动,越转越灵活。若是不动,门轴就会腐烂,生虫子。”

吴普听罢,觉得有道理,连连赞成老师的说法。

华佗接着说:“明白了'动’字的道理,不知道如何动也不行。”华佗便把五禽戏的动作要领教给了吴普。教完了动作,华佗长叹了一口气,对吴普说:“不少人都向我请教过健身法,我都尽心传授了,可是很多人却办不到。为什么呢?不是因为道理没有听懂,也不是因为动作没有学会,都是因为没有持之以恒。一切学问都懂了,会用了,不坚持去做,和不懂就是一个样啊!”

吴普答应他一定会坚持练此套功法。回到家中,牢记着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承诺,无论风吹雨打太阳晒,吴普也把健身功法这么坚持下去了。当其100岁高龄时,吴普不仅能行医,而且耳聪目明,牙齿坚固,没有疾病,在天龄已尽之后就安然去世了。



华佗五禽戏详细图解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

传统的五禽戏,共有54个动作,由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经常锻炼五禽戏不仅可以行气活血,舒筋活络,防治疾病,还利于慢性病的康复。

先说下基本手型:

图片

虎爪


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图片

鹿角


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图片

熊掌


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图片

猿钩


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图片

鸟翅


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图片

握固


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第一式 虎举


图片

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作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二式 虎扑


图片

动作一:接上式。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三式 鹿抵

图片

动作一:两腿微屈,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迈步,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稍右转;两掌握空拳,向右侧摆起,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随手动,视右拳。

动作二: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脚尖外展踏实;右腿伸直蹬实;同时,身体左转,两掌成“鹿角”,向上、向左、向后画弧,掌心向外,指尖朝后,左臂弯曲外展平伸,肘抵靠左腰侧;右臂举至头前,向左后方伸抵,掌心向外,指尖朝后;目视右脚跟。随后,身体右转,左脚收回,开步站立;同时两手向上、向右、向下画弧,两掌握空拳下落于体前;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惟左右相反。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

第四式 鹿奔


图片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向前跨一步,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空拳,向上、向前划弧至体前,屈腕,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拳心向下;目视前方。

动作二:身体重心后移;左膝伸直,全脚掌着地;右腿屈膝;低头,弓背,收腹;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前伸,掌背相对,拳变“鹿角”。

动作三:身体重心前移,上体抬起;右腿伸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松肩沉肘,两臂外旋,“鹿角”变空拳,高与肩平,拳心向下;目视前方。

动作四:左脚收回,开步直立;两拳变掌,回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五式 熊运


图片

动作一:两掌握空拳成“熊掌”,拳眼相对,垂手下腹部;目视两拳。

动作二:以腰、腹为轴,上体做顺时针摇晃;同时,两拳随之沿右肋部、上腹部、左肋部、下腹部画圆;目随上体摇晃环视。

动作三、四:同动作一、二。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上体做逆时针摇晃,两拳随之画圆。

做完最后一动,两拳变掌下落,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六式 熊晃


图片

动作一: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左髋上提,牵动左脚离地,再微屈左膝;两掌握空拳成“熊掌”;目视左前方。

动作二: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向左前方落地,全脚掌踏实,脚尖朝前,右腿伸直;身体右转,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

动作三:身体左转,重心后坐;右腿屈膝,左腿伸直;拧腰晃肩,带动两臂前后弧形摆动;右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右;左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

动作四:身体右转,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时,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上步,开步站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七式 猿提

图片

动作一:接上式。两掌在体前,手指伸直分开,再屈腕撮拢捏紧成“猿钩”。

动作二:两掌上提至胸,两肩上耸,收腹提肛;同时,脚跟提起,头向左转;目随头动,视身体左侧。

动作三:头转正,两肩下沉,松腹落肛,脚跟着地;“猿钩”变掌,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动作四:两掌沿体前下按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头向右转。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

第八式 猿摘


图片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向左后方退步,脚尖点地,右腿屈膝,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左臂屈肘,左掌成“猿钩”收至左腰侧;右掌向右前方自然摆起,掌心向下。

动作二:身体重心后移;左脚踏实,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左上方画弧至头左侧,掌心对太阳穴;目先随右掌动,再转头注视右前上方。

动作三: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沿体侧下按至左髋侧;目视右掌。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大步,左腿蹬伸,身体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左脚脚尖点地;同时,右掌经体前向右上方画弧,举至右上侧变“猿钩”,稍高于肩;左掌向前、向上伸举,屈腕撮钩,成采摘势;目视左掌。

动作四:身体重心后移;左掌由“猿钩”变为“握固”;右手变掌,自然回落于体前,虎口朝前。随后,左腿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左臂屈肘收至左耳旁,掌指分开,掌心向上,成托桃状;右掌经体前向左画弧至左肘下捧托;目视左掌。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腿直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九式 鸟伸

图片

动作一:接上式。两腿微屈下蹲,两掌在腹前相叠。

动作二:两掌向上举至头前上方,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身体微前倾,提肩,缩项,挺胸,塌腰;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两腿微屈下蹲;同时,两掌相叠下按至腹前;目视两掌。

动作四:身体重心右移;右腿蹬直,左腿伸直向后抬起;同时,两掌左右分开,掌成“鸟翅”,向体侧后方摆起,掌心向上;抬头,伸颈,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下落,两脚开步站立,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十式 鸟飞

图片

接上式。两腿微屈;两掌成“鸟翅”合于腹前,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

动作一:右腿伸直独立,左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朝下;同时,两掌成展翅状,在体侧平举向上,稍高于肩,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动作二:左脚下落在右脚旁,脚尖着地,两腿微屈;同时,两掌合于腹前,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右腿伸直独立,左腿屈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脚尖朝下;同时,两掌经体侧,向上举至头顶上方,掌背相对,指尖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四:左脚下落在右脚旁,全脚掌着地,两腿微屈;同时,两掌合于腹前,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惟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华佗五禽戏视频版

(全长约15分钟,请在WiFi时观看)






华佗五禽戏有何功效?







01

强五脏、培内气




本功法以模仿五禽一定的躯体姿势动作,通过筋骨的伸展牵拉,自我按摩脏腑,伸展疏通经脉,达到强健五脏的效果。

一般一禽侧重运动一脏腑及其经脉,一式一方位一角度,部位明确,针对性强。五禽各有侧重,分别体现上、下肢和躯干的基本运动形式,共同达到多角度、全方位运动周身,以普遍增强五脏六腑功能。

功法要诀云“
慢匀不滞仿五禽”,习练时不仅即刻感受到对相应脏腑的自我按摩舒适感,伸展疏通经脉的躯体舒畅感,而且操作安全,动作与呼吸均缓慢、均匀、柔和,将强健五脏与运动保护兼顾,以趋利避害。

图片

01

鹿戏

鹿戏:鹿戏运动部位侧重躯体两侧胁肋,通过不同角度伸展牵拉两胁,两胁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肝胆,伸展疏通肝、胆经脉,疏肝强筋。

防治肝气不畅、筋脉及目窍失养,如
慢性肝胆疾病、两胁胀痛、抑郁不乐、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性功能障碍以及慢性眼病等。

图片

02

猿戏


猿戏:猿戏运动部位侧重心、胸,通过不同角度伸展牵拉心胸,心、胸有牵拉舒畅感,按摩心脏,伸展疏通心、小肠经脉,刺激心神,养心健脑。

防治心血不畅、心神失养,如失眠、冠心病、中风、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

图片

03

熊戏

熊戏:熊戏运动部位侧重腹部胃肠,通过不同角度晃运按摩腹部胃肠,腹部有牵拉舒畅感,增强胃肠蠕动,伸展疏通脾、胃经脉,健脾和胃。

防治
胃失和降、脾胃虚弱,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慢性肠炎、便秘、脱肛等病症。

图片

04

鸟戏

       
鸟戏: 鸟戏运动部位侧重胸、肺,通过不同角度扩胸张肺、缩胸收肺,胸、肺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肺脏,伸展疏通肺、大肠经脉,补肺固表。

防治
肺气不足、肺失宣降等,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疲劳综合征等。

图片

05

虎戏

       
虎戏:虎戏运动部位侧重腰、肾,通过不同角度运动腰、肾,腰、肾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肾脏,伸展疏通肾、膀胱经脉,固肾壮骨。

防治肾气不固、肾阳亏虚等,如慢性肾病、前列腺疾病、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

       
本功法对全身脏腑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运动侧重部位不同而作用有别,其着力于侧重的脏腑及其经脉,躯体感觉明显,
功力显著,容易记忆,简便易学,适宜于各类人群。



02

调适心境



本功法要诀云“意想意守心入静”,其独有的调心功法对心境的调适则有独特效果。

比如演练每戏每式首先从“意想”五禽之形象开始,乃至“意守”身体丹田等对象,待意想及意守的意象单一的境界形成并稳定之后,再忘却意想及意守的意象,便可以入静。
动中求静,形体运动而心境清静,寓静于动。练到相当程度,便忘却自我,心中呈现“禽”的意境,即所谓的“天人合一”,而真正进入气功入静境界。

比如演练鸟戏,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仙鹤似的,而不愿中止,如同做了一个好梦而不愿让梦境消失一样。此时意识与其意想的对象浑然一体,物亦我,我亦物,即达到物我合一的物化,这便是虚无。虚无并非没有生机,虚无的境界孕育和净化着无限的、可以创造一切的活力,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境界。达到这种虚无境界,将排除一切杂念所引起的心理、生理影响,使心身回归于自然的状态,可使机体自主调节功能发挥至极致,以开发自身潜能,改善脏腑尤其心脑功能,增进身心健康;
不仅可以排忧静心防治身心疾病,还有助精气恢复充实,增强扶正祛邪能力。如《黄帝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华佗五禽戏是东汉以来一直流行的养生功法,具体运用方法包括无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 对于健身无病先防,可以将本功法全套连续演练,一般1次2~3遍,式与式首尾相贯,如行云流水,最后做收式引气归元,每日1~2次。

· 若是治病既病防变,辨治原则主要是辨病施功与辨证施功。辨病施功,主要根据病变主要脏腑选择相应的五戏功法。


相信随着中医文化的推广,
华佗五禽戏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应用,造福人类健康。

欢迎点赞转发

传承中医文化  惠及人人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

图片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部分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