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清雅以养目,笔廖廖以静心,捉拙几笔以抒怀 ...

 与春天同行 2022-11-26 发布于青海

    吾自幼愚钝,性疏懒,又用志多分,虽喜阅书画,尚古学,却从未潜心习之,似晓理却行之不快、言之不明。故于悻悻与恍惚间游弋时久,且一事无成。于是,去年(辛丑年)早秋时节,于京城幸遇近僧先生,有幸观其作画。便喜之若狂。壬寅初,遂赶赴琅琊拜其门下从学,至今刚好一载。如今若出狂言,也无非是初学师之一知半解,尚未及一二。

     吾常闻师言:“为人为艺,明道为先,始则一家,泛则俱览”;“笔墨艺事,最是末梢,大抵无文者为匠,有道者为宗。然以意会轻取则不可!”师又言:“吾论书画,首重性情,神韵所在,气养而成......”

     吾初闻其所言,惑而不解。师深察吾辈之所惑,便拾《庄子》《坛经》《宋明理学》《王阳明哲学》等圣学经典及择古代写意大家之画作一一传道、授业、解惑,并亲身力导,挥毫泼墨,磊落之气尽现笔端,畅怀忘机之态,无不感染吾等观者。师不吝其力,乐此不疲。久而久之,令吾方浅明一二,尚恍惚八九。

     阳明先生云:”人必有痴,然后有成”,嘻!吾自感痴亦痴之,成否则不知亦无执念矣!嗟乎!孺子可教否?可期呼?然,亦不然。何也?焉不知此为悦己之乐呼?

妙琴)


图片

王贵勤 (现任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画者简介

        妙琴,正名王贵勤是也,字拙女,法名妙琴,号妙琴居士。祖籍吉林长春,现为河北廊坊人,常居北京。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室内外装饰专业。从事装饰行业二十余载,力乏精倦,于辛丑某日恣意转念便痴迷泼墨涂鸦。现师从大写意画家近僧先生,喜独乐闲、好琴尚禅、习书画。

(花鸟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人说妙琴禅意花鸟不同于以往其他人的花鸟画,花和鸟似乎自带有那么一股灵性。人所能表现出来的诸多情感,好像在她作品中的花和鸟身上都能感受得到似的,也就是画出了人的情感,这也许就是画者本人彼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吧。让她谈谈创作感受时,她也说:“是的,我画的每一花一叶一鸟总是关乎情的”;说:“在我看来画意也是心生的,看画就能看出画者落笔时内心的状态来,即欲知妙理,唯在观心”。她说有时画完一幅,都要在作品面前沉默半天不语,像是在意境中没有走出来似的;而有时,又一边哼着小曲晃着身子一边画,快时也就十几分钟完事。所以她经常是想画就立马画起来,饭也不吃,一气呵成,说如果停下来气就断了。她作画的状态可以用忘情、忘机、心无旁骛来形容。她笑着说她的作品不多,就是因为不想画时决不逼着自己硬画。一定要给自己发呆的。看得出来她是一个性情中人,她画画时和平时给人的那种文静优雅、温柔知性的小女子的感觉完全不同。


(山水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每听人说国画山水,我的头脑里总是浮现出大江大河汹涌澎湃的大幅面山水画,很有气势、很磅礴的那种。可是当我看到妙琴的禅意山水,突然感到好美妙的意境啊!看着画面有种喜乐宁静之感,内心似乎升起一种美好的向往,总感觉有股仙气招我而入其中一般。在当今人心浮躁的今天,突然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对观者内心绝对是一种抚慰。都说艺术最大的作用是抚慰人心,我看妙琴的山水画就做到了这一点。不知道你是不是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我欣赏她的禅意山水画时,是不敢喘气的,屏住呼吸,生怕扰了山中人,扰了那般美妙的、充满禅意的静谧之意境。

        妙琴的禅意山水,其意深远,其味入髓,其禅近道。意在笔先,一气呵成。笔墨苍辣,酣畅淋漓,线条柔美凌厉,其意境深入人心,令人有素履以往的冲动,属于明心见性之作。


(拟古篇)

 —— 拟古八大作品六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待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