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柱内镜全可视技术-腰椎后路镜下骨质解剖

 百度见贤思齐 2022-11-27 发布于河南

      应用脊柱内镜全可视技术行腰椎后路微创手术,经过精准置管、及初步的分离软组织,可以将局部骨质显露出来,紧接着就是要有序的扩大骨质显露范围以明确解剖位置。由于不同术者对镜下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解剖结构的理解等方面的差异,在镜下显露骨质的顺序及部位也是不尽相同,但主要结构的显露应该是大同小异。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试着将术中需要显露的位置及顺序逐一解析,希望有所帮助。

      做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时经常显露的解剖结构大家都很熟悉:上位椎体(L4)下关节突、上位椎板及椎板下缘、下关节突远端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安全窝)、下位椎板上缘、椎板间韧带,有时需要将棘突根部也显露出来。当然在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时还需要显露上关节突人字嵴。但是在镜下操作时,由于软组织的阻挡、出血及操作不熟练、结构不熟悉等原因,致使视野不清晰、结构不明朗。如下图所示的解剖结构,大家都能熟记,但是在镜下如同管中窥豹,需要通过局部的骨质结构特征来确认所在位置。
图片

图1 腰椎模型示意图,可以明确下关节突周围的解剖

      镜下视野如下图所示,如何确定所在位置,是保证每一例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

图片

图2 镜下视野像管中窥豹,此时不好判断所在位置

图片
图3 视野所在外置

图片

图4 整体来看镜下视野所在位置

7.1下关节突背侧  在体表定位标记及进行置管时常常选择在下关节突与椎板下缘延续处的偏外侧部位,在镜下探查到的骨质大概率是下关节突的背侧,紧贴骨质背侧将表面的软组织进行烧灼汽化,进一步移动视野扩大骨质显露范围。

      以下关节突与椎板下缘移行处(交界处)的偏外侧部位为置管部位,其优势在于:1置管时可以将套管直接深入至骨质层,术中将软组织适当清理后即可显露出骨质,迅速、安全;2有利于镜下视野向周边移动,解剖及环除骨质时可通过适度倾斜套管及镜头,有利于操作;3该部位的骨质环除后,深处一般是上关节突关节面偏向头端的返折部位,将关节面返折部位处理后深处就是椎间盘(椎间隙);4做ULBD时,利于套管向内倾斜处理对侧的椎板内侧骨质。

图片

图5 本例置管偏向头端,在处理解剖时需要向尾端倾斜
7.2 下关节突内侧缘  清理骨质背侧表面的软组织时适时向内侧移动视野,清理软组织后一般是可以找到下关节突的内侧缘的,此时的感觉是射频电极头突然向深处落空。因下关节突内侧缘前后距离相对较深,一般是不会直接进入椎管的。
      在一些病例中椎板间隙特别小,或下关节突增生、内聚等,可能找不到内侧缘,此时要考虑到视野是否是位于上位椎板或者下位椎板的后侧,要及时的透视确认。下关节突内侧缘内侧的软组织一般是黄韧带表面的软组织,而不是黄韧带。需要明确的是下关节突内侧缘不是一个点,所以要移动视野逐步将内侧缘全部显露。
 7.3 上位椎板下缘  明确是下关节突内侧缘后,再逐步向头端清理,进一步显露上位椎板及椎板下缘。较多术者认为下关节突与椎板下缘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拐角(交界处),实际是大多数病例中无明显的分界,通常是沿下关节突内缘向头端清理软组织进行解剖,可能会直接到达棘突根部。

       当镜下不能判断是否为椎板下缘时,通过以下2种方法来确定:1是将套管及镜子归位到初始位置(即进套管透视时的位置),再向头端移位,即可判断;2是从骨质边缘(因此时不知是否为椎板下缘)向头端继续清理骨质表面软组织,通过椎板背侧表面的光滑度及斜坡等来判断。

图片
图6 图示下关节突内侧缘与椎板下缘无明确的拐角

7.4 下关节突远端  沿下关节突内侧缘向远端解剖,到最远端时也有一个拐角,即是下关节突内侧缘向外侧横向延伸的交界处。将此处的关节囊或韧带进行清理,可以看到关节间隙,及关节腔内滑膜(特征是比较大的脂肪颗粒,没有椎管内的脂肪细腻),深处即为安全窝,是下位的上关节突根部的背侧。拐角内侧、尾端均由关节囊覆盖,同时在处理该处时因下位椎板位置较深,可能一时找不到深处的骨质,此时应边清理边探查,避免进入椎管。

图片

图7 下关节突远端拐角及椎间关节间隙

7.5 下位椎体的椎板上缘 把下关节突远端解剖明确后,向远端内侧移动视野清理软组织,相对于下关节突来说,椎板上缘位置较深,且与黄韧带交界处在同一个平面,解剖时注意不要突破黄韧带误入椎管。应边清理边探查,直至解剖出骨质。此时因视野的倾斜,软组织处理的可能不太干净,可以通过旋转套管,用套管的尖端去阻挡软组织,从而充分的显露骨质及椎板的上缘。此时一旦明确解剖结构,椎板远端的骨质表面软组织不用过多的清理,因为黄韧带的尾端止点就在椎板上缘,适当骨质开窗即可显露出椎管内结构(黄韧带止点的断端、硬脊膜外脂肪)。不同病例的椎板上缘也是不尽相同的,大多数是斜向头侧外侧(如图6),和上关节突根部相延续。

 7.6 椎板间韧带  在整个解剖过程中,随时都可以看到椎板间韧带,但不需要刻意去显露,一定要按既定方案先将周边的骨性结构显露。如果需要显露韧带,应先清理韧带表面的软组织,找到椎板间韧带时注意保护其完整性,因在环除骨质过程中韧带可以起到保护椎管内组织的作用。 按既定顺序应在下位椎板上缘显露后再处理韧带表面的软组织及椎板间韧带。椎板间韧带也称黄韧带,是椎管内黄韧带的延续,和上位椎板下缘一致,也是内侧高外侧低,内侧薄而外侧较厚。

        至此,后路内镜下的骨性解剖显露已完成。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病例都需要如此广泛的显露,要根据影像学表现,术前制定好手术方式:是选择单纯的椎板开窗(下关节突开窗),还是行Endo-ULBD,其解剖软组织显露骨质的范围和部位也会有所不同。当然了,显露的解剖结构越多,越不易在镜下迷路。

附病例

图片

图8 术前X线片检查,无明显的滑移及失稳

图片
图9 CT及MRI提示:L4-5中央椎管狭窄
图片
图10 术中定位及置管情况

      该例患者腰4-5节段中央椎管狭窄,术前规划行后路同轴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Endo-ULBD)。

腰椎后路脊柱内镜镜下解剖视频

参考文献:(略)

技术支持:马海军 李芳 郭强

文章校对:马海军 乔海洋 杜路路 

作者简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