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470天|系统的陷阱与对策之政策阻力与公地悲剧

 雅珺的小视界 2022-11-30 发布于海南
        ··
设置星标,不迷路哦

每日心情:

自从发起【共生计划】后,有意识地带着小伙伴记录每天的能量日记,记录自己每天情绪、心流、目标和能量的分值。目的是为了帮助伙伴们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能获得能量回馈的事情以及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这个周期可能会需要点时间,但同时也更客观更准确。

毕竟,你真的想要了解一个人,更应该看他在做什么,而不是听他说什么。我们有时候,真的会自己骗自己。

嘴上说对爸爸的离开是看得开的,但今天在超市看到爸爸喜欢吃的某个小饼干,瞬间泪奔.......很多事情需要时间,不是大脑喊停,身体就会停。

早起读书第470天
阅读书籍:《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作者:德内拉·梅多斯【美国】
翻译:邱邵良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阅读范围:P155--P176

人们把产生常见问题的行为模式的系统称为“基模”,这些基模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努力学习就是希望系统不那么让我们感到意外。

然而,仅仅是理解问题产生的基模结构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去改变它们。首先就需要识别出系统的陷阱,不掉进陷阱或者触发它们,还可以去通过改变结构,比如重设回路、目标,增强或者减弱反馈回路等等。

总之,很多事情没有想得那么难,但前提是,你需要看得见。


政策阻力:治标不治本

生活中治标不治本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第五项修炼里也称之为饮鸩止渴)比如房子漏水,只把水堵上而不去检查管道,迟早还是会再次爆水管;头疼了靠吃止疼药镇痛,但却不去医院检查根本原因等等。

“政策阻力”意为系统本身结构存在内在的惯性,对外界施加的变革力量会有忆当年的阻力或对抗,有点儿类似于“耐药性”。政策阻力来源于系统中各个参与者的有限理性。

因为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有自己的目标,都会对系统进行监控,并且将自己的预期与之进行对比。如果差异有点儿大,那么每一个参与者都会采取些措施来试图扭转局面。一般来说,预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越大,行动的压力或者强度就越大

当各个子系统的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变革的阻力。比如在中国很多传统家庭,子女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与父母分歧越大,遭受到来自家庭的阻力就越多。

如果某个子系统或者参与者占据了优势,让系统的存量朝一个方向运动,那么,其他的参与者就会付出加倍的努力,把系统存量往反方向拉。可以想想滴滴和神州专车曾有过的价格战,还有各种小黄车小绿车小蓝车.....

应对“政策阻力”还有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努力压制它。前提是有一方具有足够大的、压倒性的权利。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一旦权利有所放松,就可能带来爆炸式的反弹;另一个方法是,放弃无效的政策,把这种“较劲”的能量用于增强或者坚持更具有建设性的目标


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将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协调一致,建立一个更大的总体目标,让参与者突破各自的有限理性。尝试着从系统中原有的位置跳出来去看整个系统,去为了一个目标和谐相处。一般来说,真正能这样做就会得到让人惊奇的结果。

我们的共生计划其实就是把人看作是一个系统,通过刻意练习和不断地觉察来把自己这个“复杂的系统”搞明白。很多小伙伴脑子中有一个理想愿景,但日常生活、工作与自己的目标基本不在一个方向,每件事都在消耗着宝贵的经历,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


公地悲剧
这个概念已经不陌生了,我的读书笔记里常常出现。“公地悲剧”之所以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的消耗和消耗资源者的数量之间反馈缺失。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消耗微不足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话,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防止公地悲剧有三个策略:第一,教育劝诫,让人们看到无节制消耗资源的可怕后果,激发人们的美好品德,劝说人们有所节制。
第二,将公共资源私有化。类似于多年前实体商铺的门前三包,承包到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第三种方式,对公共资源进行管制。达成共识,强制执行。既可以保护人们使用资源的自由,又可以限制无节制的消耗。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停车位。有些路段会分时段停车,不仅要收费还要限制你停车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路段被车子占用太多,造成道路狭窄。

以上,是我读书所得,希望你觉得有趣又有用。

请帮我点亮“在看"哦!
说好了要星标收藏,别把我弄丢了~~


—— E N 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