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读书笔记-第七十九章》

 知行国学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原文】

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注释】

① 张弓:开弓、拉弓

② 取奉于天:按照天之道做事。

③ :通“现”展现。

【译文】

天之道就像张开的弓一样,高的地方抑制下来,低的地方高举起来。有余的会减损,不足的会补足。天之道,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够有剩余,却还按照天之道做事呢?只有明白了道的人才能这样。所以圣人去作为但是不去拥有,把事情做成了不居功自傲,如此不想展露自己的贤德。

 【延伸阅读】

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用张开的弓来比喻天道,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告诉大家,如果领导者处于高位,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如此尊贵,如此聪明,如此有雄才伟略。要懂得把自己放低,为大家多做事这就是高者抑之”。作为领导,不要觉得员工低下,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尽量把员工抬高点儿,多为他们考虑,这叫“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这期间虽然有起伏,但有余的会慢慢减损,不足的会慢慢补足。“有余者”是那些悟道领导者,要懂得减损自己。“不足者补之”是对老百姓,给他们福利,这是符合天之道做事的。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是无私无我的,是公平的,他会使万物达到均衡,所以天之道是长久的。人之道正好与之相反,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以减少不足来满足有余的部分,把有余的部分越堆越高,这讲的就是人心里私心的部分。当一个人私心膨胀时,就想把大家的资源都捞到自己这儿来。也是在提醒领导者应效法天之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去除私心欲望,抑制自己的恶,鼓励自己的善。正如王阳明讲的致良知。

王阳明著名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心的本体是没善没恶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你念头一动时,就有善恶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在你内心,不用外求,问自己就好;

为善去恶是格物:去除恶的,留下善的,这个修炼过程就是格物。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往往那些国家领导者的物质财物等是有余的,有道的领导者会把自己多余的物质财物拿出来奉献给贫穷的百姓(正如前边说的圣人无积”),以达到社会均衡等,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有道的领导者为大家作为,不把好处占为己有,不炫耀,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谦和、恭敬、卑下的德行。不想展露出自己有多么贤德。他觉得大家的评价和结果没有那么重要,他为大家做事才重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