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连续给各位奉上高三历史复习要点。佛曰:普度众生,孟子又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起源 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阶段。 标志:金属器具,贫富分化,文字,城,礼制。 二、诞生 皇帝~平四方,置官员, 确定初步政治管理秩序; 禅让制(神话考古结论) 夏~禹继位,公天下(大同)变家天下(小康), 传贤(禅让)变传子(世袭)。 历时四百年。 禅让:生产力水平低,民主选举, 传贤,公天下 世袭:生产力水平高,圣心独断, 传子传弟,家天下 总结:是私有制产生的结果, 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是社会进步 商——通过甲骨文得知其信仰系统(祭祀,人牲), 经济生活(统治者集中财富), 制度文化 (宗法制(血缘),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历时六百年。 西周——分封制(政治形式) 对象~功臣子弟先代贵族; 主要国家~周公鲁最东,商后微子宋。 权利义务~世袭统治权, 定期朝贡 提供军赋和力役。 作用~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影响~稳定性当时政治秩序; 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削弱。 实质~等级制度 宗法制(政治特征) 定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特点~大小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 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影响~对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内涵仍体现在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亲亲尊尊”(长幼尊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一体) “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任人唯亲))。 影响~ 当时: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后世积极:重视家庭建设, 导致尊老爱幼, 有利于社会安定, 最终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后世消极:家庭本位导致过度重视人情关系, 个人自主意识与平等权利低, 与近代平等法治意识相违背。 历史遗存~ 封建政治: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原则, 祖宗崇拜, 家国同治。 社会习俗:百家姓, 家族家谱祭祀家庙, 尊祖渴望亲情观念。 思想观念:忠孝伦理观念, 重视家庭建设, 尊老爱幼兄弟相亲, 男尊女卑等级贵贱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观念。 分封与宗法关系: 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 考点2 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 (专制集权特点:职责权利相互配合和牵制,保证皇帝握大权;减少决策失误) 一、 统一进程(地图重要,辽东九原陇西南海) 内部~前221年灭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北疆~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收河套; 筑长城修直道,巩固北方。 南疆~前214年,开灵渠通湘江水系, 平岭南,设岭南郡(军事行政),标志岭南归中央管。 西南~在“西南夷”开“五尺道”,云贵川西甘南始归中央。 影响: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 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 地方制度 郡县制~春秋战国已有。李斯提出。否定分封制。 概括~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地方向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内容~郡直属中央,设官郡守(行政)郡卫(兵事)监御史(监察) 县隶属于郡(同级少数民族为道)。 下设乡、里两基层行政机构,还设亭负责治安与公文传递。 评价~A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家天下,以皇权为中心诸官牵制) B中央集权形成的重要环节; C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发展~西汉的郡国并行,后逐渐取消。 三、 中央制度 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中央相权向皇权,集中专制主义,皇帝专断独裁) 三公九卿~ 三公~丞相(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城乡助手,监察); 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中尉(治安),将作少府(宫廷工程) 参政形式~朝议 (作用: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是专制主义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发展:汉承秦制(大体沿袭); 十三部刺史; 司隶校尉(加强朝廷对地方控制,防止地方分裂。) 看啥呢?还不关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