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坏死性脑病(ANE)

 影像吧 2022-12-19 发布于河南
病历回顾

患儿12月女婴,因'发热2天,肢体僵硬8小时入院。

图片

图片

双侧丘脑、中脑及两侧脑室旁见对称低密度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1W低信号,T2W高信号,弥散受限,病变分布对称

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常规

图片

图片

肺炎支原体

图片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

图片

血氨

图片

人巨细胞病毒核酸

图片

第一次脑脊液检查

图片

最终诊断

1、急性坏死性脑病。

2、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急性坏死性脑病是一种急性、爆发性重症脑病,主要累及婴儿,临床上以惊厥、意识障碍及对称性多灶性脑损害为特征,病死率高达30%,幸存者多遗留轻重不一神经系统症状,是一组临床影像综合征。诱发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常见的有流感病毒、轮状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免疫介导和遗传(RANBP2)突变。丘脑、脑干,壳核,脑室周围白质和小脑多发对称性长T2病灶,弥散受限、多发出血灶及明显病灶强化。DWI和ADC上的三层表现和对称性丘脑受累具有特征性诊断基于实验室检查及脑脊液分析,排除其他诊断。最终诊断需要靠活检证实。

诊断标准:(1)发热性疾病1-3d后出现急性脑病,必需指标:意识恶化(甚至昏迷);支持指标:惊厥。(2)头部影像学显示对称性、多发性病灶,必需部位:双侧丘脑;支持部位: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囊、壳核、脑干、小脑。(3)脑脊液检查无细胞数升高,常见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4)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升高。(5)排除其他疾病(感染性、代谢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图片

本例ADC图放大,可见典型三层外观

文献病例1

10月大婴儿,因癫痫持续状态就诊,2天前有发热和稀便。

图片

(图1:A-C:T2WI可见脑肿胀,丘脑、白质和背侧脑干高信号病灶;D-E:丘脑病灶在DWI和ADC上呈三层外观;F:SWI上可见丘脑病灶内局灶性点状出血)

图片(图2:ADC放大图;可见丘脑病灶三层结构;最里层为出血坏死,中间层为细胞毒性水肿,最外侧为血管源性水肿)

文献病例2

患儿,女,高热7天,意识丧失3天。

图片

T2 FLAIR双侧丘脑对称病变,T1右侧丘脑出血高信号


文献病例3

14月大男童,发热后出血癫痫样发作,意识不清。

图片

 T2加权图像显示丘脑和幕上额叶白质对称性增加的信号强度。矢状面T2加权像显示小脑和脑干,包括中脑和背侧脑桥的高强度。矢状位T1加权成像显示丘脑和小脑半球低信号。T2加权梯度回波显示丘脑中央部分信号强度降低,提示出血性坏死,轴向DWI和表观扩散系数彩色编码地图显示限制扩散,同心图案,对称地涉及丘脑。(E和F)

鉴别诊断

一、日本乙型脑炎:是噬神经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蚊媒病毒传染病,发病高峰在6-9月,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急性起病为特征,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影像学上,乙脑患者丘脑受累达到90%-100%,基底节受累占35%,中脑占58%,因此,丘脑及中脑受累是乙脑特征性影像表现,双侧丘脑病变非对称性为主,早期感染以细胞毒性水肿为主,DWI高信号,逐渐演变成血管源性水肿,DWI为等或低信号,T2-FLAIR高信号。

网络病例1

图片

58岁,发热、头痛,行为异常;FLAIR高信号,两侧丘脑受累,非对称性,左侧较为明显

网络病例2

图片

患儿6岁,意识混乱伴发热3天。双侧丘脑及中脑对称性病变

二、leigh病(亚急性坏死性脑病):虽然两者间就差一个字,但是病因天差地别,leigh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线粒体病,临床上很少有发热、头痛及意识障碍症状,血乳酸实验及MRS可见乳酸峰有特异性。此外,在累及丘脑及中脑中,可出现较典型的“熊猫脸”征,和肝豆状核变性重叠。

网络病例1

图片

图片

两侧额叶、基底节区、中脑对称性病变,熊猫脸征,MRS见高耸乳酸峰

网络病例2

图片

侧脑室旁白质、丘脑、中脑、脑桥背盖对称性病变,MRS可见乳酸峰

三、深静脉梗死:主要以大脑大静脉血栓常见,常见出血性梗死,CTV可明确诊断。累及双侧丘脑主要是大脑内静脉引流,除此之外还可有基底节区、放射冠静脉汇流。单侧丘脑受累,则以丘脑纹状体静脉栓塞为主。

图片

直窦近大脑内静脉处可见充盈缺损,双侧丘脑对称病变,此外MRI可明确存在梗死性出血


四、丘脑穿通动脉梗死:丘脑穿通动脉起源后动脉P1段。若穿通动脉起源Percheron动脉,则容形成双侧丘脑腹侧核对称性梗死。

图片

图片

此外,像肝豆状核变性、韦尼克综合征及中毒性脑病均可见对称性丘脑损害,肝豆状核变性主要累及尾状核及壳核,累及中脑可见熊猫脸征,好发青少年,临床症状多无意识障碍、发热等症状,以椎体外系受累为主;韦尼克综合征多有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酗酒等病史,累及中脑导水管旁灰质,乳头体受累是其特异性表现;还有中毒性病变、血糖异常等均可造成双侧丘脑对称病变,但多有明确接触史或血糖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别不难。


[参考文献]

[1]BiswasA,VarmanM,GunturiA,YoganathanS,GibikoteS.Teaching NeuroImages: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 Neuroimaging findings.Neurology. 2018 Jan 9;90(2):e177-e178.255(5): p. 738-44.

【2】赵鹏, 朱晓冬与周广喜, 表现为丘脑“蝶形”病灶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09): 第590页.

【3】敬思思等, 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1例临床病例讨论.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01): 第114-119页.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