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我拥有的幸福,都是我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幻想出来的

 千刀君 2022-12-19 发布于山东


这是千刀君的第 125 篇原创文章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对阿德勒思想的解读,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了获得自由的方式。

《被讨厌的勇气》是近期来读过的最令我“震撼”的作品。

这是一本关于寻求“幸福”的书,书中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

想寻求幸福,完全要靠自己想象。

足够震撼吧

震撼之余,需要对这个方法加以解释。

首先,全书中描述的幸福感确实是来自想象。

其次,想象拥有一套既严谨又科学的操作方法。

最后,这篇文章是对这些操作方法的解读。

1.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用哲学解释阿德勒心理学,会带点哲学的味道。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阿德勒有点“唯心”,他主张“目的论”。

人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从而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举个栗子1:一个女孩认为自己有“脸红症”,就不敢跟喜欢的男孩子表白。从而想着什么时候“脸红症”没了,就能去表白了。

阿德勒认为,脸红症只不过是为了逃避表白这个目的,而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而现实中,多数人使用的不是“目的论”,他们更偏向“原因论”。

“原因论”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 :你的命运由外界设定决定,一切都是你妈妈的错。

近几年被炒得最厉害的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模式是:自己性格不好、办事不牢、自我定位差,都是家庭的原因,自己是个受害者。

举个栗子2:都是因为小时候家人做饭太咸导致我现在性格太差。

弱者很善于把过去的不幸和性格的缺陷当做武器使用。原因论看似很爽,但用起来非常被动。你会发现甩锅一时爽,甩完之后于自身生活并无太大意义。

而按照“目的论”,所有的选择均存在目的。

举个栗子3:职场上,相同情绪状态下,一个人对待上级和下级的态度就不一样。你朝下属生气,面对上级可能是另外的态度。不管出于什么情绪状态,结果都在于自己的选择。

从“原因论”转化为“目的论”,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

这个世界给了你什么,你无法决定。但怎么看待和利用,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与其追溯原因,不如改变自己。

而改变需要勇气,阿德勒学说恰好就是关于勇气的学问。

2.勇气从何而来

抛弃原因论,接受目的论。我们幸运地发现了人可以主动改变,这就给了我们一些尝试的机会。

而改变需要勇气,勇气从何而来?勇气来自于“不怕被他人讨厌”。

这里要解释一下。

被讨厌,不是故意去惹人讨厌,而是做事不为了获得他人认可。即便不满足他人认可,导致他人讨厌你,也不害怕。

就算是被讨厌也不害怕,要的就是这份做事的勇气。

(局面渐渐开始不要脸

我们观察现代人做事的驱动力,比较直接的往往是想获得别人认可。一般认为,被认可会让自己体验到“价值感”。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变成“满足别人的期待”,那么就容易在意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总有些时候,没必要非得被认可,我为了自己而活。

同样道理,在人际关系中,自己不是为别人而活,别人也不是为自己而活。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权利去干涉别人的行为。

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抱怨,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就是这个理所当然的道理,很多人都没搞明白。

当然,这不代表要做一个任性自私的人,而是要做一个合理的“课题分离”。

举个栗子4: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可能就会强加干涉,最后导致关系不和谐。

而事实上,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干涉就容易引起矛盾。

(注释:课题的主人就是选择结果的直接承受者

但这不代表父母完全无视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是应该把“干涉”转变为“帮助”,需要在孩子提出求助的时候提供帮助。

一切人际关系的基本矛盾,其实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妄加干涉。

课题分离是改变人际关系的关键点,也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始终要有一个界限感。

在人际关系中,别人的评价属于别人的“课题”,我们自己无法干涉。

举个栗子5:在应对蛮横无理的上司时,要注意到上司的种种刁钻态度,实际上是她自己的课题。他对自己的评价,我们改变不了。

我们能做的,是保证自己的课题不被干涉,不能因为上司刁难人就不好好工作。

综上,整个逻辑表述如下:

人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必然会使一部分人希望落空。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无法进行课题分离,就对“我”心生讨厌。即便这样我也不怕被讨厌,我有勇气去选择做事,我可以主动改变。

3.寻求幸福

第一部分写的是“主动做好自己”,第二部分写的是“解决人际关系”。

那么对内做好自己,对外解决好人际关系之后,接下来就可以接近幸福的本质了。

首先要说明,幸福不是比较出来的。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这个幸福最好是主动的,而不是在被动且残酷的比较中杀出来的。

在跟别人比较之下,幸福就显得不是那么纯粹了。一是如果始终比不过别人,一生都活在失败的阴影中。二是好不容易比赢一场,发现还得继续往上比,也不快乐。

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点感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他人看成是伙伴,我与伙伴构成共同体。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可认为自己在为共同体做着贡献。

人体会到自己对“共同体”有用时,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价值感是人对共同体“有用”产生的感觉。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不在于具体计算有多少价值,而是有价值感。

价值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需要别人评价自己“有价值”,而是自己评价自己“有价值”。主观是重点。

于是就可以列一个等式:

幸福=主观价值感

这样一来,人就从主动上寻求到了幸福。

而且你看这个幸福,确实是自己主观想出来的

家庭里的妈妈喜欢独自收拾碗筷,这是参与了家庭这个共同体,妈妈感受到了价值感。

作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还在不断出新书,是想写给喜欢自己作品的人,作家感受到了价值感。

除了家庭,读者群众,工作环境这些常见的共同体,我们还有更多的共同体,比如宇宙。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在地球上,体验到对三体人的贡献感。

这是个说服自己的过程。

更有趣的是,比其他人来,只有自己更容易说服自己

4.逻辑总结

这一部分是全文总结,整篇文章的逻辑如下。

对内,人有自己选择的能力;

对外,通过课题分离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整体,人在共同体内能主动激发价值感,这就是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全书思想,就在这三句话之中。

可是凭着想象得来的幸福,好像没什么用......

事实上确实没什么用

我发誓再也不会读阿德勒的其他作品了。

5.总结

首先要说一句,真香。

阿德勒的这套哲学,解决的是心态问题。它是在教导如何主观看这个世界,事实已然如此,但是如何解读意义可以自己选择。

世俗成功和内心幸福不是一个维度。阿德勒的学问,是教人如何坦然面对这个世界。他是“唯心”的,而我们所谓的幸福不也是唯心的么?哪能有那么绝对的标尺,能测量一个人的幸福。

文章就写到这里,之后千刀君会去阅读阿德勒作品《自卑与超越》并整理成稿。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