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学习应该有的模样 ——六月共读收获1

 艺之芳华 2022-12-21 发布于湖南

昨晚七点,新网师专业团队在腾讯会议共读叶波老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写作的困境与出路》一文,持续2小时20分,主要有三个部分。因个人专注力有限,今日再次聆听了第一部分《教育写作之于教师生活的意义》,零散写满两页笔记。现将个人第一部分共读收获整理如下:

一、适时调整学习态度

(一)自我检讨

7:01分孙红老师开始主持,仍有四十多位老师还未加入腾讯会议。惭愧,自己也是迟到的那个,我是7:08分才开始学习。郝晓东老师说,以后7:00准时开始,这是网师的一个标准。他希望大家能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参与学习,全身心投入,而不是三心二意对待。他还提倡大家要以空杯心态来学习,听比说重要,不要轻易去判断,听懂了才能有效的思考。我6:50调了闹钟,但是后来有事耽搁了十多分钟,也确实是自己态度不够端正。回想最近半个月,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各科任老师都进入紧张有序的复习,但凡班上有学生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或是迟到,自己也是会找他谈话,提醒他调整好复习阶段的态度。

(二)调整心态

至今还沉浸在加入新网师专业学习团队的喜悦中,并没有认真静下心来思考以后将如何去进行专业学习,近期整理学习群的参会、作业情况也是漏洞百出,还没有以新网师卓越的品质作为自己的做事准则。郝晓东老师说加入新网师不仅是选修一门课程,也不仅仅是听几次讲座,也不是完成一次任务,而是加入了一个研究专业性的、学习丰富性的、时间持久性的、链接广泛性的、影响深刻性的学习共同体。学习是自己的事,思考也是自己的事,态度决定一切,以后要以认真、细致的态度来学习。

二、逐步构建教育写作模型

(一)三段论式

今晚再听郝晓东老师的解读,我明白了教育写作不是关注技术性问题,而是应该提出什么问题。标准的论文范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写论文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进行专业研究也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回想自己这些年的论文,真是不堪入目。总告诉学生写作文时要有提纲,要有三段论,要有自己的想法,而自己在写文章时却随意发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已是新网师一员,就应该有新网师人的姿态。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我觉得自己有的是十年的教育经历,教育经验应该只有两三年。刚开始参加工作那些年,有尝试名师各种方法,但是遇到问题,直接终止活动,逃避问题。实践后比较适合班上的孩子的活动就继续,不适合的也没有深入分析原因。每天忙着写教案,上课,完成学校分配下来的各种任务,从来没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还经常埋怨没有外出培训机会。无意间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系列,开始和好友有了更多的专业交流。遇到学生的各种疑难杂症,不再是置之不理,而是尝试各种方法。一个中小学教师,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学实践性知识(默会知识)。

三、调动大脑积极思维活动

之前还挺喜欢“吃一堑长一智”这一句话,如今明白这是消极思维活动。男孩子拿了烫手的瓶子后,不是不应该再碰,而是应该思考用什么方法拿更好。人类的大脑是越用越灵,思考的多,思维才能更活跃。精力是基础,思维活动的高度参与后,才能形成经验。美国教育专家波斯纳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经验加反思。


我思故我在,加入学习团队,就该有专业学习的模样:适时调整学习态度,空杯心态,做事细致;逐步构建教育写作模型,坚持输入和输出同步;调动大脑积极思维活动。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