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悟道”的人,他究竟悟了什么“道”

 成长图书馆史 2023-01-03 发布于河北

他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悟道”之人,他究竟悟了什么道?他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到底是什么?

文章图片1

老子

他就是老子,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悟道之人,他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影响了后世2500多年。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亦名聃。因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所以又有说法说老子名叫老聃[dan]。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人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又得商容老先生教授。后来老子又做了周朝的“守藏室史”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周朝守藏室,典籍浩瀚如海,在这里老子无所不学,无所不览,如蛟龙入海,雄鹰展翅,逐渐闻名遐迩,声名远播,后来孔子问道于老子,回去后跟弟子说道:“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他能跑,飞的我可以射,游的我可以钓,跑的我可以网。至于龙,我不知道,它乘风入海,翱翔九天,变化莫测。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龙一样啊”。

文章图片2

孔子问道

“其犹龙邪”这便是孔子对于老子的评价,今天我们想要知道老子究竟悟了什么“道”便只能通过他留下的著作《道德经》来了解这位如龙般神秘莫测的老人。

  何谓道?道德经告诉我们,道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规律从世界诞生便存在,一切事物运行都遵循着这个规律,冬去春来,夏隐秋至,昼夜交替,万物跟随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同时万事万物也是相生相随,相互对立,又彼此证明的,就好比没有长就无所谓短,没有困难的就无法体现容易的,没有死亡,就没有活着的概念。

  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也就是事物的本质。道德经告诉我们要观察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一朵看上去美艳的花朵,往往可能带有剧毒。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内心却有可能善良仁义,善待他人,孝顺父母。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奸似忠。事物的表象跟本质往往不同。

  《道德经》中除了有对于宇宙万物的思考,引人注目的还有他的处世哲学。老子倡导“无为”,但这个“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要做,无为所以才能有所为。一个瓶子,正是因为里面“无”才能用来装水,一间屋子,正是因为里面是空的才能用来住人。正是有这一部分虚空的“无”,才能实现现实中“有”的价值。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实用的价值,却忽视了空无的作用。

  老子还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舌头是柔软的,牙齿是坚硬的,可是我们的舌头到老还能保存,但牙齿却慢慢掉光了。水是柔弱的,石头是坚硬的,但滴水却能穿石。他还提出“不争”把“不敢为天下先”当做人生法宝。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想法缺乏勇气缺乏进取精神,但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强梁者不得其死,勇于不敢,不争的人才能存活下来。“柔弱”是最佳的处世哲学。所以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教人在专制社会保存自身的法术,是在夹缝中生存的智慧。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知道老子所悟的究竟是什么“道”。他所悟的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之道,是专制黑暗时代的处世之道,只有了解了天地运行的规律,才能顺应规律更好的生活,而只有守住了自己的肉体性命,人生才有发展的生机。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我们不知道他的头颅中究竟还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这独自一人领悟世界真谛,窥见世界本质之后的老人,在消失之前为我们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文章图片3

老子西行图

据记载,老子西出函谷关,在出关前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随后便西行而去。而史记中对于他的行踪只记载了五个字“莫知其所终”,他去了,一去杳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