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纳”而非“评判”,看完终于明白怎样才是好的瑜伽老师?

 只有云知道啊 2023-01-07 发布于北京

编者荐语:

读邹平老师的文章之前,我只有个模糊的印象,喜欢“评判”的瑜伽老师不好,但没想过为什么不好。现在,我明了了。若是瑜伽练习者都能有慧眼,多靠近好的瑜伽老师,练习应该会更愉悦,收获也会更大。

以下文章来源于RamaSpace瑜伽馆 ,作者邹平老师

前两天,我偶然发现瑜伽群的老师们正在对学员进行评判,大致意思是“学员练了这么久,身型、呼吸、状态怎么都没变化,学员练习不够努力,有些敷衍……”甚至还会有一些嘲笑的言语。学员带着极大的信任找到我们,并非想让我们发现她还有多少不足,而是希望我们协助她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如果学员各方面都很好,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每一位瑜伽老师需要具备“不评判”的能力,这样对学员是一种尊重,对自己也是一种成长。我当瑜伽老师12年了,发现许多老师会以“评判”的视角看待学员,早期的我也深陷在这种无觉知的行为中。一旦有了“评判”,我们会进入一种推卸责任的状态,将问题归咎为对方所致,进而自我封闭、停止思考,这样的思维模型会阻碍自我成长,也会让我们丢失与学员的链接,最终教学中会缺失理解与包容,甚至导致学员流失。

“评判”使我们忽视了学员走进课堂,其实在100步中已经向我们走了99步,这样的行为需要强大的勇气,对她而言,瑜伽是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样的决定,也意味着将自己的不足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这么勇敢又可爱的人,值得每一位老师付出本应该有的耐心/尊重/接纳/理解。

每个人在自己陌生的领域都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试想一下,要是将我们换到学员擅长的领域中,我们会有怎样的表现,会希望带领我们的老师怎样的对待我们呢?我认为,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员,减少惯用的“说教”或“评判”,老师的“评判”会使学员与其产生对抗,导致学员增加挫败感,失去对练习的热情。毕竟,没有人愿意待在一个毫无成就感又不被接纳的地方。

瑜伽老师应当用自己的行为来传递什么是瑜伽,而不只是瑜伽体式。我们练习的目的是清理覆盖在内心上的一层层滤镜,当滤镜越厚时,束缚会越强,觉察会越少,无意识的惯性行为也会越多,这会导致我们容易掉进下意识的“评判”中。

通过有觉知的瑜伽练习,降低习性的束缚,我们可以从“评判”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出专注、耐心、理解、包容、接纳的好品质,并能获得更多解决当下问题的办法而减少“评判”。我们需要铭记:教学不是让学员成为别人,而是根据学员的能力与状态建立学习的乐趣,让她们更愿意继续学习,从而跨越障碍,改善身心健康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