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

 疼痛康复研究 2023-01-07 发布于河南

一 概述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指腓总神经在腘窝至腓骨颈段受压,引起其支配区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及感觉障碍等症状和体征,是下肢最常见的卡压性周围神经疾病。

该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但在成人男性中更常见。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通常会导致腿部、足踝部感觉性疼痛、麻木,足背屈无力,严重时表现为足下垂 , 造成严重下肢功能障碍,具有持续性和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二 解剖

L4-5 及 S1-2 神经根出坐骨神经后,于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腓总神经于腘窝沿股二头肌内缘斜向外下,经腓骨长肌的两头之间绕过腓骨颈,与骨膜紧贴之后进入腓管。

腓管主要为腓骨长肌起始部纤维与腓骨颈部所形成的骨纤维隧道 , 腓总神经从中穿行,有学者将其称为腓骨长肌纤维拱。

腓总神经位于腓管中的长度约 1 cm,在该处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浅神经于腓骨长、短肌间下行,其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于小腿下 1/3 处穿出深筋膜,形成皮支分布于小腿前外侧下部、部分足背和趾背。

腓深神经经趾长伸肌和胫前肌间向下至踝关节前方,长伸肌腱和伸肌支持带的深处,直至足背,伴足背动脉前行。

腓深神经在小腿的分支到达前群各肌,并在足背分 支至足背肌。有研究发现,从坐骨神经末梢到腓 骨颈的腓总神经只有腘动脉供血,这样的血管排列可能会降低腓总神经对牵拉和挤压的抵抗力。

三 病因

1 解剖因素

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紧贴于骨且位置表浅,周围软组织较少,移动性差,所以容易在该处受损。

膝盖的矢状斜投影图示了腓总神经(CPN),其起源于腘窝水平的坐骨神经(SN)。它绕着腓骨头深入到腓骨长肌(PL)的起点。TN:胫神经。

2 外在因素

压迫性病因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有许多因素也会导致腓总神经卡压。

创伤性原因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腓骨颈骨折造成关节结构紊乱,骨痂形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腓总神经形成压迫。

严重的膝关节脱位及踝关节内翻损伤、撕裂伤和直接钝性损伤等可使腓总神经受到突然的牵张减肥或疾病导致的皮下脂肪减少也可能造成神经卡压。

习惯性交叉腿部和长时间下蹲也是腓总神经卡压的风险因素。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股二头肌腱鞘囊肿、外侧半月板囊肿、腓骨外生性软骨瘤等也是病因之一。

四 临床表现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起病较缓慢 , 除局部肿物引起外 , 一般均有外伤史。

临床表现为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 , 出现踝背伸、外翻功能障碍 , 呈足内翻下垂畸形。伸 、伸趾功能丧失,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

腓骨颈处 Tinel 征阳性通常被认为是诊断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指标之一,但早期轻度者及重度者均可呈阴性。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还可根据诊断性神经阻滞试验来判断,即在腓总神经卡压部位向腓骨长肌注射利多卡因,若足部的背屈能力和感觉功能得到改善可帮助诊断,此外该试验还可预测手术成功的可能性。

五 辅助检查

1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腓总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是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对于确定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以及监测神经损伤后 的恢复情况有一定作用

2高频超声检查

3 MRN 检查

4 X 线及 CT 检查

六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除由症状较重、局部肿物、骨折术后瘢痕压迫等导致外,其他原因导致者均可先试行非手术治疗。随着时间推移,神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通常会恢复。

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理疗、伸展或按摩、低频超声波、低频脉冲信号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静磁场治疗等。

双通道植入式腓总神经刺激器(STIMuSTEP)允许单独刺激腓总神经的深支和浅支,以实现踝背屈和外翻-翻转平衡。(由英国索尔兹伯里地区医院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系提供)

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皮质类固醇肌肉注射、局部封闭、规律服用营养神经药物、使用矫形器等也是保守治疗的方法。保守治疗的同时应每月进行电生理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对于保守治疗 3 个月无效者、难治性病例、有压迫性肿块及严重传导改变的病例,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没有表现出临床改善的迹象或运动功能丧失进展迅速,且肌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检查表明存在严重的传导损失或运动神经紊乱,应考虑手术治疗

(1)神经松解术

(2)神经移植和神经移位

(3)胫后肌腱转位及其变异术式

参考文献

Bowley MP, Doughty CT. Entrapment neuropathies of the lower extremity[J]. Med Clin North Am, 2019, 103(2): 371-382白丽兵, 常文凯.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诊疗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2, 43(4):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