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腘窝正中入路涉及一些重要血管、神经,一旦误伤将造成永久的、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因而,有必要对腘窝解剖结构有一个全面了解。 ![]() 图8-5-19显示膝屈曲皮肤皱褶与关节间隙平面的关系。图8-5-20显示腘窝区域内解剖结构包括血管神经相互联系。经膝后侧入路可达到膝后关节囊、膝关节后室、半月板后部,股骨及胫骨两后髁和后交叉韧带起点。 图8-5-19 克氏针标记膝关节屈曲皮肤皱褶,注意针与关节间隙相互关系,在老年人或肥胖者,屈曲皮肤皱褶会更移向远端 图8-5-20 膝关节后方腘窝内血管、神经分布 1.手术方法(Brackett和Osgood;Putti;Abbott和Carpenter):经腘窝作一10~5cm长S形皮肤切口(图8-5-21(1)),沿着半膜肌肌腱向远端延伸,达关节间隙平面转向外侧约5cm,至腓肠肌外侧头弧形向下并沿着该肌向远端延伸,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腘筋膜层,识别小腿后侧皮神经(又称腓肠内侧皮神经),它位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深筋膜深面,并以此作为手术解剖标志,紧靠该皮神经外侧,可现小隐静脉穿入腘筋膜,并且在腘窝中央部位汇入腘静脉。 沿着小腿后侧皮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向近端解剖,直至其从胫神经分叉处,一旦找到胫神经,即可依据它的定位,对腘窝边邻组织结构实施精确而安全的解剖。沿着胫神经向远端分离,显露其至腓肠肌内外侧头、跖肌和比目鱼肌的分支,这些分支都有动、静脉伴行,而向近端分离,行径至腘窝顶尖端处与腓总神经汇合(图8-5-21(2))股二头肌及其肌腱内侧向远端解剖分离腓总神经,注意保护小腿后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 接着显露位于胫神经前内侧的腘动静脉,轻柔牵开动静脉,分别找到潜行于腓肠肌内、外侧头起止点近侧腘绳肌深部的膝上内侧和膝上外侧血管,并加以保护。于膝关节伸直位打开膝关节后室,当膝关节微屈位时,关节后室显露更为清晰。由于腓肠肌内侧头在股骨后髁的起点较外侧头高,而且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肌沟是显露关节后内侧室较为安全,血管较少的入路(图8-5-21(3))。 近腓肠肌内侧头止点腱性部位横断,并向外翻转,既显露关节后室,又对腘血管神经起到保护(图8-5-21(4))。如果结扎一至二条膝部血管,使手术入路更为扩大。如果要显露膝后外侧关节间隙,可将腓肠肌外侧头止点从股骨后外髁上剥离,于股二头肌腱与腓肠肌外侧头之间进入关节后外侧室。关闭切口时,应间断缝合关节囊、深筋膜和皮肤。 缝合腘筋膜时,最好先间断缝上缝线,待筋膜收紧后再逐一打结,关闭筋膜层。 图8-5-21 膝后侧径路(1)膝关节后侧入路S形手术切口;(2)腘窝区域显示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相互关联;(3)显露腓肠肌内侧头;(4)切断腓肠肌内侧头腱性起点,显露关节囊。如需进一步扩大显露,则腓肠外侧头可作同样处理 Minkoff、Jalfe和Menendez曾描述过一种显露胫骨近端外侧和膝关节后侧局部手术入路,此入路通过腘肌-比目鱼肌间隙显露胫骨干骺端后侧的外上部分和近侧胫腓关节,尽管如此入路为满足切除外侧胫骨平台骨样骨瘤的需要而创立的,但也适用于膝关节后方的其他病变需要。 2.手术方法(Minkoff Jaffe和Menendez):皮肤切口起于腘窝部皮肤皱褶下方1~2cm,并略偏向膝关节中线,先横形向外侧延伸,恰至腓骨头内侧转向远端,并与小腿纵轴平行延伸,向内下方牵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游离小腿外侧皮神经,牵向外侧并加以保护。 确认筋膜浅面的小隐静脉,将其结扎切断,按皮肤切口方向小心切开筋膜,腓肠神经位于筋膜深面,腓肠肌外侧头浅面,必须加以保护(图8-5-22(1))腓总神经,将其牵向外侧,接着沿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间隙向深层解剖,将腓肠肌外侧头牵向内侧,同时牵开与之伴行的腘动静脉和胫神经(图8-5-22(2)),离断比目鱼肌的腓骨起点,将其牵向远端,再将深部的腘肌牵向内侧,以显露外侧胫骨平台和近侧胫腓关节的后侧面。 图8-5-21 (1)浅表解剖;(2)腓肠肌外侧头和腘血管被牵向内侧,比目鱼肌起点离断并牵向远端,腘肌被牵向内侧以显露胫骨平台和近侧胫腓关节的后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
|